吳冬冬 梅超杰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駐馬店 463600)
仔豬養殖應注意的問題
吳冬冬 梅超杰
(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駐馬店 463600)
新生仔豬缺乏先天免疫力,消化器官不發達,調節體溫機能不全,但卻生長發育快,物質代謝旺盛,是生長強度最大的時期。因此,加強哺乳期的護理與早期補飼成為此階段飼養管理工作的重點。
仔豬;養殖;注意問題
哺乳期是豬一生中生長速度(相對生長)最快的時期,在此期間如果營養條件不夠,造成生長發育受阻,并且很難在后天得到補償,成為僵豬;同時哺乳仔豬在此期間各種生理機能還很不成熟,很容易患病,也很容易被母豬壓死或者凍死餓死。
仔豬吮乳時有固定乳頭的習性,一經固定至斷奶不變,且母豬的乳房沒有乳池,排乳時間短且不能隨時排放,所以仔豬必須定時、集中吮乳。仔豬自行固定奶頭,需時較長約1~2d,且易發生爭斗。一般初生重大、性格健壯的仔豬占有泌乳量大的乳頭,而弱小的仔豬出生后往往不能及時找到乳頭或被健壯的仔豬擠掉。因此,為了讓仔豬都能均衡哺乳,必須予以人工輔助。將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方位乳頭上哺乳,可達到仔豬斷乳時體重均勻目的。
仔豬有固定乳頭吮乳的習性,乳頭一旦固定,直到斷奶時不變。仔豬出生后有尋找乳頭的本能,產仔數多時常有爭奪乳頭的現象。初生重大、體格強壯的仔豬往往搶先占領前部的乳頭,而弱小的仔豬則遲遲找不到乳頭,即使找到乳頭,也只能是后部的乳頭,且常常被強壯的仔豬擠掉,造成弱小的仔豬吃乳不足或吃不到乳。甚至由于仔豬互相爭奪乳頭,從而咬傷乳頭或仔豬頰部,導致母豬拒不放乳或個別仔豬吸不到乳汁。為使同窩仔豬生長均勻,放乳時有序吸乳:須在仔豬生后2~3d內應進行人工輔助固定乳頭,使其養成固定吸乳的良好習慣。
人工輔助固定乳頭方法:在分娩過程中,讓仔豬自尋乳頭,待大多數仔豬找到乳頭后,對個別弱小或強壯爭奪乳頭的仔豬再進行調整,把弱小的仔豬放在前邊乳汁多的乳頭上,體大強壯的放在后邊的乳頭上。這樣就可以利用母豬不同乳頭泌乳量不同的生理特點,使弱小的仔豬獲得較多的乳汁以彌補先天不足;后邊的乳頭泌乳量不足,但仔豬的初生重較大,體格健壯,可彌補吸乳量相對不足的缺點,從而達到窩內仔豬生長發育快且均勻的目的。
斷乳方法不當會使仔豬產生各種應激,致使體質瘦弱的仔豬容易消瘦以致死亡。因此,斷乳時要創造適宜的外界環境,采取適當的斷奶方法,及時補充適口性好、易消化的優質飼料。同時加強仔豬護理,消除由于斷奶而引起的精神不安、消化不良等反應,達到安全、順利過渡的目的。仔豬斷乳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一次性斷乳。仔豬會因食物和環境的突然改變引起消化不良、情緒不安、增重緩慢和生長受阻,又易使母豬乳房脹痛或致乳房炎。但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易于管理。
(2)分批斷乳。按仔豬發育、食量和用途分批斷乳,對仔豬的生長有利。但拖長了斷乳時間,先斷乳仔豬所吸吮的乳頭成為空乳頭,母豬易患乳房炎。
(3)逐漸斷乳。該法和前2種方法比較,可緩解突然斷乳產生的應激,對母豬和仔豬比較安全,因此又稱為安全斷乳法。
仔豬斷乳后,由于生活條件驟變,往往表現不安、食欲不振,增重緩慢,抵抗力下降,甚至體重減輕,發病率增加,并易造成死亡。為養好斷乳仔豬,要維持原圈飼養,維持原飼料飼喂,抓好飼養制度、飼料和環境的安全過渡。
仔豬斷奶后,對溫度比較敏感,因此,應按斷奶仔豬的不同日齡來調節溫度,28~40 日齡保育豬舍溫度應保持在 25~26℃,41~60 日齡應在21~22 ℃,60~90 日齡應在 20 ℃,一般以7 d 左右降 1~2 ℃為宜,并且要注意賊風侵襲,同時也要注意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圈舍溫度過低等情況。另外,還要保證一定的濕度,早期斷奶時的相對濕度以 65%~75%為宜。
由于剛斷奶的仔豬對吃、住、臥、飲水、排泄等區域尚未形成固定的位置,因此,斷奶后,應及時進行調教,使其形成固定的吃、住、睡、排等習慣,這樣既有利于仔豬生長,又方便清潔衛生。具體方法是將飼料、飲水及糞便都固定在某一個地方,讓其養成習慣,特別是排泄,可將糞便人為放在排泄區,以誘導仔豬來排泄,若其他地方有糞便則要及時進行清理,必要時可對仔豬的排泄進行看管,強制其在指定的區域排泄。經過 3~5 d 的調教,仔豬基本都能適應在固定地方進行排泄的要求,若個別仔豬不適應,可適當加以訓斥,例如用小木棍轟趕其到指定區域進行排泄。
剛斷奶的仔豬常會表現出精神不安、尋找母豬、鳴叫等行為,因此,應將仔豬放在原圈舍內飼養 2 周左右,待其基本穩定后,再調圈并窩,注意在調圈分群前的 30 d,要先讓仔豬進行同槽采食,從而通過一起活動,使其相互熟悉。最好是采取原窩原圈轉群的原則,盡量減少混群并群,若因生產需要必須進行混群并群,則要盡量對等比例混合,不能將單個仔豬混入另一窩豬群內,分群后仔豬只數視豬圈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圈飼養 8~10 頭為宜。
仔公豬及時進行去勢手術,可明顯促進其生長,胴體瘦肉率也會明顯提高。去勢時最好選擇在 15 日齡左右進行,此時進行去勢手術的應激相對較小,且有較好的斷奶體重。
要根據當地傳染病的流行情況來制定免疫程序,特別是要做好豬瘟、藍耳病、口蹄疫、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等傳染病的免疫工作。
[1] 張在虎,董淑萍.豬場免疫應注意的問題[J].河北畜牧獸醫,2001,17(9):26.
[2] 劉萬成.豬場獸醫管理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J].農業新技術:今日養豬業,2005,(4):45.
[3] 楊元,李翠蘭.農村散養仔豬飼養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養殖技術顧問,2011,(4):58.
[4] 沈麗玲,孫志明,楊芝芬.哺乳仔豬飼養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當代畜禽養殖業,20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