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凱
(內蒙呼倫貝爾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羊痘的預防及治療
邱 凱
(內蒙呼倫貝爾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羊痘作為四季常發病,帶來的經濟損失甚大。臨床有山羊痘和綿羊痘之分,防治措施必須要有針對性開展,盡量做到防控于未然。文章就防治要點做匯總性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羊痘;診斷;防治
文章詳細介紹羊痘發病典型癥狀、病理變化,為讀者提高此病認識程度提供理論借鑒。在此基礎上,從預防和治療兩個層面,就防治此病提供技術指導,以供參考和借鑒。
羊痘四季皆有感染,帶來經濟損失慘重。一般情況下,綿羊痘的潛伏期在4~12d。發病后,羊體體溫驟升至41~42℃,呼吸及脈搏加快,食欲不振,站立困難,鼻液外流。痘疹頻見區域,集中在皮膚無毛處或少毛處。早期可見紅斑,變成丘疹,逐漸演變為水皰。后期,形成膿皰。膿皰破裂后,如無繼發病,干燥形成痂皮后,2~3個月開始痊愈。痘疹集中舌頭、牙齦處,后期可形成潰瘍面。痘疹集中咽喉、支氣管、肺臟、前胃、真胃等處黏膜,后期可繼發細菌性感染,病羊死于敗血癥。部分病羊,痘疹內出血,為黑色痘。部分病羊,痘疹開始化膿,形成潰瘍面,表現為惡性經過。病死率高達50%以上。
比較而言,山羊痘潛伏期要短,也就在6~8d。發病后,體溫升高,食欲廢絕,精神萎靡。感染初期,鼻孔閉塞,脈搏、呼吸加快,偶有咳嗽。有的山羊,出現粘液性鼻涕,結膜潮紅,眼瞼紅腫。通常情況下,發病后的1~2d,山羊無毛區,像是鼻孔、面部、耳朵處、四肢無毛區域等處,可見大小不均的疹塊。疹塊破裂后,有淡黃色液體流出。3~4d,沒有破裂的膿皰,逐漸被吸干,形成褐色的結痂。再過幾天,痂皮開始脫落,色膽的疤痕逐漸痊愈。全程也就在3~4周。山羊痘可繼發呼吸道、消化道性疾病,診治不及時,將誘發膿毒敗血癥,后期因此而病亡。
剖檢可見前胃和第四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圓形或半圓形結節,嚴重的可形成糜爛或者潰瘍。咽喉部、支氣管黏膜也常常有痘疹.肺部呈大理石樣硬塊結節以及卡他性肺炎區。有的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癥.瘤胃、腸管等有硬塊結節,體表皮膚呈典型的痘疹病理變化,氣管、支氣管黏膜上有淺灰色小結節并附有濃稠黏液,肺有干酪樣結節和卡他性肺炎區,其他內臟器官沒有典型病變。
4.1 預防措施
有發病羊群,嚴格封鎖,及時隔離。期間,嚴禁無關人員進出。所有病死畜無公害化處理,深埋后對污染圈舍消毒。對病健羊群、廄舍、器具、欄柵用1:200“強毒殺”噴灑消毒,隔日1次,連續l周。及時清掃羊舍、運動場地,周圍環境用4%燒堿水或20%石灰水徹底消毒.每周1次。羊舍出入口處鋪墊浸泡1:200“強毒殺”藥液的麻袋.對進出羊舍人員消毒。立即對疫區周圍的健康羊群和疫區內的假定健康羊群全部接種山羊痘弱毒疫苗0.5ml,只尾下或股內側皮內注射。注苗后第8d起未見新的病例出現,疫情得以控制。
4.2 羊痘的治療
第一,患病初期,用免疫血清。體重1.5左右的病羊,肌肉注射,每次20ml,體重大者加量,基本可康復。
第二,臨診試驗,麝香酒精溶液,皮下注射,效果較好。取麝香1g,研磨粉碎。取無菌蒸餾水,1000ml。兩者混合溶解,可稍微加溫。待充分溶解,靜置1周,過濾。所得濾清液,為棕紅色,伴有特殊氣味。或者是,直接取麝香、60°白酒,混合溶解,皮下注射,每次1ml。必要時,重復注射1~2次。一般情況下,經上述治療,第4d結痂,后期痊愈。體質狀況好的,第2d有康復跡象,精神狀態煥然一新。
第三,針對性治療,皮膚有痘瘡,及時用碘酊消毒。有水皰、膿皰等,待破裂后,用3%的來蘇爾溶液擦拭,消毒康復。黏膜處有病灶的,用高錳酸鉀(0.1%)擦洗,之后涂上碘酒或紫藥水,做進一步處理。
第四,惡性山羊痘,新砷礬納明藥物治療,效果要好一些。常規劑量,每千克體重0.01g,有效濃度5%,靜脈注射。具體用量,根據羊體重不同而略有調整。通常情況下,成年羊用藥0.3g,適量溶入生理鹽水10ml即可;體重在15~20kg的成年奶羊,用量在0.5g以下;月齡不超過5月齡的山羊,用量不超過0.15g;月齡在5月齡以上的山羊,用量不超過0.25g。早起注射,會有呻吟、不安等癥狀。但是,2d常規用藥后,病情基本好轉,身體恢復常態。早期診治及時,一般經1周左右,可基本痊愈。
第五,中獸醫辨證施治,中獸醫認為羊痘是由濕熱所引起的一種疫病。是因內傷飲食的脾胃運化失調,而濕熱內積。故治療上應以健脾燥濕、清熱解毒、發表和里為總則,重點抓住內清外表這個重要環節。內清五臟六腑之濕,外解肌肉皮毛之毒。采用“葛根湯”:葛根、紫草、蒼術各15g,黃連9g(或黃柏15g),白糖、綠豆各30g煎灌,每日l劑,連服3劑。
第六,預控繼發病的準備,一旦有繼發性感染,將加重病情,惡化病勢,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有繼發性感染,立即使用磺胺類藥物或青霉素、四環素等等。一般情況下,四環素每次用量在50萬國際單位,適量溶于糖鹽水50ml內,靜脈注射,每天1次,康復效果較好。
羊痘作為四季常發病,帶來的經濟損失甚大。臨床有山羊痘和綿羊痘之分,防治措施必須要有針對性開展,盡量做到防控于未然。匯總臨床用藥,免疫血清、麝香酒精溶液、新砷礬納明藥物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可借鑒中獸藥偏方。總的來說,診治及時,做好繼發病的預控,對于縮短病程、康復治療效果會更好一些。
[1] 但翠娟,陳永艷,袁偉,等.羊痘1例[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6):370-371.
[2] 王保東,信麗雙,田培生.淺述絨山羊羊痘和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防控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09,(4):76.
[3] 陳學生.對牧區一起暴發性羊痘疫情的調查及思考[J].畜牧與獸醫,2009,(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