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江蘇省金湖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金湖 211600)
林下養雞的技術要點
陳 華
(江蘇省金湖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金湖 211600)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散養的土種雞逐漸成為百姓餐桌上的首選。而農戶在自家家前屋后養殖的土種雞多以自食為主,提供給市場的較少。有的養殖大戶大規模地飼養土種雞,采用平地養殖肉雞的方法養殖土雞,雖然是土種雞,因喂的全是全價飼料,且缺乏運動,雞肉的品質遠遠不如散養的,市場價格只有散養土種雞的2/3。因此在樹林下規模養殖土種雞,不依賴于全價配合飼料,采用全天然食物飼養,飼養出的雞與農戶養殖出來的雞品質上基本一樣,市場價格也與真正的土種雞相差無幾。
雞苗;飼養管理;防疫
苗雞的質量是能否獲得較好效益的基本因素。選擇苗雞時應選擇有一定生產規模、技術水平較高的種雞場提供種苗。進雛時要注意苗雞的健康狀況。識別健康雛雞的方法是通過雞雛的活動和結實程度,體重的大小、卵黃的吸收情況、絨毛色素等。具體內容如下:雛雞應有該品種的特征特點,體重合乎標準出殼體重,個體均勻一致。臍部收縮良好,無出血痕跡,腹部柔軟、較平坦肛門清潔。絨毛要粗、致密柔軟、干燥、有光澤,整個腹部有絨毛覆蓋,肛門周圍沒有糞便粘著。凡絨毛太細、太稀、潮濕乃至相互粘著、沒有光澤的說明其發育不佳、體質不強,不宜選用。
林下養殖的雞育雛階段必須在設施完好的育雛舍內完成。此階段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2.1 育雛前的準備
(1)制定合理的進雛計劃和全年養殖計劃,養好雞是掙錢的基礎,但出欄時機也是是否掙錢的很重要的因素。大戶最好錯開農戶散養雞上市的高峰。
(2)準備好育雛的設備和育雛舍的消毒準備工作。育雛舍要求干燥、保溫性能好、光照和通風換氣條件良,并便于操作和衛生防疫,且應在進雛前對育雛舍進行維修和電路安全檢查維護,最后進行沖洗、消毒,干燥后關閉門窗備用。
2.2 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1)“開水”:雛雞進入調試好溫度的育雛室后,嚴禁大聲喧嘩,讓其休息半小時左右,等到一部分雛雞開始活動時即可“開水”。
(2)開食:抓好開食工作。出殼后第一次喂料叫做“開食”,一般在雛雞出殼后16~24h“開水”為宜,即先“開水”后“開食”。開食用的飼料應該使用品質優良的肉仔雞前期料,不提倡用食口性好的小米或其他飼料,可在開食的飼料中適當增加復合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3)溫度:育雛的溫度是育雛成功的關鍵。應該做到“看雛給溫”。根據季節和氣候變化調整好室溫,仔細觀察雛雞的吃食,飲水和休息的行為如果雛雞遠離熱源而“打堆”,尖叫,說明溫度太高;如果雛雞都擠向熱源打堆尖叫,說明溫度太低,應當盡快調整。必需注意,在短時間內溫度變化幅度不宜過大,應該是逐漸平穩地改變為最好。
(4)光照:光照的目的主要是便于雞群采食、飲水和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雛雞飼養光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長光照,即第一周為24h光照,以后每天光照20h左右,使雞有充分時間采食。另一種是間歇性光照,即從第2周始除采食時照明1~2h,其余時間段黑暗2~4h,如此循環,使其采食飲水后充分休息。
(5)相對濕度:雞對相對濕度適應范圍比較廣,但第一周在65%左右為宜,以后維持在60%即可。
(6)免疫:7~10日齡新支二聯疫苗滴鼻、點眼,18~20日齡法氏囊苗飲水,30日齡禽流感H5N1滅活苗注射;40~45日齡新城疫Ⅵ飲水免疫。
3.1 放牧
從育雛室轉移到樹林下飼養要有一個過渡過程。開始放養時應選擇晴天,在小范圍內進行試放,飲水器、食槽應放在雞舍附近約1米處使其熟悉環境,每天放養2~4h,以后逐漸擴大放養時間和范圍。要訓練雞建立條件反射,聽到聲音就能快速聚集起來。極端天氣不放雞外出,已放養的,在刮風下雨前,應召喚返舍,以免因應激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3.2 飼養方式
飼養全期共分為二個階段,即:第一階段(60~90日齡)飼料為75%的顆粒飼料,25%的谷、麥、糠麩類飼料,18d內自由采食,適當結合放牧;第二階段(90日齡~出售)用谷、麥、糠麩類飼料早晚投放,以放牧為主,要求雞體重在1~1.5kg左右出售。
3.3 放養密度
林下養雞應掌握合適的放養密度。密度過大,往往會造成飼料不足,雞群覓食范圍廣,難管理,而且人工喂料過多,既增加養殖成本,又影響肉質風味;密度過小,會造成飼料利用不充分,浪費資源,效益又低,因此放養密度以200只/667m2為宜。
3.4 育蟲喂雞
在樹林下可以用稻草育蟲,方法是挖一土坑,將稻草切成6~7cm長,用水浸泡1~2h后撈出倒入坑內,加一定量的米糠、麥麩上面蓋上污泥,壓實,每天澆水一次,經過一周左右就可以翻開讓雞吸食。
應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以保障雞群健康減少疾病發生。首先從免疫上做好,防烈性疫病的發生,主要做好雞痘、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其次防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可以在飼料中加入0.01~0.02%土霉素、恩諾沙星等藥物,預防腸道和呼吸道疾病;在飼料中加鹽霉素、馬杜霉素預防球蟲病,定期用丙硫脒唑驅異刺線蟲。第三要定期消毒。在飼養過程中,要定期消毒。雞群出欄后,應對牧地進行清理,地面可用生石灰或石灰乳潑灑消毒,牧地每養一批雞應間隔一段時間再養。
[1] 黃克明.林下養雞技術要點[J].廣西畜牧獸醫,2012,(1):21-22.
[2] 徐燕.林下養雞技術要點[J].農家致富,2012,(2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