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娟
(吉林省通榆縣動物檢疫站,吉林通榆 137200)
畜禽痘病的檢疫和防控
楚玉娟
(吉林省通榆縣動物檢疫站,吉林通榆 137200)
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特征是皮膚和黏膜出現紅斑、丘疹、水泡和膿皰。
畜禽;痘病;檢疫;防控
各種痘病中以綿羊痘、雞痘和豬痘較為常見,牛痘和馬痘很少發生。
綿羊痘:是各種家畜痘病中危害最為嚴重的一種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氣候寒冷、雨雪霜凍、草枯季節和飼養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發病和加重病情。流行最初是由個別羊發病,以后逐漸蔓延全群。本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亦可通過損傷的皮膚或黏膜侵入機體。在自然情況下,綿羊痘只發生于綿羊,而不能傳染給山羊或其他家畜。羔羊較老齡羊敏感,死亡率也較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產,故在產羔前流行羊痘,損失是很大的。
豬痘:常發生于4~6周齡的仔豬,斷奶小豬亦敏感,成年豬有抵抗力。由痘病毒引起的豬痘,各種年齡的豬都可感染發病。一般認為,本病不能由豬直接傳染給其他豬,而主要是由豬血虱或由蚊、蠅等外寄生蟲傳播。
病羊體溫升高到41~42℃,呼吸脈搏加快,眼瞼腫大,結膜潮紅,有漿液、黏液或膿性分泌物從鼻孔流出。病后1~2d眼眶周圍、鼻翼、唇、頰、乳房、陰道、公畜包皮、陰囊、四肢和尾內面等處出現紅斑,隨后逐漸形成血疹和水泡,進一步發展則產生膿皰,最后結痂。癥狀輕的病例,丘疹出現后不久即自行消退,稱為頓挫型或石痘。病重的病例丘疹部位的皮膚廣泛瘀血壞死或丘疹內出血、潰瘍,最后變成黑紅色壞死灶。病程約3~4周,無繼發癥者死亡率為2~5%。豬痘疹主要發生于軀干的下腹部和肢內側以及背部或體側部等處。痘疹開始為深紅色的硬結節,突出于皮膚表面,呈半球狀。見不到形成水泡即轉為膿皰,并很快結成棕黃色痂塊,脫落后遺留下白色斑塊而痊愈。
除皮膚和黏膜上出現特征性的痘疹外,有的病例在消化道和內臟表面有圓形、堅實,呈淺灰色的結節。胃腸黏膜有出血點或卡他性炎癥。肺有肝變區和壞疽。肝脂肪變性。腎間質水腫。淋巴結腫大出血。
4.1 檢驗用病料
檢驗痘病的病料,常應用未破潰的痘疹。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后,用滅菌外科手術刀切取丘疹備用。
4.2 檢驗方法
(1)鏡檢:對巴信氏小體的鏡檢一般采用莫洛夫鍍銀染色法染色后鏡檢。
A.染色液的配制:a.固定液:冰醋酸1.0ml,福爾馬林2.0ml,加蒸餾水至100ml。b.媒染液:鞣酸5.0g,結晶石炭酸2.0ml,蒸餾水100.0ml,混合后加溫溶解并過濾。c.氨銀溶液:硝酸銀4.0g,蒸餾水80.0ml,25%氨水數滴。氨水應逐滴添加,直至所形成的暗褐色沉淀不溶解,液體稍呈乳光色為止。
B.染色方法:選擇尚未化膿的丘疹,用滅菌手術刀切開,將采得的滲出液于載玻片上涂成薄層,或以丘疹皮膚作觸片。自然干燥,用固定液固定1分鐘,傾去固定液并充分水洗后用媒染劑徐徐加溫媒染1min左右(加溫直至發生蒸氣為止),充分水洗,用氨銀溶液加溫染色1~2min,直到標本呈褐色為止,水洗干燥后鏡檢。
C.鏡檢所見:對于羊,巴信氏小體為小圓形的黑色或褐色的小顆粒。對于禽類,波列爾氏小體呈褐色球菌樣小體,常聚積成雙或呈鏈狀排列。
(2)動物試驗:A.綿羊痘:取病羊的丘疹數個,浸泡于生理鹽水中,每ml加入青、鏈霉素各1000國際單位,經過24h后制成10倍混懸液,離心沉淀,取上清液接種于未注射過綿羊痘疫苗的健康羔羊,每頭靜脈注射20~30ml。接種后每日測量體溫并觀察局部和全身反應。如病料中含有綿羊痘病毒時,經2~4d即可發病出痘,做涂片標本鏡檢,如發現巴信氏小體即可確診。B.禽痘:取病雞白喉性偽膜或病變部位丘疹,制成生理鹽水混懸液,選擇3~6月齡小雞于雞冠、肉髯或拔毛后毛囊上皮進行刺種,也可皮下、肌肉或靜脈接種。經4~6d后在接種局部出現白色小結節,并迅速增大,其上覆蓋一層黃色痂皮,其下為混濁的滲出液,涂片鏡檢時如發現波氏小體時即可確診。
(3)病理學檢查:根據病變的類型及發展階段不同,可在患畜皮膚上見到下列不同特征的痘疹。①玫瑰疹:若是疾病初期的一過性癥狀,其特征為圓形(直徑0.5~1cm)充血性紅斑,壓之褪色。②丘疹:由玫瑰疹發展而來,小豆至榛子大,稍堅實并突出于皮膚表面,呈暗紅色、灰白色或灰黃色,周圍有紅暈。c.水皰疹:由丘疹發展而來,疹內充滿透明液體,后逐漸變混濁。③膿皰疹:水皰疹內有大量白細胞滲出時形成膿皰。④糜爛與潰瘍:水皰或膿皰破潰后則在皮膚及黏膜上形成糜爛或潰瘍。f.結痂疹:丘疹中心破潰,表面呈臍狀凹陷,常在凹陷表面形成黑褐色痂皮。⑤石痘疹:為一種不形成水泡和膿皰的痘疹,稍隆起,堅實,干燥,周圍缺乏紅暈。
在疫區用雞胚化弱毒疫苗進行預防接種,不論大小羊只,一律在尾部或股內側皮內注射疫苗0.5ml。接種后4~6d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在8個月以上。對病羊進行隔離、封鎖和消毒,改善飼養管理。對病死羊可加工利用,皮毛用3%石炭酸浸泡24h涼干使用。如無加工條件則應深埋或銷毀。
[1] 張成林.畜禽痘病的病原與防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4,(3):175.
[2] 五月.淺談畜禽痘病[J].豬業觀察,200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