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平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永年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03)
仔豬大腸桿菌病的診斷與治療
文 平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永年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四川富順 643203)
有資料證實:影響仔豬成活率的諸多因素中,大腸桿菌感染導致的致死率尤高。文章由此為出發點,就此病的診斷要點——典型癥狀、流行特點、剖檢病變等做匯總闡述,同時,介紹防治要點,以供參考和借鑒。
水腫病;防治;要點
1.1 仔豬黃痢
仔豬黃痢無明顯季節性,主要發生于1周齡以內的仔豬,以1~3日齡多見,隨日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7日齡以上很少發生。同窩仔豬發病率常在90%以上,病死率幾乎100%。頭胎母豬所產仔豬發病最為嚴重,隨著胎次的增加,仔豬發病逐漸減輕。這是由于母豬長期感染大腸桿菌而逐漸產生了對該菌的免疫力。在新建的豬場,本病的危害嚴重,之后發病逐漸減輕也就是這個原因。新生24h內仔豬最易感染發病。一般在生后3d左右發病,最遲不超過7d。在梅雨季節也有生后12h發病的。頭胎母豬產的仔豬最易發生本病,隨著日齡的增長,發病率和致死率逐漸減少。
1.2 仔豬白痢
常見10~30日齡,多發見2~3周齡。而在1月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病。此病發病率50%,致死率卻較低。此病與內源性感染有著很大的關系,主要誘因與衛生管理條件差、陰暗潮濕、氣溫驟變、吮乳不足等,都可促進本病的發生。通常情況下,窩內有1只感染病例,其余的相繼出現病例。
1.3 豬水腫病
經散發性經過,有時呈地方性流行。此病與斷奶后仔豬較常見,長勢較快較好的仔豬更多見,而育肥豬中此病病例較少。此病春秋季較流行,流行情況與飼喂方法改變、飼料單一、氣候驟變等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此病發病率在10~35%,病死率達90%以上。
2.1 仔豬黃痢
仔豬黃痢,又稱之為早發性大腸桿菌。多發集中在0~4日齡,新生仔豬出生后2~3h,即有感染黃痢的可能。典型癥狀表現為,排出黃色稀便,便內含凝乳塊。嚴重感染病例,伴有嘔吐癥,脫水嚴重,腹肌松弛,反應遲鈍,眼睛黯淡無光,精神沉郁,體重驟減,不久后死亡。
2.2 仔豬白痢
體溫一般無明顯變化。病豬腹瀉,排出白、灰白以至黃色粥狀有特殊腥臭的糞便。同時,病豬畏寒、脫水,吃奶減少或不吃,有時可見吐奶。除少數發病日齡較小的仔豬易死亡外,一般病豬病情較輕,易自愈,但多反復而形成僵豬。病理剖檢無特異性變化,一般表現消瘦和脫水等外觀變化。
2.3 仔豬水腫病
多數為突然發病,精神不振,眼瞼、結膜充血。后期,隨病情加重,水腫逐漸波及腹下、頸部。體溫變化不是很明顯,心跳加快,呼吸淺而快。期間,伴有典型神經癥狀,比如肌肉震顫、陣發性顫抖、盲目轉圈,站立發抖,前肢麻痹,甚至站立不穩,四肢劃動呈游泳狀。
3.1 仔豬黃痢
剖檢變化:尸體嚴重脫水,皮下常有水腫,腸道膨脹,有多量黃色液狀內容物和氣體。胃大彎部靜脈梗死,局部小腸壁充血,小腸擴張。腸系膜淋巴結有彌漫性小出血點,肝、腎有凝固性小壞死灶。同一窩仔豬發病率達90%,病死率可高達90%以上。
3.2 仔豬白痢
尸體外白發白,消瘦,被毛粗亂,有脫水現象,腸粘膜有卡他性炎癥變化,腸系膜淋巴結腫脹。
3.3 仔豬水腫
主要為水腫,胃壁及腸系膜水腫最為明顯。全身淋巴結水腫,并不同程度充血和出血,水腫液一般為漿液性,有時在粘膜附近有血染。如果水腫嚴重,病變可延伸到基底部的黏膜下層。
注意改善母豬營養,確保母豬良好膘情。及早接種疫苗,選擇大腸桿菌K88、K99,與臨產前30d接種,免疫防控效果較好。加強產前管理,生產前1周,最好清洗消毒1次母豬,待潔凈后再上消毒產床。母豬即將分娩,將陰道、乳房消毒1次。開始泌乳期,早期擠少許乳汁。注意產房溫度,恒定在22℃。母豬分娩后7d,適量添加抗生素(四環素、壯觀霉素等),預控效果較好。
加強仔豬管理,不同日齡階段,控制適宜的生長溫度。通常情況下,1~3日齡溫度在32~35℃;4~7日齡溫度在30~32℃;8~15日齡溫度在28~30℃;15~28日齡溫度在26~28℃。同時,加強通風管理,根據仔豬長勢,適量補鐵補硒,有效增強仔豬抗病能力,降低感染此病的幾率。出生后仔豬,及時補充初乳,通過母源抗體提升自身體質。并及時用慶大霉素,達到有效預控的目的。注意消毒管理,產房每周至少消毒2次,使用消毒藥劑建議更替使用,避免病菌耐藥性的產生。
仔豬黃白痢的治療——藥敏試驗中,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鏈霉素為首選。使用劑量可參照如下:慶大霉素,口服,每次4~11mg/kg,每天2次;肌肉注射,每次4~7mg/kg,每天1次。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每次5~15mg/kg,每天2次。硫酸鏈霉素,每次用80g,配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萬國際單位,每天2次,康復效果較好。
豬水腫病的治療——水腫病的治療,綜合性療法效果更好些。建議用葡萄糖注射溶液(50%)40~50g、維生素C1g、樟腦磺酸鈉0.1~0.2g、磺胺嘧啶鈉(20%)注射溶液15~20ml,1次靜脈注射。早期治療時,每間隔2~3h,用1次。連續用藥3~4次后,之后間隔8~12h后,再用1次。一般情況下,經2~3d的療程,病豬食欲恢復正常。期間,停止治療,可逐漸康復。此種療法的治愈率達77%左右。治療期間,注意控制飲水。避免1次大量飲水,否則易惡化病情。
[1] 劉虎守.仔豬大腸桿菌病疫苗過敏的急救[J].中國獸醫科技,2002,(8):25.
[2] 韓玉花,李琳.仔豬大腸桿菌病的防治[J].河南畜牧獸醫,2002,(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