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常瑾
從事學生工作、共青團工作的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亮麗群體。他們不但承擔著繁重的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同時也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心里健康、就業指導等工作付出辛苦的勞動。在高校二級學院從事學生工作、共青團工作的教師的工作尤為艱辛。在人事制度中對他們如何進行高效有序的管理成為本文探討的問題。
高校管理學團工作問題對策一、高校學生工作、共青團工作的定位
高等學校學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幫助和支持的重要教育工作、是在黨委領導下的黨政共管機制,包含了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兩個系統;思想教育系統由高校共青團(學生會)承擔。作為黨的外圍組織,共青團(學生會)在高等學校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領域承擔著無以替代的積極作用,即是配合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添磚加瓦,又豐富校園第二課堂。行政管理系統由學生心理輔導、學生資助(獎、懲、助、貸)、就業指導等工作組成,為高校持續發展增添重要一環。
二、高校學、團工作機構及內容
以北京建筑大學為例,學校一名副書記負責管理學校共青團工作、學生工作、就業工作。涉及職能管理部門有:學生工作部;學校團委;招生就業處(管理本科),學校就業處受一名副校長(負責本科招生工作)與一名副書記(負責就業工作)雙重領導。本處負責就業的副處長通常是從學、團系統提拔一名副處級干部擔任。研究生工作部,學校就業處受一名副校長(負責研究生工作)與一名副書記(負責就業工作)雙重領導。本處負責就業的副處長通常是從學、團系統提拔一名副處級干部擔任;各學院共青團支部、學生工作辦公室。由學院一名副書記負責。
高校學院學生工作與共青團工作是高校基層組織部分,承擔者具體、繁重的工作。以北京建筑大學建筑學院為例,建筑學院目前有在校本科生590人,研究生428人;專職團委書記1人,學生工作教師2人。上述3名教師承擔著學院1100名學生的獎、懲、助、貸、學生就業指導、用人單位到校的推廣宣講會,畢業生畢業證明、學生共青團建設、學生入黨、學生黨支部、學生會管理、學生社團活動等工作,同時還要承擔部分班級輔導員,學生黨支部書記工作。
三、北京建筑大學學院學、團教師管理模式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學院學、團教師人事管理在學院,由學院一名副書記分管學院團委、學生工作。但是在學團教師招聘、聘期聘崗與考核(每兩年一周期)、職稱評定、津貼發放、職務晉升幾個環節中,管理只能被分解到學校幾個部門。
1.招聘
由學校學生工作部依據學、團人事編制,統籌進行全校學生工作部、學校團委以及各學院團總支、學生工作教師的招聘工作,負責發布招聘信息、組織面試工作。(各學院可根據學生工作部的招聘進程參與本學院擬聘學、團教師的面試)
2.聘期聘任與考核
由學校學生工作部(以下簡稱學工部)根據人事處聘期文件,組織全校(學院)兩級學、團教師進行崗位聘任。聘崗結果由學工部通知人事處。再由人事處下發通知通告學院(學院團支部書記聘任在學院)。學院學、團教師考核由學院進行考核與評優工作,上報人事處。
3.職稱評定與晉升
由學校組織部根據北京市思政教師職稱評定文件與人事處職稱編制,組織學校學、團教師進行申報與評定,團教師進行支撐材料審核后上報人事處。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人數不與專業教師相同。稱答辯由學校單獨組織(不與專業教師一同答辯)由學校組織部領導,學生工作部梳理全校兩級學、團教師的材料,推薦優秀者上報組織部。學、團教師在學校(學院)學生工作部、共青團、招生就業處(本科)、研究生部外,多數是在學校黨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各二級學院副書記職位上發展提升。
4.津貼評定與發放
北京市政府為了鼓勵與支持高校學、團教師的辛勤工作,設立財政專項,每月按兩級津貼標準發放給從事學、團工作的專職教師。此項津貼由學校學生工作部負責評定,財務處執行。同時,由各學院按照聘崗標準每月匯總上報人事處核準,財務處發放崗位津貼與業績津貼。
四、現行管理模式的弊端及對策
從上述管理模式中可以發現,雖然學院學、團教師編制在各學院,但是無論是招聘、聘期聘任、特殊津貼發放工作環節中,管理工作不是由學院完成,這造成學校學工部與學院管理錯位,不利于學團工作的發展與激勵機制的建立。
學校學工部統一管理學院學、團教師的招聘-聘任-考核-職稱評定(提名權環節),才能夠最大化發揮學團工作的領導與督促作用,提高相關教師的積極性。根據學生工作發展與建設的需要,把學生工作教師群體作為高校教師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重要單元,從整體上謀劃教師隊伍的建設,開發、配置、積聚和運用學校的教師資源。
1.學校學工部統籌學院編制
學院學、團教師編制統籌到學校學工部,依據人事處定編標準,按照各學院在校生人數,由學工部派駐到二級學院從事團總支書記和學生工作,學工部門定期還可以對各二級學院學、團教師進行輪換、校院兩級的輪換,即豐富學、團教師的工作經歷,又能達到全校統籌。
2.學工部掌管學院學團教師津貼(包括專項津貼)每月統一上報
學生工作部對各學院學、團教師的工作狀況、工作時效掌控中發放每月津貼,尤其是在學生就業考評、學生黨建工作、學團建設的工作中,能夠有針對性地比較出每個學、團教師的工作成績,客觀評價他們的工作能力,從而在整個學校的學、團部門體系中把控全局,有效的形成競爭機制。
3.學院學團教師考核由學校學生工作部統一聘任與考核評定
考核是實現教師崗位管理的最主要方式。(1)考核的目的并不在于獎優罰劣,而是為了讓教師通過考核認識在過去的時間里自己工作具體的實現情況。(2)聘期考核既是對學、團教師一個聘期的工作鑒定,又是對下一個工作聘期恒定基礎,同時也是教師職稱評定與職務晉升的重要組成部門。學工部應充分調動學院一級工作的積極性,宏觀統籌各學院的學生工作,促使院級單位在做好本院學生工作的同時,大力參與校級學生工作,實現學生工作資源在院、校兩級的雙向流動,充分發揚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良傳統。(3)通過聘任、考核工作環節的一體化組織,才能真正調動學、團教師的積極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嵐.我國高校教師管理也要創新理念.光明日報,2010-10.
[2]陳文濱,劉鴻.淺議高校人事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構建.福建農林大學.
[3]淺談對高校學生工作的認識.20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