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皇麗莉
名師是音樂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需要,是音樂教師素質提升的重要力量。名師在“獨善其身”完成自我的成長之后,要“兼濟天下”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實現其應有的責任與使命,促進音樂教育的均衡發展。
音樂名師引領作用工作機制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說:“一所優質學校不僅要‘獨善其身,更要‘兼濟天下,讓更多的學校分享優質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學校借鑒辦學經驗,幫助更多的薄弱學校提高水平,這才是更高境界地履行社會責任。”名師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蘊含在自己體內,大生命則體現在人群和社會中,名師擁有兼濟天下的情懷是其應有的責任。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而名師就是教師隊伍的車頭,欲加速教師整體隊伍的發展,必須最大限度挖掘名師潛力,發揮名師的傳幫帶作用,究竟如何發揮名師的示范輻射作用,用他們的優秀的教學業績,扎實的教學作風、過硬的教學素質來感染、影響周邊的人,引領師資隊伍的整體提高,是教育未來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發揮音樂名師的引領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音樂名師工作機制是引領的保證
應充分認識音樂名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音樂名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落實音樂名師隊伍建設工作。并為名師發揮更大作用創造條件和提供有力保障,不斷完善各項制度,不斷探討新時期音樂名師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
音樂名師工作要有長期的發展規劃和短期的發展目標,并根據目標形成一整套實施策略和方案。同時,要建立督導評估體系,要對音樂名師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激勵性評價,并不斷調控名師工作方略,使其科學化發展。
科學公正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讓那些具有崇高教育使命感、潛心育人、成績卓著的音樂教師得到褒獎與肯定。在這樣的文化氛圍里,音樂教師的教育使命感會進一步得到強化。
二、建立音樂名師工作團隊是引領的基礎
建立音樂名師工作團隊,實現研修的多頻互動,讓名師更好的發揮作用。工作團隊要形成一種“場效應”,在這個場中,一馬當先,萬馬奔騰,千帆競發,萬木爭榮,置身其中,每個人都會與這個場和諧共振。于是,志向砥礪志向,智慧喚醒智慧,才情激發才情,卓越提升卓越。使名師工作室成為音樂教師發展研究的窗口,成為音樂教師交流體會、反思問題、解決困惑、創生智慧、形成思想的中心,成為令音樂教師向往的“學習型”“研究型”的學術團隊,努力探討音樂教師發展的思路和策略,努力建設“智慧型”教師隊伍,形成一批有較高知名度的個性鮮明的音樂名師。
三、構建音樂名師“師徒”結對工程是引領的策略
一枝花開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目前,邊遠鄉鎮的學校優質音樂教師資源缺乏,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要想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需要發揮每位音樂名師的帶動、輻射、引領作用,帶出更多的徒弟,來壯大我們的名師隊伍。
一是協助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融合。音樂教育理論指導音樂教學實踐,教學實踐又孕育著新的教育理論。正確處理好理論和實踐的關系是每一個教師都要面臨和解決的任務。青年教師剛從學校出來,大都是理論有余,實踐經驗不足,難以很好地溝通二者,難以把理論適切地應用到實踐中去。而且,年輕的音樂教師們往往會犯一種通病,即工作中急于求成,偶爾無意識地做出一些偏離基本的音樂教學原則、違背音樂教育規律的舉止來。因此,指導他們認真貫徹各項教育原則、原理,迅速積累起豐富的實踐經驗,以便在工作中少走彎路,使工作更富成效就成為師徒幫帶的重點。
二是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的指導。每一門學科都有適合于自己學科特點的一套方法體系。掌握一些基本的音樂教育教學方法比較容易,但想在短期內摸索總結出一套既適合學科特點又兼具有個人教學風格的方法體系則實屬不易。一方面,要積極汲取他人的經驗,學習他人已取得成功的教學模式;另一方面,要結合自身的知識結構、興趣愛好、個人性情等進行“內化”。另外,個人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又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此,借助“名師”的眼光來挑剔自己的毛病就更容易發現問題,從而能揚長避短。基于上述原因,師徒幫帶過程中,進行教育教學方法的學習和指導工作也是一個重要環節。
三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習是一門需要終身經營的藝術”。世界著名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師的學習問題上提出“不進則退”的思想,認為一個教師只有不斷地進修學習,進行自我教育,然后才有能力去教育別人。師徒結對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教學相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過程,它不是一個單項的傳輸過程,“師”亦有所短,“徒”亦有所長,二者互相促進,共生、共創、共享。
四、構建音樂名師發展平臺是引領的需要
名師成為名師之后,容易產生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感覺,不能排除一部分老師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而產生職業倦怠。要設計好音樂名師發展的平臺。
1.定方向——明確目標
音樂名教師要有明確的發展目標才能朝著目標奮斗,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追求,實踐——反思——總結,再實踐——再反思——再總結,直到實現目標。即:每學期至少上一節公開課,指導一節公開課;交一篇高質量的案例設計或教學實錄;每周至少聽五節課,并進行點評;平均每周參加一次教研活動;每學年進行一次送教下鄉活動;至少要承擔或主研一項教育科研課題或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每學年至少要撰寫一篇有較高水平的專業論文發表或獲獎。音樂名師在這些量化的工作中勤于學習,敢于探索,樂于反思,善于總結,慢慢就積淀了學養和底蘊。
2.搭梯子——增加內涵
學校著力培養有前途和發展潛力的音樂教師,為他們的發展成長架設臺階,幫助其不斷向上攀登,逐步達到新的境界,最終脫穎而出。讓名師走出去,到教育更發達的地區開闊視野,參加學科高端活動開闊眼界;將專家請過來,讓名師聆聽專家的報告和講座,和專家交流研討,促進音樂名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3.壓擔子——委以重任
有意識地對音樂名師提出教育教學研究任務,充分信任和使用音樂名師,同時要求名師主持或參與科研課題,上公開課,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競賽活動等。讓音樂教師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實踐中提高能力,在壓力中奮進。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大力倡導教師寫教育敘事,教育隨筆、教學后記,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本文系遼寧省教育課題“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高職院校聲樂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實驗研究》,課題批準號:JG12EB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