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數學概念是數學科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它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的形成以及數學能力的提高都密切相關。因此,數學概念教學對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都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通過一些實例闡述了數學概念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策略。
數學概念教學問題教學策略數學概念是揭示現實世界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是數學知識的核心,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載體,以及分析、判斷、歸納與推理的重要依據。因而,在數學新課標實施的背景下,對中學數學概念教學進行反思,針對不足提出教學建議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中不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把知識強行地灌輸給學生
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對概念敘述一帶而過,匆忙轉入練習,只注重概念的應用,不注重概念的引入,導致學生不能透徹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限制條件、適用范圍,在考試中造成了嚴重失分;有時不能以學生的認知水平來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使數學情境化,以致學生不能很好地聯系自己已有知識經驗來構建新知。
案例一:以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數軸》一課為例
1.創設情景
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溫度計,讓學生觀察,得出結論:通過觀察溫度計刻度,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度數,知道溫度的高低,比較不同地點的溫度大小,同樣地,由溫度計這一生活中的實物可以抽象出數軸這一數學概念,數軸與溫度計的作用是相同的即判斷數字和比較數字大小。由此揭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數軸。
2.探究新知
教師以教室的某一點為原點,橫排為橫坐標,豎排為縱坐標,讓學生用數對來說出自己的位置。
3.教學策略
本節課采用溫度計這一實物引入所要學習的內容,并在教學中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良好的教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容易產生情感共鳴,使學生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為概念教學創設了良好的環境,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明確概念的產生背景,運用概念能解決哪些問題,在一開始就為概念的運用打好基礎,使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數學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而不是以前的照本宣科式的死板教學。
二、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對一些抽象的概念,不能形象直觀地進行講解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不像人文學科一樣貼近生活,容易理解且遷移應用。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教學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無法深入理解這些數學概念,更不用說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所以這些抽象難理解的概念正是教學的重點所在,在教學中要著重把握。
案例二:以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加權平均數》一課為例
1.復習引入
通過一個例題復習已學的算術平均數,指出算術平均數的局限性,引出所要學習的加權平均數。
2.探求新知
使學生加深對權這一概念的理解。同時體會到,在討論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時,我們往往假設每個數據都是同樣重要的,但是,情況有時并非如此,有時在一組數據中,有些數據往往比其他數據更為重要。
引入概念:把92×4+80×3+86×34+3+3叫做小張3項素質測試成績的加權平均數。
(通過一個實例讓學生體會加權平均數的“權”以及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3.教學策略
本節課教師以算術平均數引入所要學習的概念,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使學生體會“權”的含義及應用,有利于學生對所學概念的認識,達到了教學所期望的目的。在抽象概念教學時,針對較為抽象的概念,教師應對其進行深入理解,探究出貼近生活,學生易于理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要善于創設生活情境,使抽象概念生活化,盡可能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概念,揭示其本質含義并借助實例理解抽象概念;對難以理解概念應重點講解,并輔以適當的練習,鞏固概念,加深學生對數學抽象概念的理解。
三、在新課程教學中,面對新增教學內容,教師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增加新內容,運用新方法
新課程出臺后,有些教師思想觀念落后和知識水平有限,難以適應課程的變化,對于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編程,數學公式編輯器,幾何畫板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前并未接觸過,更不用說教給學生,然而利用這些軟件教學能更好地體現出新課標理念,數形結合思想,理論與實踐結合,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案例三:以人教版數學必修三《條件語句》課為例
1.創設情境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軟件要屬QQ這一軟件了,教師在屏幕上展示QQ軟件的圖像并引導同學們思考,QQ軟件的登錄是怎樣的?教師:當賬戶和密碼一致時,QQ登錄,賬戶和密碼不一致時,QQ不登陸,這一登陸過程分為兩個分支,體現出“條件不同,選擇不同”這一思想。
2.知識應用
讓學生發言,想出一個生活實例,如買票問題,生日問題,數字排序問題。
3.教學策略
本節課是在原有課標基礎上新增的內容,涉及有關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要求教師熟悉程序語言,熟練應用程序語言進行有實例的程序編寫,對教師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提高。只有教師與時俱進,才能創設出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生才不會對新內容產生畏懼,抵觸的情緒。同樣的,只有教師深刻體會新課標的思想,抓住實質,滲透方法,才能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化難為易,體現出數學的趣味性,實用性。新課標對原有內容做了適當改變并增減了部分內容。要求教師在概念教學中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知識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課程需求,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新課標動態,適應新課程的教學——增加新內容,運用新方法,注重數學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增強教師教學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
數學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數學概念教學又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技能,學生學好數學概念才能為數學知識的學習掃除障礙,學生對概念掌握與理解的程度直接影響到其它數學知識的學習。因此,數學概念的教與學顯得十分重要,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一定要重視概念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馬忠林.數學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張奠宙,宋乃慶.數學教育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崔克忍.中學數學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79.
[4]錢珮玲,馬波.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