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青青
要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真正了解英語文化,并與漢語文化進行對比分析,學生們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和運用英語技能。本文首先介紹了小組合作時學習以及跨文化意識的含義和特點,并重點論述了小組合作式學習對初中生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相關策略。
小組合作式學習初中英語跨文化意識隨著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對初中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就初中英語學習而言,它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學會英語技能,而更重要地是要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英語文化,并學會和漢語文化進行對比分析。希望能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小組合作式學習
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小組合作式學習理論一經被提出,并在世界各國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這種理論基本形式是異質小組,其主體是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性活動,其標準是小組目標的實現,其評價和獎勵依據則是小組的總體成績。和傳統班級教學有所不同,小組合作式學習具有下面一些特點:
1.小組合作式學習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小組活動,這是它和傳統班級教學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2.和傳統班級教學相比,小組合作式學習更加強調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小組的創建也一般依照的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
3.傳統班級教學主要采用的評價方式是中學生的個體評價,而小組合作式學習的評價依據是小組的總體成績,這是對傳統班級教學中學生個人競爭的一大改變。使得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更加突出,從而有助于組內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都得到充分發展。
4.小組合作式學習目標的實現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小組內的各個成員不僅自己要掌握好相關知識,而且還要對組內其他成員知識的掌握給予幫助。
二、跨文化意識
漢威將文化的洞察力或敏感性稱作“跨文化意識”。對于跨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他從以下四個層次進行劃分:
第一層次,是對表層文化特征的識別,它往往表現為新奇而富有異國情調。
第二層次,是對同自身文化之間差異的識別,這類文化往往讓人難以接受。
第三層次,是在經過理性分析后,人們能夠接受。
第四層次,是能站在對方立場,深入感受其文化。
就跨文化意識而言,其最高境界就是第四層次,要達到這一層次,學習者必須要有“文化融入”和“移情”的能力。
就薛中梁看來,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出發:
(1)了解本國和英語國家的歷史、教育、文學、地理、音樂和藝術等文化概念。
(2)了解本民族和英語民族行為文化所包含的事實,并能夠認知其所體現的信念、價值觀。
(3)對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進行繼承和弘揚,對其他民族文化進行有益的借鑒吸收,以實現不同民族文化的有機融合。
(4)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中,提高自身素質,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必定會面臨漢語和英語之間的文化差異這一問題,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初中生的跨文化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小組合作式學習下,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
1.合理分配合作小組
在分配小組成員時,一定要做要合理、科學,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要想實現組內異質,那么學習小組中應包含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人數依次為一名、兩名和一名。而要實現組間同質,則要使每小組成員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等保持均衡。組內異質能夠促進組內各成員的相互合作,組間同質能有效確保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更加公平。教師在給小組內成員分配任務時,要以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依據,分工要做到細致、合理。差等生完成不同文化內容的搜集整理,中等生則在此基礎上補充意見,優等生則對這些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總結升華。各個小組所討論或解決的問題課可作為其小組成果。
然后不同小組之間進行協商交流,以使得文化內容更加豐富,這樣能夠有效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充分發揮其自身能力。
2.充分利用教育資源
每一位同學都可利用教育資源來對和文化教學相關的資料進行查閱,并在小組內和小組間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教育資源,采用文化片段等教學模式,引導小組內和小組間的學生分享文化信息,讓學生對跨國文化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并體會到跨文化學習的重要性,學會分析比較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這對英語技能的學習也是極有好處的。
3.靈活使用激勵方法
教學中的激勵方法有很多,靈活使用各種激勵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小組成員合作學習的熱情,并促進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養成,同時也有利于對課堂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1)目標導向激勵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些文化主題適合利用小組合作式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探究,這時,教師要緊緊圍繞課本內容,積極征求學生意見,和全班學生共同討論,從而確定相關的文化主題。對于選題的權利,教師要交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表意見,并共同確定文化主題,這一過程本身也就對學生產生了極強的激勵作用。以自己感興趣的文化主題為目標,在挖掘和學習相關文化知識時,學生們也就更加具有積極性。
(2)活動發展激勵
因為分配學習小組時,都是依照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各小組的水平大致相同,這使得小組間的競爭更加公平。在每個小組活動之后,教師要進行評分,并最終選出未達標組、達標組和優秀組,并給與優秀組相應的獎勵,這能有效地激起每一個學生的合作和參與熱情,激發他們充分發揮自我能力,這對中學生合作意識以及其跨文化意識培養都是十分有利的。
(3)合理評價激勵
各小組在展示其文化研究成果時,教師要多使用“你們小組”這樣的詞語,并鼓勵學生多使用“我們小組”,這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評價文化研究成果時,也要多采用各小組之間互評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掌握,增強其文化意識,還能增強每位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同學之間的感情。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配,并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安排不同層次任務,將文化主題的選擇權利完全交到學生手中,同時適當地采取激勵方式,這種小組合作式學習對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十分有利的。筆者相信在今后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式學習將會在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中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麗萍.培養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有效學習方法\[J\].廣東科技,2012,(17).
\[2\]陳麗英.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內容及模式探討\[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