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橋
主要通過論述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學知識導入的重要性,重點提出了一些文學知識導入大學英語教學的途徑和方法,旨在使學生獲取英語語言能力的同時增強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加深對英語文學的了解和感悟。
大學英語文學知識重要性一、引言
大學的英語教學承擔著語言教學的重要責任,除了要培養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的了解,了解英語語言國家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文化內涵,從而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只有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學習語言知識。因此,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除了要進行聽說讀寫的相關訓練外,還要注重文化知識的熏陶,并將其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中。許多英語基礎很好的學生,有時也會在與老外的交流上出現諸多障礙,其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西方的文化,不了解他們的風俗。學習外語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習該語種的文化知識的過程,文學作為一種展示社會與文化形態的有力載體,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應該受到廣泛重視。這是促使課堂英語學習走向實際交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學知識導入的重要性
1.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必然要求
國際化的人才是指在具備相關專業的專業知識基礎之上,熟悉相關國家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在掌握該國語言的同時,了解該國的文化是成為國際化人才的基本要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表現,文學也是學生學習異國語言最好的語言材料。由此可見,學習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學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最佳途徑。一個國家的語言所代表的文化最好的呈現形式就是文學,文學作品里包含了人們的情感追求和價值信仰,體現了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隱含有具體的、詳實的生活思考和意識形態。學習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學知識不僅有利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從深層次上了解西方的文化。在深刻了解國家文化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了解這個國家和這個名族,從而成為適應國際激烈競爭環境的國際化人才。
2.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時代下大學的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除了專業知識的素質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學功底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文學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就在于糾正學生的審美觀,使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并不斷提高審美的水平。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文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從而建立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西方文化中的科學、民主和創新精神最值得我國大學生學習和借鑒。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文學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3.有利于學生提高文化素養
學習西方的文化,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了解英語語言國家的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學習西方國家文化的精化,有利于大學生塑造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健康的人格品質,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交際能力,成為國際化的高端人才。
三、文學知識導入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策略探析
1.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紹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和交流特點不同,所傳達的信息的含義也不同,因此,在英語語言的教學中要重視東西方深層次的文化交流,注重對文化差異的介紹,重點比較東西方人們價值觀念的差異所在,使學生了解該民族的文化特點和人文特色。在進行英語文章的學習時,首先介紹與該文章相關的文化背景,包括文章所描述的歷史背景和政治制度以及作者的人生經歷、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等,使學生深刻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理解所學習的文章。在實際的教授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視頻或是直接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也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使學生通過課下搜集整理資料以及和同學的討論對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比的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西方的文化知識,進一步提高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英語文章的感悟能力。
2.注重詞匯含義的介紹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觀念。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詞匯,許多詞匯往往體現著該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特定的文化信息。尤其是詞匯的褒貶義,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詞匯情感色彩的講解,避免學生在實際的交流過程中出現偏差。
3.加強文學作品的閱讀和理解
文學作品的閱讀和理解是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最好途徑,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必定會使學生吸取很多的養分,是學生的精神食糧。在此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品讀一些國外的名著,通過作者在書中所描述的場景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從而熟知西方的文化特點。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應該去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閱讀原著,還應及時解答學生在閱讀時遇到的困惑,教會學生讀什么、如何讀,并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
4.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文學知識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授時,要學會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改變以往那種封閉式的剖析,從文學的角度去審視文學作品,加強中西對比和古今對比,從而不斷加深學生對于中西文化差異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不斷提高審美能力。通過對中西文學作品的對比,使學生發現中西文化的共同點,從而消除文化陌生感,有利于學生接受豐富多彩的異域風情。
5.引導學生廣泛閱讀
在為學生推薦外國文學作品名著時,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大量閱讀報刊等中的文章片段,逐步積累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社會風俗習慣。文學作品是了解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的最好的材料,且內容豐富,極具形象生動性。報刊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能夠體現最為直接最新的社會形態,能夠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和時事的評判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學知識的導入對于大學英語的教學極為重要,是英語語言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在英語語言的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重視文學知識的導入,重視文學作品的鑒賞和深入解讀,推薦學生廣泛閱讀相關的期刊和雜志,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在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為學生展現出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樂于英語的學習,營造出活躍的英語課堂氛圍,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國際化的高端人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地加快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曾青梅,曾芝梅.文學視野下的語言教學.湖南社會科學,2011,(3).
[2]錢明智.文化空缺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時代文學,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