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彬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四川 瀘州646319)
淺談瀘州市納溪區主要糧食作物除草劑使用技術
鄧云彬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四川 瀘州646319)
農田雜草是影響糧食作物豐產豐收的重要因素。雜草與糧食作物共生并競爭養分、水分、光照與空氣等生長要素,嚴重影響著糧食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雜草的化學防除是克服農田雜草危害的有效手段,具有省工、省時、方便、高效等優點。除草劑是社會、經濟、技術和農業生產發展到一個較高水平和歷史階段的產物,是人們為謀求高效率、高效益農業的重要生產資料,是高效優質農業的必要物質基礎。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高效優質農業的發展,除草劑的應用與生產發展迅速。然而,除草劑產品不同于其他一般性商品,除草劑應用技術性強,它的應用效果受到作物、雜草、時期、劑量、環境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從納溪區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玉米、紅薯3種作物入手,結合多年來對除草劑的試驗及其推廣應用的實際,提出了適宜我區水稻、玉米、紅薯3種作物化學除草劑的安全使用技術。
糧食作物;除草劑;使用技術
1.1 水稻秧田除草劑的使用
納溪區的水稻育秧方式主要以廂式地膜拱棚覆蓋保溫水育秧為主,秧田期雜草主要以稗草、鴨舌草、四葉萍、節節菜等為主,化學除草劑可選用浙江天豐生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的“秧葆”,即水稻秧田專用選擇性除草劑32%的芐·二氯(芐嘧磺隆含量4%,二氯喹啉酸含量28%)可濕性粉劑。
1.1.1 施藥適期 水稻秧苗2葉1心期后。
1.1.2 使用劑量 40~50g/667m2(7g/包,用6~7包/667m2)。
1.1.3 施藥方法及技術 水稻秧苗2葉1心期時,將秧廂的拱膜于煉苗后的晴天下午全部揭開,再過2~3d后,保持廂溝有水,廂面無明水但需濕潤,用本藥劑40~50g/667m2對清水30~45kg(即7g/包,對水5~6.5kg/包)均勻噴霧,不漏噴不重噴。施藥后隔日需放水回田,保持1~3cm薄水層;嚴格控制用藥量,施藥后嚴禁水淹秧苗心葉,以免產生藥害。若秧苗出現僵~苗時不可移栽,待秧苗恢復正常后方可移栽。秧苗2葉1心期以前禁用,弱苗秧田慎用,4葉期以后用藥防效會降低,要酌情加大用藥量。大風天或下雨前后勿施藥,不能與有機磷類殺蟲劑混用。本藥劑在水稻上的安全間隔期為80d以上,因此水稻每個生產周期只能使用1次。
1.2 水稻本田除草劑的使用
納溪區的水稻本田優勢惡性雜草主要有稗草、鴨舌草、千金子、水花生、異型莎草、野荸薺、牛毛氈、眼子菜、矮慈菇、四葉萍、澤瀉、水芹、節節菜、三棱草、浮萍等。
1.2.1 施藥適期 水稻移栽返青后,即在水稻移栽后7~15d。
1.2.2 藥劑的選用及使用技術 可選用10%芐嘧磺隆可濕性粉劑30g/667m2,或26%異丙甲·芐(芐嘧磺隆含量5%,異丙甲草胺含量21%)可濕性粉劑40g/667m2。用潮濕細沙土10~15kg或適量的追肥尿素充分攪拌后在晴天露水干后均勻撒施,施藥時保持3~5 cm的水層,藥后保水5~7d不排水、不串灌,每季水稻最多施藥1次。以上藥劑適用于中苗、大苗移栽田,不能用于秧田和拋秧田。
納溪區的玉米地優勢惡性雜草主要有旱稗、狗尾草、馬唐、野油菜、豬殃殃、熟地草、鱧腸、看麥娘、香附子、馬齒莧、藜、薺菜等。
2.1 玉米地播種前除草
在玉米播種前,如果田間已有雜草,可用20%百草枯水劑200mL/667m2對水45kg均勻噴霧,可有效抑制雜草,省工省錢。注意,在施用百草枯時,一定要用清水對藥,不可用混濁水或硬水,否則會降低藥效。
2.2 玉米出苗后除草
2.2.1 玉米3葉期前 玉米在3葉期以前對玉米田專用選擇性除草劑均較為敏感,易于發生藥害,因此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
2.2.2 玉米3~6葉期 玉米在3~5葉、雜草2~4葉期,選擇性玉米專用莖葉除草劑可選用(安徽圣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8mL(1袋)+40g/L煙嘧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5mL(1袋)組成1組,每組對清水15~20kg,施用2組藥劑/667m2;玉米在4~6葉、雜草3~5葉期,可單用上述煙嘧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制劑用藥量75~100mL/667m2對清水30~50kg。上述藥劑對一年生禾本科和闊葉雜草有很好的除草效果。
上述藥劑均采用二次稀釋法,再對水均勻噴霧于雜草葉面,噴施時盡量將藥液避開玉米葉片,玉米在5葉期后噴藥時須壓低噴頭,避免噴到玉米心葉。施藥時間宜在晴好無風天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避免正午高溫和6小時內有降雨時施藥,并且噴霧要均勻周到,以充分發揮其藥效。大風天氣禁用,以免霧滴漂移到闊葉作物上造成藥害。以上藥劑每季作物最多只能使用1次,甜玉米、糯玉米禁用,玉米8葉期后不宜使用。為避免藥害產生,不能重復施藥,不能與有機磷類殺蟲劑混用或使用上述藥劑前后7d內不要使用有機磷類殺蟲劑,但前后7d內可單獨使用甲維鹽等非有機磷類殺蟲劑。施用上述除草劑數日后,有時會出現作物褪色或抑制生長的情況,但一般不會影響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施藥6h后遇降雨,不影響除草效果,無需重新噴藥。遇特殊條件,如高溫干旱、低溫、玉米生長弱小時應慎用。
2.2.3 玉米8葉期后 此時玉米苗已有一定高度,如果玉米田雜草嚴重發生,可用20%百草枯水劑150~200mL/667m2對清水30~45kg,進行玉米行間定向噴霧,防除行間所有雜草。百草枯屬于觸殺型滅生性除草劑,對作物和雜草無選擇性,因此在噴霧時要戴上防護罩,以防止藥液噴到玉米莖葉上產生藥害。
納溪區的紅薯地以禾本科雜草為主,闊葉雜草為輔。我區在紅薯生產中,每年因雜草減產為5%~15%,嚴重的減產達50%以上,給紅薯生產帶來極大的損失。
3.1 施藥適期
紅薯移栽后15d至封壟前,雜草基本出齊后2~5葉期。
3.2 藥劑的選用及使用技術
可選用10% 精喹禾靈乳油50~75mL/667m2,采用二次稀釋法對清水30~45kg均勻噴霧,不重噴不漏噴。每季只能使用1次,使用時避免藥液飄移到禾本科作物上,以免產生藥害。在高溫干旱等異常氣候條件下,偶爾會在葉片上出現暫時性萎蔫,在數日內可恢復正常,不影響產量。土壤水分、空氣相對濕度較高時,有利于雜草對精喹禾靈的吸收和傳導;長期干旱無雨、低溫和空氣相對濕度低于65%時不宜施藥。施藥前后7d嚴禁使用有機磷類殺蟲劑。
2015-2-18
鄧云彬(1967-),男,四川納溪人,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