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
搶抓機遇 積極作為加快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步伐
山東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
水是生態之基,土是生存之本,水土保持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保障,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必須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山東水土資源十分緊缺,搞好水土保持尤為重要。去年以來,全省各地緊緊抓住國家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水土流失治理與預防監督兩手抓、兩手硬,著力強化制度和基礎保障,水土保持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2015年,要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全面貫徹落實《水土保持法》和《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為主線,繼續深化水土保持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切實加強水土保持法規和制度建設,不斷加大預防保護和監督管理力度,著力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效率效益,在新起點上推進水土保持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1.1全力推動,法規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2014年5月30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強化了政府主體責任和水土保持規劃的法律地位,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明確了強化預防保護、劃定水土保持保護紅線、健全水土保持補償機制、加強對水土保持技術服務單位監督等新規定,為全省水土保持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法律保障。2014年6月12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濟南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條例》的有關內容進行系統解讀。中央駐魯新聞機構和省內主流媒體等40多家宣傳單位參加并進行廣泛報道,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反響。
2014年國家出臺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和征收標準后,省水利廳積極協調省財政廳、發改委、物價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等單位研究制定山東省落實意見。省直有關部門制定出臺的 《山東省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山東省水土保持補償費收費標準(試行)》已分別自2015年3月1日和3月15日起實行。新的收費《辦法》對補償費的性質、征收的范圍和對象、補償費的使用管理等作了明確規定,建立了礦產資源開采類項目建設期按面積、生產期從量的計征體系,將大幅提高各級水土保持補償費收入,有利于持續增加水土流失治理投入。
1.2強化督查,“三同時”制度落實深入推進
2014年,省水利廳將狠抓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實,作為全年監督管理工作的重點。年初對2003年以來水利部審批的149個、省審批的763個大型生產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建立水土保持方案落實工作臺賬。聯合水利部淮委、黃委、海委,在有關市、縣的配合下,對大唐濱州熱電、德商高速、臨沂臨沭鐵路、會寶嶺鐵礦等60多個大型生產建設項目進行了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同時下發 《關于開展省批生產建設項目2014年度水土保持集中監督檢查的通知》,省、市、縣三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密切配合,對2013年底前省水利廳審批但尚未驗收水土保持設施的584個生產建設項目開展為期近3個月的集中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整改要求或印發書面整改通知。通過督促檢查和宣傳指導,生產建設單位遵法守法意識明顯提高。
據統計,2014年全省各級共開展水土保持監督檢查4793次,批復水土保持方案報告3763個,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1.56億元,督促生產建設單位投入水土保持資金57億元。
1.3落實措施,圓滿完成監督管理能力縣建設任務
列入全國第二批監督管理能力縣的70個縣區,圍繞“五完善、五到位、五規范、五健全、三提高”的目標,制定詳細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狠抓措施落實,全面提高了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能力水平。各縣都以政府或部門聯合發文形式出臺了相關規定,將水土保持方案審批作為生產建設項目立項的前提條件,明確了開展水土保持專項驗收的要求。普遍建立審批項目數據庫,每年開展專項檢查1~2次。建設縣水保方案審批率達到90%以上、水保設施驗收率逐年提高,很多縣(市、區)生產建設項目水保方案編報從無到有、補償費從無到有,實現了質的飛躍。通過開展監督管理能力建設,領導重視程度普遍提高,健全了工作機制,水保監督管理水平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1.4加強管理,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成效顯著
為適應社會公眾對良好生態環境需求的日益提高,近年來依托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在全省積極探索生態清潔型、經濟型、景觀型、安全型等小流域治理模式,不斷提高小流域治理水平,為創建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奠定基礎。2014年以來,著重抓好沂蒙山區、坡耕地治理等國家重點工程和省財政投資的16條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同時,對2013年度下達計劃的省以上投資的78個水土保持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全面調度,并加強督促指導。據統計,一年來全省共完成投資25.28億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87km2。
1.5協調推進,基礎性工作不斷加強
一是水土保持規劃工作穩步推進。配合水利部完成水土保持區劃、國家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工作。開展調研論證,編制完成“全省水土保持區劃”、“全省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復核劃定”、“全省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以及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劃分”等核心專題報告,形成了《山東省水土保持規劃》初稿。各市、縣水土保持規劃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二是國策宣傳教育常抓不懈。圍繞紀念水保法實施3周年,各地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尚夢平副廳長接受了《大眾日報》的專訪,并發表了“強化管理 開拓創新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署名文章。三是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實現新突破。投資50萬元,建設完成水土保持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全省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和監測數據的快捷高效管理。開展了全省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建設規劃修訂工作,明確了2015—2030年全省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建設任務。四是水土保持學會工作扎實展開。審核上報33家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資格延續申請;審核通過4家省級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技術評估單位的資格延續申請;制定印發《山東水土保持學會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學會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
2.1全面完成水土保持規劃任務
2015年省、市、縣三級都要編制完成水土保持規劃并報同級政府審批。各級各地要充分認識做好規劃工作的重要性,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規劃工作任務。《山東省水土保持規劃》中涉及的省級水土流失防治區、山區丘陵區風沙區和水土流失易發區的劃分要盡快論證確定;規劃目標和任務要進一步具體明確;新水土保持法關于建立政府責任制、健全水土保持補償機制、強化預防保護等規定要在規劃中充分體現和落實。各級還要早謀劃、早動手,做好“十三五”水土保持規劃編制相關工作。
2.2加快健全配套法規制度
各市、縣要圍繞貫徹新《水土保持法》、《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以及水保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等法規規定,加快制定完善地方配套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要超前籌劃,認真研究立法流程,制定科學合理的時間表,加強在法規立項、起草、審議等各個環節與人大、政府法制機構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提高立法效率。要有創新精神,從防治水土流失、保障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目的出發,結合本地實際,提出更具操作性、針對性、創新性的具體規定。
2.3進一步強化水土保持監督管理
一是要搞好水土保持監督檢查。要抓住水利部部署對新水土保持法貫徹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及同時開展水土保持專項執法檢查的機遇,積極行動,重點查處一批水土流失違法案件。繼續開展省批生產建設項目年度集中檢查活動,做到已審批項目的“全覆蓋”。針對發現的問題,積極采取媒體曝光、行業限批、區域限批、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等措施,威懾違法行為,促進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落實。二是要加大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力度。要用好相關法規文件,向政府領導做好宣傳,解讀征收政策,強調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解決好征收不到位、使用不規范等問題,杜絕擅自減免、行政干預等行為。對公路、鐵路等重點行業,要加強與其行業管理部門的協調,逐步妥善解決歷史欠賬問題。要高度重視礦產資源類項目收費工作,理清思路、摸清底數、積極推進,爭取開好頭、起好步、見成效。三是要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必須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理念,提高執法水平。按照全省行政權力清單、行政責任清單公布的內容和要求,依法依規開展執法工作,不越權、不瀆職。要以規范執法為核心,搞好執法人員業務培訓。要組織學習好水利部印制的《水土保持執法文書及制作規范》,務求每個執法人員都能熟知和遵守。四是要加強技術服務單位管理。圍繞規范全省水土保持技術服務市場秩序,開展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監測、監理、技術評估等技術服務單位專題調研和專項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堅決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服務質量評價制度,組織開展水土保持技術服務單位業務培訓,切實提高技術服務水平。
2.4加強重點工程建設管理
一是要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按時完成任務。對2014年度沂蒙山區國家重點工程,2015年5月底前要完成中央投資的100%;2015年度工程,5月底前完成項目實施方案審批,9月底前全部開工,年底前完成中央投資的90%。二是要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做好項目儲備。中央項目要提前2年開展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工作,上一年底前全部完成下一年度儲備項目的審批工作。2014年開工項目,2015年4月30日前,必須完成實施方案審批;2015年擬開工項目,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審批;2016年計劃開工項目,2015年8 月31日前完成審批;2017年計劃實施項目,2015 年12月31日前完成審批。要嚴格在規劃范圍內開展設計,減少和避免規劃外開展項目建設,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嚴格設計文件審批,原則上省以上投資項目都要進行現場審查,審批后一般不得進行設計變更。三是要進一步加強項目信息化管理。要嚴格按照《山東省水利廳關于填報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情況統計報表的通知》(魯水保函字〔2013〕2號)和《關于做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雙月報的通知》要求,按時報送統計數據。水利水保部門要和各市、縣規劃計劃機構充分協商,保證水利投資統計直報系統和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數據一致。各地還要立足實際,從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水土保持補償費等渠道籌集經費,開展本級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建設。要依托重點工程,積極推進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創建和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第二批中小學水土保持教育實踐基地申報活動,打造一批重點水土流失治理精品示范工程。全年全省要力爭完成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0km2。
2.5做好水土保持監測和信息化工作
要積極爭取各級財政經費支持,加強工作人員業務培訓,保障全省水土保持監測網絡正常運行。貫徹落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與公告項目管理辦法》,強化新建“全省水土保持監測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收集和利用好水土保持監測數據,配合水利部及時編制年度水土保持公告并向社會發布。加強全國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和監督管理系統的應用。根據水利部的統一部署,積極參與水土保持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設。
2.6堅持抓好水土保持宣傳教育
要圍繞《山東省水土保持條例》頒布實施一周年和《山東省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補償費征收標準發布,集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各級都要舉辦水土保持法規的專題宣講班和培訓班。加大宣傳廣度,持續推進水土保持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活動,不斷擴大覆蓋面。加大宣傳深度,在全省各級積極推動把水土保持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和中小學生課程教育體系活動。要結合各地實際,積極申報全國水土保持“進黨校”試點。通過廣泛宣傳動員,努力在全社會樹立起“水土保持,人人有責”的行為準則,加快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步伐。
(注:本文摘自2015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會議相關材料)
(責任編輯趙其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