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江(臨朐縣水利局,山東 臨朐 262600)
臨朐縣彌河流域生態治理對策
楊本江
(臨朐縣水利局,山東 臨朐 262600)
【摘要】針對臨朐縣境內彌河流域進行系統調查研究,提出彌河流域的現狀、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臨朐縣;彌河流域;生態治理;對策
彌河是臨朐的母親河,在臨朐縣境內流域面積1473km2。其主流發源于沂山天齊灣,自南向北貫穿青州縣境,經臨朐、青州、壽光3縣(市),至央子港口,流入渤海灣。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3.61億m3,建有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118座,塘壩408座。臨朐縣全面規劃,分期整修了彌河上、下游河道,修建加固了堤防,蓄水工程總攔蓄量2.09億m3,大量削減了洪峰流量,保障了沿河兩岸群眾的安居樂業。隨著臨朐經濟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彌河的治理開發作為縣委、縣政府的重要議題被提上日程。2013年以來,緊抓濰坊市委、市政府提出“兩河”開發戰略部署的契機,臨朐縣委、縣政府全面展開彌河流域保護開發各項工作。
1.1堅持生態優先
著眼實現綠色發展、文明發展、永續發展,以對人民群眾和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正確處理城鎮化推進、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關系,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流域綜合開發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資源利用以節約為要、環境改善以保護為先、生態建設以自然恢復為主,提高用水效率,改善水域環境,強化水生態基礎支撐,打造功能完善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的美好家園。
1.2堅持城鄉統籌
完善新型城鎮化體系,按照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積極推進流域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同步建設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文化內涵的新型城鎮和美麗鄉村,不斷改進村鎮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穩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1.3堅持三產融合
順應產業發展演進規律,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化、制造業高端化和服務業社會化,推動三次產業全面轉型、融合發展。彌河流域以打造健康產業為主導,禁止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進入,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安全食品、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綠色建筑等與人類健康相關的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
1.4堅持改革創新
深入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統籌區域布局和利益關系調整,尊重群眾意愿,搞好頂層設計,配套完善政策,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著力深化管水用水方式改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戶籍制度改革,創新投資方式,加強基層治理,完善推進機制,積極吸引、集聚和利用優質資源,不斷擴大改革紅利,充分釋放開發活力。
2.1高起點定位規劃
堅持“以水為脈、以文為魂、以綠為韻、生態優先、產業和諧、功能完善、城鄉統籌、系統超前”的總基調,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制定保護開發規劃,制定了《臨朐彌河景觀規劃涉及綱領性工作框架》和《臨朐彌河保護開發總體概念規劃》。
2.2理順管理體制,實施法制化管理
臨朐縣正積極協調,待條件成熟后擬成立彌河保護開發管理機構,理順管理體制,解決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問題。制定了《臨朐縣彌河流域保護開發管理辦法》,并已由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進入實施階段,把彌河流域保護開發納入了法制化管理軌道。
2.3創新投融資方式
1)加強政策引導。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重點用于流域綜合開發。加大沿河土地收儲力度,引導有關方面積極開發閑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盤活土地資源。政府扶持要堅持公開政策、嚴格程序,創造規范透明、公平競爭的環境。
2)積極推進市場化融資。實行特許經營制度,放寬準入,降低門檻,最大限度激活社會資源,更多依靠市場化運營和項目運作籌集資金。創新投資方式,積極搭建和規范融資平臺,對接各類投資公司,通過PPP、BOT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建設。
3)加大招商力度。圍繞重點任務和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在全球范圍內吸引聚集優質資源,突出抓好招商引資、招院引所、招才引智,以大招商強力推進流域開發。搭建專業招商服務平臺,落實對接聯系機制,著力提升招商層次和實效。
3.1防洪和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
對彌河干支流進行系統治理,加快完善攔、排、滯、分相結合的防洪工程體系,加快分洪區、分洪道建設,提高防洪能力。統籌河砂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杜絕亂采亂挖行為,清除亂采亂挖形成的障礙物和圍堰,確保行洪安全。建設冶源水庫東水廠和嵩山水庫水廠擴能項目,增強水資源調配能力。加強用水管理,強化綜合性節水措施,提高工業、農業、漁業和生活等用水效率,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3.2道路交通工程
重點抓好冶源水庫大壩至南環路段彌河兩岸自行車綠道建設,完成兩岸壩堤自行車綠道主體工程。加強沿河道路維護,統籌推進濱河東路(縣城南環路至冶源水庫大壩)、西路建設(南關至沂山路),對冶石路進行升級改造,方便沿路群眾生產生活。加強沿河橋梁加固和建設,對崔家河橋進行重建,做好交通出行與景觀美化有機結合。
3.3生態綠化工程
在立足防洪行洪第一位的同時,彌河流域以突出生態優先和區分功能定位兩個重點,著眼于生態涵養、旅游開發,對彌河分4段確定戰略定位,即:源頭至冶源水庫段,將涵養水源與旅游產業結合,打造生態保護基地;冶源水庫以下至城區南環段,打造成現代農業示范帶、文化旅游示范區、新型城鎮樣板;城區段,納入縣城建設總體規劃,與縣城一體化建設,打造成攬城市公園、旅游觀光休閑區于懷中的文化中心、水利風景帶;城區至縣界段,以生態保護為主,建設濕地、湖泊,打造水利生態風景區。
3.4環境保護工程
全面清除河道水面漂浮物及河道管理范圍內的生產、生活、建筑垃圾,加強流域內環?;A工程建設,確保河道全線水質達到功能區規劃標準。全面關停排污企業,杜絕出現新的“亂排亂倒”問題;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污水管網配套,做好五井鎮、寺頭鎮、九山鎮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確保污水集中處理、達標排放。加強濕地保護區網絡建設,加大對功能退化濕地的恢復和重建力度,建成彌河省級濕地公園,配套污水處理廠建設人工濕地。
3.5現代農業示范工程
以九山板栗、雙雀山薰衣草基地、寺頭紅香椿、冶源葡萄、五井官護山等為依托,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茖W合理利用水資源,實施現代農業優質魚項目,推動冷水魚產業健康發展。
3.6工業提質增效工程
控制新上項目立項關,對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不再予以核準和備案;加強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宣傳和指導,督促流域內擬申報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做好申報基礎材料準備,對具備升級搬遷條件的工業企業,協助其加快轉調創步伐,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升級搬遷;對流域內新興產業予以立項和協調,給予土地、資金、產業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幫助發展高新技術工業企業。
3.7服務業增量提質工程
圍繞生態臨朐建設,把發展服務業作為彌河流域內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著力發展金融資本、物流商貿、中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健康醫療、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扶持發展信息服務、創意設計等新興服務業。推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加快沿河旅游業開發,打造一批省級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3.8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工程
積極推進特色小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穩步推進村莊合并和舊村改造,統籌安排社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方便社區居民生產生活和就業創業。規劃建設煙冢鋪等6處社區,帶動提升全流域社區建設水平。
3.9民生改善工程
建立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完善農村低保、五保等社會救助制度,解決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大力推進城鄉教育均等化,促進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使城鄉居民共享開發建設成果。
3.10網格化監管工程
認真落實《臨朐縣彌河流域保護開發管理辦法》和《臨朐縣彌河流域網格化監管實施意見》,彌河流域網格化監管實行責任到人、職能到位、全面覆蓋。加強督查巡查,實行問題督辦和銷號制度。組織沿河鎮街、縣直相關部門對彌河流域進行集中整治,確?!奥菲?、水清、河通、潔凈”。
臨朐縣委縣政府在彌河開發治理中,綜合考慮彌河流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和要素配置,加快構筑支撐臨朐永續發展的生態系統,并使經濟社會發展布局與之相適應、相協調、相融合,提高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水平,為建設富強、文化、生態臨朐提供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崔春梅)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5)-05-0049-03
作者簡介:楊本江(1971—),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