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玉

摘要:目的:觀察創設演示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教學模式對護生專業承諾的影響作用。方法:選擇護理專科大二年級1~2班學生共100名作為被試,將1班護生50名設為研究班,2班護生50名設為對照班。所有被試對象均于大二年級第一學期開學授課的第一天采用臺灣護理學者呂桂雲編制的護理專業承諾量表進行入組測評。該量表包括專業努力意愿、專業生涯涉入意愿、專業生涯正向評價和專業價值認同4個維度,采用Likert scale 4分法計分,總分34~136分,分數越高表示承諾水平越高,最后的統計指標為各維度分級總分。測評工作完成后,對照班采用傳統的綜合性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如理論講授、電化教學媒體的應用、案例分析、課堂討論與課堂質疑、作業思考等進行教學,觀察組則在運用上述教學手段與方法的基礎上,根據課程的內容穿插演示學生創設的不同護理場景服務劇本并由學生親自演示等形式進行教學。直到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前,結束該項教改活動。然后采用護理專業承諾量表對兩班護生重復測評,比較開展該項教學活動前后,被試護生專業承諾的變化。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t檢驗)。結果: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演示后,研究班護生的專業努力意愿、專業生涯涉入意愿、專業生涯正向評價、專業價值認同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自身前后均大幅度提高(依次為t=10.230、8.947、6.514、5.801、11.347,P<0.01),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兩班學生實施不同的輔助教學方法后的專業承諾測評各維度得分均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01)。結論: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創設和演示對護生專業承諾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護理學 護生 專業承諾水平 護理場景服務劇本
所謂的專業承諾是指由于個人對專業的認同和情感依賴對專業的投入和對社會規范的內化而導致的不愿變更專業的程度。而護理專業承諾則是在一般專業承諾的基礎上結合護理專業特點發展而來,指的是護理人員對護理專業的正向評價及對護理專業價值的認同,是愿意為護理專業努力和從事護理工作的態度與行為。當前形勢下,隨著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雖然越來越多的護理本科生、研究生加入到臨床護理隊伍中來,但由于受外界客觀環境和主觀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護生的專業承諾也同時出現了令人不容樂觀的現象,如畢業后的直接改行、短期臨床工作后的離職或換崗等。這勢必將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護理事業的長足穩定發展,影響著整個護理隊伍的穩定,也影響著護生工作入位后的護理質量與護理職業安全。同時,國外研究發現,學生時期的專業承諾對其成為護理人員后的專業承諾有很強的預測性。故對護生的專業承諾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參考價值。鑒于此,筆者于2013-2014學年的第一、二學期,對任教科目《護理管理學》和《護理教育學)以及《老年護理學》采用創設演示護理場景服務劇本之教學手段,對加強護生始業教育,形成良好的專業氛圍,提高護生專業承諾水平起到了良好的影響作用。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本組研究對象100名,均為我院12級護理專科班大二年級1~2班學生。隨機將1班50名設為研究班,2班50名設為對照班。研究班平均年齡為(21.3±2.1)歲;女生為46人,男生4人;農村31人,城鎮19人;獨生子女為22人,非獨生子女為28人。對照班平均年齡為(21.5±2.4)歲;女生為45人,男生5人;農村學生33人,城鎮學生17人;獨生子女為25人,非獨生子女為25人。兩組學生上述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X2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被試對象對參與該項研均知情并同意,且配合良好。
1.2入組測評:所有被試對象均于大二年級第一學期開學授課的第一天采用臺灣護理學者呂桂雲編制的護理專業承諾量表進行入組測評。該量表由專業努力意愿(16個條目)、專業生涯涉入意愿(8個條目)、專業生涯正向評價(5個條目)和專業價值認同(5個條目)4個維度組成;采用Likert scale 4分法計分,1分表示非常不確定,2分表示不確定,3分表示確定,4分表示非常確定,專業承諾總分為所有條目得分累計;測定個體認同護理專業、為護理專業努力奉獻的意愿及留在護理專業的傾向,總分34~136分,分數越高表示承諾水平越高,最后的統計指標為各維度得分及總分。該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88,內部一致性Cron-bachsa為0.87,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a為0.76~0.89。所有測評問卷均由本人統一發放和回收,并且在測評的過程中統一指導語和測評時間,排除人為暗示和干擾,避免被試對象之間相互討論。測評工作完成后,對照班采用傳統的綜合性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如理論講授、電化教學媒體的應用、案例分析、課堂討論與課堂質疑、作業思考等進行教學,觀察組則在運用上述教學手段與方法的基礎上,分別在《護理管理學》和《護理教育學》以及《老年護理學》三門課程的理論教授過程中,根據課程的內容穿插學生創設的不同護理場景服務劇本并由學生親自演示等形式進行教學。其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演示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明確活動目的: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并熟練地應用所學知識,同時通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感悟和內化以及通過學生“所做”——即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演示,促使學生提高對護理職業的認知水平,領會護理職業對尊重生命、治理疾病、促進康復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體現自身在為患者服務過程中的自我價值。圍繞這一目的,所有護理場景服務劇本均由學生自編自演。(2)確立活動主題:①對患者要突出體現“關注我、理解我、幫助我、建議我;②對護生要突出體現“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概念;錘煉自我——掌握相關理論知識,獲得較強的應變能力、語言交流能力、溝通技巧、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善自我——是通過主觀評價即自評與同學分享體會和感受,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對護理職業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提高,二是通過客觀評價即他評明確自己在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演示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三是通過教師的總評指導護生如何體現自己的職業價值,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如何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避免不足,如何扮演好護理人員的多種角色職能,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3)創設護理場景服務劇本:在該項教學活動中,要求以宿舍為單位,組成若干個小組,自由選題,以能夠體現或展示課程內容,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為宗旨,創設不同的護理場景服務劇本。如同學們創設的“人力資源管理”“溝通與交流”“管理職能的應用”“陪老服務”“扮演教師角色進行課堂紀律管理”、“民主型的領導作風”“護理組織沖突”“癡呆老人的護理”等為題材的三門課程共計43個場景服務劇本,均很好的、從不同的角度體現出所學知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4)劇本的演示:同學們對不同劇本的演示,可以說是語言表情生動,形體動作逼真,態度情感投入,角色分明,分工協作,有計劃、有組織、有領導、有控制創新。同時,劇本演示的過程,又很好地樹立了團隊合作意識,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5)評價反饋。教師對每一個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意境、演示效果、具體的設計環節等均要進行總評,對每一位參與劇本演練的同學充分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要求參與者對自己的感受寫出書面總結,教師另委托某個學生負責攝影,將整個表演過程設攝像,必要的時間重新播放,讓參與者目睹自身的角色表現,從而擁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感悟。(6)結課時將課件教案、學生的作業、課程小結、試卷、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文字與照片資料一并歸入課程建設檔案。
采用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演示輔助教學直到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前,結束該項教改活動。然后采用護理專業承諾量表對兩班護生重復測評,比較開展該項教學活動前后,被試護生專業承諾的變化。
1.3統計學處理:兩班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前后2次專業承諾量表測評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進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兩班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前后(表格中簡稱“實施前”和“實施后”)護生的專業承諾量表測評結果比較附表1。
3討論
目前,國內外對護生專業承諾的研究還處于不成熟的起步階段。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護生專業承諾的整體水平不高。因此,對護生專業承諾水平進行多因素分析研究,采用有效的干預措施促進護生專業態度及行為向更積極的方向轉變,將是研究者們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中也提出,穩定護士隊伍是今后的重點任務之一,故對護生進行專業承諾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的作用和意義。
該項研究結果顯示(見表1):對照班學生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后的專業承諾各維度得分,雖然也較前有所提高,但與研究班相比,提高的幅度較小(P<0.05),這一結果說明傳統的教學方法對護生的專業承諾不能夠起到最大限度地促進個人心理行為向積極方向轉變,減少或消除消極變量負面影響的作用。護生在護理專業的理想與護理發展現實之間仍存在較大的落差,導致理想承諾水平不高。而研究班采用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演示輔助教學之手段,對護生的職業價值觀、專業承諾得分程度均起到了良好的影響作用(見表1),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演示后,護生的專業努力意愿、專業生涯涉入意愿、專業生涯正向評價、專業價值認同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演示前大幅度提高(依次為t=10.230 、8.947、6.514、5.801、11.347,P<0.01),均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兩班學生實施不同的輔助教學方法后的專業承諾測評各維度得分均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01)。這一結果說明采用創設演示護理場景服務劇本對護生的專業承諾具有良好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分析認為:①實施該教學模式促進了理論知識和臨床護理實踐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變過程,并通過該轉變過程,促進了學生學習的正遷移和橫向遷移;②該教學模式中規定的活動目的、活動主題、問題情境的創設、最后的評價反饋以及教師在評價反饋過程中自身言行的激勵作用,均具有良好的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的作用;③通過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創設演示,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特別是在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演示過程中,通過知識的運用促進了學生對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積累了一定的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不但為學生提供了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空間和平臺,也為學生的專業生涯涉入意愿提供了原動力。④通過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創設演示,引導學生自覺地從所學知識中汲取思想營養,形成感情共鳴,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養成優良的職業品質。也進一步促進了知識教學與思想教學、課內與課外教學的緊密結合。⑤心理學研究表明,與教材內容學習緊密結合的具體策略的學習效果較好;通過不同類型的事例、設置問題情境等訓練思維技能的教學效果較好。因此而言,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創設演示過程中的角色模擬是十分重要的態度學習方法。一方面可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可使學生獲得特定角色心理需求及其滿足的移情理解,從而形成或改變某種態度。上述內容也是該項研究為何能夠取得良好結果的理論依據。學生通過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創設和演示,使學生擁有了思考問題的大腦和觀察客觀事物的眼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行為,使學生從演示過程中更深一個層次地認識護理專業的價值,進一步端正對護理專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故在實施“創設演示護理場景服務劇本”教學模式后,護生專業承諾中的專業努力意愿、專業生涯涉入意愿、專業生涯正向評價、專業價值認同各維度得分大幅度提高(表1示)。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我國護生的專業承諾水平總體不高,其影響因素也具有多面性,但預見性的、及時地或針對性、綜合性地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手段,促進護生專業承諾水平的提高確實非常必要的。該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護理場景服務劇本的創設和演示是促進和提高護生專業承諾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對培養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興趣和積極、熱愛的態度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薇,施歡歡,程芳.護生專業承諾的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2,11(8):726-728.
[2]Glass L K.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rough individual action[J].Nursing Success Today,1985,2(2):35-36.
[3]Coomber B,Barriball KL.Impact of job satisfaction compo-nents on intent to leave and turnover for hospital-based nur-ses: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JNurs Stud,2007,44(2):297-314.
[4]呂桂云,邱香蘭.護生專業承諾之研究[J].護理研究,1998,12(2):109-120.
[5]徐浩嵐,張介平,游向宇.護生專業承諾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8下旬版):2183-2184.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Z].2011.
[7]姜安麗.護理教育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1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