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坤

摘要:大學生課堂參與對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但大學生課堂參與度并不高。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需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課程的設計中,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為中心,使用一些技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 大學生課堂 教學設計技巧
中國的高等教育越來越強調教學在大學發展中的中心地位,越來越關注教學質量,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不僅影響教學任務的實施,而且決定著課堂的教學質量。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要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調查發現,大學生總是和經常參與課堂的比例并不高,僅占三分之一。同時參與調查的學生認為課堂參與對學習效果有非常重要影響的占26.8%,有重要影響的占50.6%,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方面以學生為中心,切實使學生有所收獲,保障教學質量。
一、教學理念應以學生為對象,關注教學效益
大學生已經有成熟的自我意識,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有“對象”意識,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實施方案、教學評價等的時候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經過這節課學生能學會什么,而且學會的東西應該是可以執行和操作的,不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理解、掌握”,而是“記住、描述、判斷、計劃、操作”等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執行目標。具體目標設計標準可參照“Bloom教學目標分層法”。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中,一定要考慮到學生要做什么。當然學生要做的是有條件的,是在老師的講授后,還是展示后,或者有什么時間限制等,所以老師不需要把知識點用各種例子和各種辦法反復說明,真正需要做的就是用三分之一的課堂時間,把知識點簡明扼要地說清楚,剩下的時間留給學生,給學生布置記憶和訓練這些知識點的任務,在學生訓練時給予指導,并及時評價,并且評價設計中要關注量化的標準和可測性。經過認知、記憶、練習和評價的過程,使學生將知識內會,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二、教學方法應使用多種課堂互動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教師組織課堂可以使用多種組織學生訓練與互動的方法。比如讓學生做項目、讓學生做正式的展示、案例研究、公文筐、模擬、游戲、頭腦風暴、角色扮演、小組討論、開放討論等。這些互動的方法在使用中也都應強調學生完成項目,學生進行案例研究、學生參與游戲、學生來頭腦風暴……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老師講的才能變成他們自己的。而學生做的事不一樣,記憶的效果也有差異。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強調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有明顯的相關性,如下表:
現今大學課堂上,教師用的更多的是讓學生讀、聽、看,所以效果有限,即使布置了任務,請學生課后完成,但收上來的作業總是不理想,要么不認真,要么理解不到位,如果課堂上就能夠讓學生馬上說出來、做出來,甚至是教別人,發現學生有理解到不到位的地方,馬上就可以糾正,他們真正所獲得的信息量就能更多,記憶效果甚至能達到95%。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應盡量安排一些請學生來教別人、學生來使用或做的、說出來的互動活動,如學生展示、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積極的課堂互動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引起其思考,使其感悟到更多,強化學習效果。
三、教學過程應節奏合理,科學使用支持媒體,建設高效課堂展示
教學過程是從開始課堂教學到結束課堂教學的過程。首先回顧背景知識,激發興趣、引出主題,說明此次課堂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介紹此次課程的時間安排,并強調學生要在課堂參與的活動,使學生知道這節課為什么學,怎么學,自己需要做什么,然后才開始這次課堂的教學主體內容,突出重點難點,接著,回到激發興趣的懸念那里進行知識的練習與鞏固,最后通過老師或學生自己來做總結,給學生提供一個這次課的知識點的框架脈絡,為考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還需要設計幾道測試題來達到評價的目的。在做測試題后,請學生自己舉手來了解測試結果,可能會存在虛假情況,所以可考慮學生交叉改,或收上來老師改。課堂時間是有限的,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相關知識點,督促學生課后完成知識延伸,可推薦相關的書籍,并結合學生的專業,提出相關的思考題,同時為下一次課堂教學埋下伏筆。如果時間允許,可適當安排給學生留答疑的時間,不允許時,也要聲明有疑問要問老師或查閱資料或和同學討論等。總之,考慮到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思路,設計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中,為了更有效、準確和快速地傳遞這次課的信息,可使用黑板、幻燈片、翻頁的活頁、散發資料、實物或模型、海報、視頻、計算機軟件、同步投影等支持媒體。如果單純只使用幻燈片,會很容易枯燥和分散注意力,所以可以多使用幾種支持媒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當然,要以能有助于表達教學主題為原則,也不能一味求多,每種媒體有它的優劣勢,可以結合使用。每一種媒體在使用時也有注意事項,比如幻燈片,第一,遵循6624原則,即每張幻燈片最多6行字、每行6個字、每個字字體最小24號,不能一味地把信息都放在幻燈片上,上面放的只是有助于老師講解知識點的信息,當你強調一個數據的時候,可能它只需要一個數字在那里突出效果而已。第二,每張幻燈片講1分鐘左右,也就是1節課只需要二三十張幻燈片就可以。第三,在組織其他活動不需要幻燈片時,要把幻燈片切換掉,避免干擾學生的注意力。第四,站在幻燈片的一側,不要擋著幻燈片,也不要對著幻燈片講,而是對著學生講。如此的注意事項還有很多。其實,這些數據也不是絕對的,只是以此來強調幻燈片只是輔助,越簡單有效越好,務必圍繞主題,務必關注學生的視角,其他的支持媒體也都需要考慮這些細節。
總之,科學而有效地教學理念和方法、合理的教學過程可以使老師授課更輕松,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學生學得更快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更牢固,教學效果更理想,教學質量有保障。但如何把這些方法具體應用到相應課程的教學設計和實施中還是需要一個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高慧斌.大學生課堂參與度亟待提高[N].中國教育報,2015-7-8(05).
[2]American Hotel&Lodging Educational Institute.CHE Workshop Materials [M].USA:American Hotel&Lodging Educational Institute,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