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 蔣桂英 李魯華 張偉
摘要:生產實習是我院農學專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實習考核能促進學生全面領會實習內容,較好地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怎樣應用考核手段,包括如何使考核內容及考核方式、方法更為切實有效,是多年來一直探討的問題。對現行生產實習考核內容與方法進行剖析,揭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與規范實習考核的思路。
關鍵詞:農學專業 生產實習 成績考核 規范化
生產實習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教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通過現場教學和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生產實際知識,進一步學習、鞏固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和具體操作技能,并在實踐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實習教學是學生開闊視野,也是促進學生和社會接軌,走向社會的實踐體驗。生產實習效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人才的培養質量。而作為實習效果衡量標準的生產實習成績的評定與考核,對保證和提高生產實習的教學質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此,筆者根據多年帶實習的經驗,淺談農學專業生產實習考核方式。
一、當前生產實習成績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生產實習是專業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的一個環節,這個教學環節具有教學時間集中,內容多,知識點分散、管理雜的特點,它涉及多種相關課程的知識。目前生產實習的成績評定基本上是根據實習時的紀律表現、實習筆記和實習報告的質量來進行的,我們感到這種評定方式雖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卻是不完善的,它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對實習內容的真實掌握情況。首先,由于當前我院學生實習采用“大集中、小分散”形式,即實習學生大體集中在幾個團場(農科所),同時又1~2人為一組分散在不同連隊,帶隊教師無法進行集中管理,同時由于實習經費緊張,教師無法經常性跑點,許多較遠的實習點可能整個實習期教師不能光顧,只靠書信及電話聯系,模糊指導,帶隊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實習的真實情況;其次,實習筆記、實習報告和生產單位實習鑒定不能真實反映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如有的學生實習報告寫得很好,但對實習要求掌握的內容一知半解,而有的同學實習認真、能吃苦,守紀律,但寫作水平有限,加之有的學生習慣于抄襲他人的實習筆記和實習報告;最后,實習時的紀律表現、實習筆記和實習報告的質量本身并不能代表學生對實習內容的實際掌握情況。所以目前的這種評定實習成績的方式缺乏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實習的作用,不利于教師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進行專業指導及對實習過程的管理。因此,我們認為必須完善目前的實習成績評定的與考核方式,同時各專業也有必要分別針對科研實習(帶教師的科研任務實習)和掛職生產實習制定一個合適的實習成績考核指標體系,采取多種形式綜合評定學生的實習成績。
二、生產實習成績評定的改革措施
1.健全教學機制,開好實習動員會
規章制度是做好工作、搞好教學、完善管理所不可缺少的措施,實習質量的好壞與實習教學機制的完善與否及教學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在生產實習的過程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起組織指導作用,實習收獲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此,生產實習開始前必須召開實習動員會,指導教師首先要對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個合理詳細的實習計劃,并要求每個學生熟悉實習計劃和實習要求,做好思想動員工作,把生產實習的重要意義、教學要求、組織紀律向學生講清楚,使學生從思想上真正重視實習,同時也要將實習計劃讓實習單位了解,以便安排配合實習時的有關工作。需要組建一支由學校和實習單位聯合組成的教師指導隊伍,共同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實習大綱和實習時間表,使學生一進點就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制訂的實習大綱應包括實習的性質、目的、任務、實習內容和實習要求以及實習成績評定等內容。
2.做好實習期間的定期檢查與考核
做好檢查和考核工作,不但是確定學生實習成績的依據,而且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重要手段。學生在外生活和學習不同于校內,因而做好平時的檢查考核尤其重要。通過檢查學生的日常實習紀律,掌握學生的平時表現,檢查學生的實習筆記,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以利于對實習安排做出適當的調整。平時檢查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在實習單位遵守紀律情況,另一方面,檢查學生實習任務進展與完成情況,前一方面檢查起來較方便。對于后一方面,我們教師組織同一實習點的學生進行交流、匯報,由學生介紹這段時間的工作進展,業務體會、存在問題。教師再提一些實習中常遇到的問題,這樣做,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也達到了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實習情況、實習收獲的目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與回答問題的能力,使老師及時了解、掌握每個學生實習情況,以便客觀公正地評定成績。對于分散實習的學生,要加強與學生及實習單位的聯系,隨時掌握情況,幫助解決問題。實習結束時,應由實習單位對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思想、學習、勞動、紀律等情況做出全面鑒定,以便考核。
3.實習結束后的綜合考核
考試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有兩個主要的功能,一是評估學生學習成績,二是引導學生學習方向。如果考試在內容和方式上與教學過程脫節,就會喪失它的功能,引導學生走入誤區,成績也不會真實。對于農學專業的實習成績考核應分實習單位考核與學校考核相結合。實習單位考核,由學校寄生產實習考核表,讓實習單位從以下六方面進行考核:實習態度、完成任務、業務能力、獨立工作能力、與同事相處及遵守紀律情況,并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評語。學校的考核包括平時實習檢查、學生中期返校的介紹、實習日記、實習專題論文、實習總結,實習匯報與答辯,由這些綜合得出畢業實習成績,具體操作及所占比例為:
(1)實習單位考核既要有實習情況評語,又要有實習分數(占實習成績25%)。
(2)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的實習筆記、實習紀律、現場根據實習要求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方面考核,記為平時成績(占實習成績25%)。
(3)評價學生的實習總結報告、專題報告(占實習成績15%)。
(4)實習結束返校后,結合實習總結匯報,請實習帶隊教師(包括實習單位帶隊教師)、同行專業教師做考官,根據實習單位的生產實際情況,結合專業知識對學生進行筆試或教師提問,學生答辯(占實習成績35%)。
這樣多方面的評價學生生產實習成績,對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無疑是有益的,同時也可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實習效果。
總之,建立科學合理的生產實習成績評定機制,是實現生產實習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學習質量的有效措施。不僅量化了學生實習成績,評出的成績是客觀、準確的,而且規范了學生生產實習行為,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實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謝皓,潘金豹,張喜春.農學專業生產實習方式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農業教育,2012,(2):74-77.
[2]杜海.農學專業教學生產實習問題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4,5(3):153.
[3]姚春學.淺談職業技術學校生產實習的成績考核[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