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春艷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當中,要想提升教學的課堂效率,就需要從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入手。所謂“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能力,而且在培養學生多樣化發展當中也有諸多的積極意義。在此,筆者結合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通過結合創新教學辦法的應用,在新課改之下,踐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創新能力
21世紀日新月異,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中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主力軍,樹立創新意識對中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發散思維是樹立創新意識的核心,增強學生的發散思維是樹立創新意識的關鍵性一步。而創新意識的培養將直接影響祖國未來的命運。物理教學要著重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
一、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要改革傳統教育的弊端
傳統的教育注重灌輸式,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學生的思想受到禁錮,接受知識屬于被動型。這種教育方式極易形成固有的思維模式,毫無新意。傳統教育注重對知識的記憶,而對知識的衍生幾乎沒有,極易形成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老師傳授的知識都是現成的,忽略了探究和研究知識的過程。學生知識接受知識的表象,而對于深層次的理性認識方面來說理解較淺。知識的發現過程是很重要,它的整個階段能加強發散性思維會幫助我們更好地樹立創新意識。
二、加強實驗教學
加強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革課堂演示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臺演示或邊講邊實驗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機會。
2.注重學生實驗教學。對學生實驗的教學,教師要求學生按“預習——實驗設計——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認真討論,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根據實驗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寫出實驗報告,從而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加強實驗習題的教學。對實驗習題的教學,主要采取“自設方案——討論方案——選擇方案——實驗驗證——總結報告”的程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并通過實驗驗證。這樣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三、教學模擬能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
現代高中生的課堂要采用教學模擬的方式,教學模擬就是創造出一個情景模式來引出一個教學問題。提出一個教學問題之后,讓學生來進行猜想與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之中,需要學生充分的想象、大膽的猜想來探討問題的答案。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不斷的提升。同時創新意識也貫穿在整個階段之中,因此模擬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發散思維與創新意識。例如,在物理教學之中當我們研究力的相關問題時,就應當采用情景模擬教學。先模擬一個力學研究的相關環境,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最后再得出結論,而學生在猜想和思考的過程中,已經讓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四、在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指導思考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主要的位置,自己要退居幕后,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去探索物理知識的內涵,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要放棄對教學進度的掌控,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把握課堂,要考慮學生喜歡什么,想學什么,想怎樣學。教師要圍繞學生的意愿去組織開展教學,而不是把學生設置在自己制定的條條框框中,強迫性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只有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被充分地發揮出來,主動學習,快樂體驗,實現物理課堂教學的創新。
五、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
眾所周知,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現代化的教育要以創新為主體。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加強創新意識,我們要學會與時俱進。思維就必須動起來,不再是固有的思維方式。樹立全新的多變思維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老師應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大膽的想象。當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之后,學生就不會只專注一種思考模式。學生開始對萬事萬物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而這種思維方式對于今后的學生進入各行各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因為這種思維模式將會引起各行各業的創新與變革。所以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對于老師來說是關鍵性的一課。老師應該靈活多變地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不再拘泥于以前的舊式思維。老師應該運用一些方式和采用一些策略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比如老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逐步討論相關的教學問題。這樣既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全面的發散,同時又能夠幫助學生之間建議友誼。還有讓學生進行大膽想象,老師給予鼓勵和獎勵,讓獨立思考和創新形成一種風尚。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必將成為新時代教學的主流思想。
六、拓展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將物理課堂理論教學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物理知識,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具體來說,通過開展一些物理創新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到電力生產場地去參觀學習,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物理電力知識,模擬相關的電力生產模型,鼓勵學生發揮創新思維,在實踐操作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學校也可以積極組織物理創新競賽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基本知識,動手設計一些物品、工具,結合物理學原理,開展發明創造。通過競賽活動,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也便于學生深化對相關知識理解和綜合運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更好的教學途徑,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充分掌控高中物理的課程特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核心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為我國培養出大量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為仲.妙用伏安特性曲線巧解電路計算問題[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10).
[2]浦建軍.物理教學應基于學生的認知建構過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