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亮
摘要:陽光體育站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高度,以對國家、民族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對青少年學生根本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到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增強青少年體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功不可沒。
關鍵詞:陽光體育 青少年 體質
陽光體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加強學校體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對學校工作的評價要注重考核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成效,建立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教育工作評價體系和學生考試評價制度,陽光體育功能不小。
一、能營造出積極鍛煉的氛圍
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鼓勵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參加體育鍛煉。與家長定期溝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引導和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使他們積極支持和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支持學校為加強體育工作采取的措施。爭取家長和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共同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合力。加大學校體育工作的宣傳,營造有利于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加強體育工作的環境、氛圍。
二、促進鍛煉場地設施水平的提高
采取多種渠道和措施為青少年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場地設施。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要與學校體育需求統籌考慮、綜合利用;城市和社區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要充分考慮青少年體育鍛煉的特點和需要;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要因地制宜,盡可能地與農村中小學體育場地建設結合起來;要繼續加強與教育部門的配合,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全面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免費或優惠向周邊學校和學生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在課余和節假日應向學生開放。另外,要繼續辦好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各級各類體校,充分發揮其組織引導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促進青少年體育組織網絡和競賽活動體系的建立
加強校內外體育、學校體育、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的結合,不斷改革和創新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要進一步加強體育科學研究,積極研發和推廣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體育鍛煉項目和健身方法,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為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提供科學指導。要廣泛開展體育器材、體育賽事、體育指導、健身科普等進校園活動,培養青少年的體育興趣和愛好,使他們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是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重要舉措。各級體育部門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要求,積極支持、配合教育部門和學校做好學校的日常體育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體育師資培訓、體育鍛煉項目輔導、業余訓練、體育競賽活動組織以及場地、器材、設備、教練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方便。與教育部門密切配合,抓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深入青少年人心。以籌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使廣大青少年成為“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的生力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是全球競技體育的盛會,也是推進我國青少年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的重大契機。各級體育部門把人人參與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活動輻射到各級各類學校,把體育意識、體育精神和文明素質注入到每個青少年的心中。在廣大青少年中積極普及奧林匹克知識,宣傳強身健體的理念,激發鍛煉身體的熱情,把廣大青少年關注、支持奧運的激情轉化為積極投身體育鍛煉的自覺行動。通過廣泛組織青少年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使人人活躍在運動場,個個“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充分展示新時期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既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營造濃郁的全民健身氛圍,又使青少年體育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近年來,針對青少年的特點,廣泛開展群眾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大力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倡導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為推動青少年體育運動的發展、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質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圍繞“用體育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主題,展開深入討論,探討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方式、途徑和舉措,增強陽光體育運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接受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外體育活動。在小學,我們要通過“紅領巾小社團”等形式,引導興趣愛好一致的少先隊員組成體育類的小社團,自發地在課余開展體育鍛煉。在大學和中學,大力實施“大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引導學生參與廣播操比賽、長走、球類比賽等體育活動,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廣泛開展軍訓、素質拓展、夏令營等項目,幫助青少年提高健康素質。發揮共青團所屬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基地的作用,積極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體育活動,充實青少年的課外生活,更好地服務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加強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鼓勵參與國家青少年體質健康領域的調研,參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為教育、體育等有關部門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同時,要努力把新時代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中心建設成為社會各界參與青少年體質健康工作的平臺,通過承辦政府項目、開展學術交流、設計和推廣青少年體育活動等方式,整合社會資源,交流研究成果,推動增強青少年體質各項工作的開展。
四、能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潮
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宣傳合力,為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健康觀,大力宣傳青少年群眾性體育運動,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社會氛圍;在媒體上開辟專欄,面向青少年和廣大家長,推廣好的體育項目和科學的鍛煉方法,普及飲食營養、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識,為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指導。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掀起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熱潮。
參考文獻:
[1]徐英微,張輝.蜀道難——析開展“陽光體育”所遭遇的社會阻力[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
[2]宋立,劉建偉.淺析普通高校如何開展陽光體育[J].考試周刊,2009,(06).
[3]曹偉平.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開展的緊迫性與實施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