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騏鳴
【摘 要】科技期刊編輯的責任就是科技期刊的責任,本文論述了科技期刊編輯的社會責任,論述科技期刊編輯應該承擔引領正確的價值觀、傳播先進科技文化、科技創新、發現科技人才、促進科技交流、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等責任。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社會責任
隨著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已經影響到各行各業,作為承載科技信息的科技期刊,肩負著傳播科技思想、開拓人們科技視野、引領科技未來的使命,在科技輿論傳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新的形勢要求新的人才與之相適應,科技期刊編輯需要緊跟時代潮流,立足現在、把握未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對于編輯的社會責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科技編輯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要通過編輯的策劃、選題、組稿,決定科技期刊的質量,才能有效地展示科技成果、提高全民科技素質。
科技編輯的社會責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引領正確科技價值觀的責任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科技編輯的基本責任要求,很多科技期刊編輯認為科技學術類刊物專業性強,科技編輯日常接觸的都是技術相關文章,價值觀判斷標準不高,因而忽視了科技類文章的價值取向。現實是,科技期刊都傳遞著某些社會價值判斷標準,表述著對技術觀的好惡取舍和褒貶揚棄。期刊的實效性較強,同時也是弘揚正確社會價值觀的前沿。期刊編輯的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和政治性都很強的工作,所以,期刊編輯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水平,嚴格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出版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規章制度,維護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嚴格檢查稿件中的理論、觀點和有關提法是否符合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否涉及知識產權、科技秘密、國家領土主權、民族宗教政策和對外關系問題,有無學術不端行為等。對一切不利于社會發展的內容,無益于精神文明健康發展的文章,都應該拒絕發表。
2 傳播先進科技文化的責任
科技編輯作為科技知識和文化的傳播者,應肩負起承擔傳播先進科技文化的社會責任。
首先,科技期刊的傳播責任在于將最新的科學知識傳遞給科技工作者。科技編輯在判斷什么是最新的科學知識上,要有專業的判斷標準,這就要求科技編輯要具有較高的科技素養,具體講,要懂得明辨哪些才是最新的科技知識;哪些科技知識符合時代的發展;哪些科技知識是老舊知識;哪些科技知識應該束之高閣,這樣才能達到科技工作者應用的專業水平。
其次,科技期刊的編輯本質上是作為科技工作者的一部分,這里有一個基本前提,首先是科技工作者,應具備科技工作者的職業基本素養,并承擔其相應責任,在追求科學真理過程中,實事求是,避免高談闊論,在本專業領域內,引導學科的健康發展,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同時,科技編輯還是編輯,這個方面突出了編輯的特點,編輯應該做什么?編輯應該如何履行編輯的責任?如何保證科學出版物的準確性、可讀性?這些問題應是每一個科學編輯思考的問題。
3 科技創新的責任
創新是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不斷拓展對客觀世界及其自身的認知與行為的過程和結果的活動。或具體講,創新是指人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的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在科技領域,科技創新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科技編輯工作的職責所在。
科技體制的創新,這是一個大問題,要上升到國家的層面,國家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點。近年來,出現并完善的數字期刊給科技編輯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諸如網絡投稿、網上編輯、排版、校對等技術已經在出版行業大規模應用,數字時代的科技出版物,比傳統的紙質媒體有更強大的表現能力,配合一定的聲音、動畫、視頻,使得數字出版物已經脫離了傳統的紙質媒體,轉向多種技術應用的高科技產品。同時,編輯出版行業的國際化也正在形成,國內外科技讀物的翻譯已經成為科技編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掌握并精通至少一門外語,已成為科技編輯人員的基本專業要求。
4 發現科技人才的責任
科技人才是科技編輯行業發展的基石,科技編輯工作,直接地,是針對國內外的最新科技成果的整理、編輯、傳播;間接地,是作為科技行業人才和社會大眾的中介、或翻譯者。科技編輯工作的本質是,把科技術語,經過科技編輯的轉換,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以科技期刊的形式,通過出版、發行而讓大眾可見、可讀。類似地,作為杠桿的兩端,上述三種社會責任,都是針對出版發行一端而言,發現科技人才的責任,是針對另一端而言,厚此薄彼都會導致杠桿的失衡。
發現科技人才的責任,是科技編輯應該擔負的重要職責,從個人方面,關系到一個科技人才是否人盡其才,并為大眾所認識,而關系到其科技工作的發展前景;從行業方面,關系到某一科技的未來,關系到國家某一科技的發展水平,這個責任不可謂不重。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做一個盡責的伯樂,發現更多的科技人才,這樣,才能使科技人員向更高的科技目標前進。
5 促進科技交流的責任
科學研究不是閉門造車,反而需要廣泛吸收各學科的知識,不斷激發靈感,獲取知識,進而在研究領域內有所創新。可見,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沒有創新,就談不上科學研究,當然,創新分很多種,對于科研人員,創新需要在原有科學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吸收新的、先進的科學思想,進而創新科學理論,創造發明新的科技產品;對于科技編輯而言,創新同樣重要,擅長追隨科技新潮流,采編更多有價值的科技文章,打破舊觀念,發現新思想,其本身就是創新。
6 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持續發展的責任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科技期刊可持續發展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不管社會效益,科技期刊就可能成為粗制濫造的雜志;不顧經濟效益,科技期刊就可能成為發育不良的弱智兒,只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互相兼顧,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科技期刊的持續發展。
實現經濟效益,本質就是要求科技期刊能通過市場競爭中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贏得更多讀者的青睞,賣出更多的刊物,并從中獲利。讀者和科技期刊之間,是生產商和客戶的關系,在科技期刊的市場發行環節,期刊的經濟行為要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諸如價格、競爭對手、銷售計劃、銷售渠道等方面的設計和實施必須符合科技期刊市場的發展規律;在客戶群體的維護環節,也應本著“客戶就是上帝”的理念,諸如在客戶群體劃分、客戶心理分析等方面進行設計。
實現社會效益,本質就是要做到上述的“引領正確價值觀、傳播先進科技文化、科技創新、發現科技人才、促進科技交流”等幾個方面的行為,圍繞辦刊宗旨,注重期刊質量,引導科技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忠林,徐衛良.人力資源的預期效應[J].上海電機學院學報,2005,8(1):60-61.
[2]郭青,李小萍,張柏林,等.編輯素質、理念的培養對科技期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義[J].中國科技信息,2005,18(24):223.
[3]李德華. 科技期刊編輯的信息素質及其培養[J].編輯學報,2004,16(4):299.
[4]宇文高峰.科技期刊編輯工作中的悟性[J].編輯學報,2001,13(6):317-319.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