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褚 峰,鄭 琪
(棗莊市水文局,山東 棗莊 277800)
水文外資項目建設經驗探討
王新華,褚峰,鄭琪
(棗莊市水文局,山東 棗莊 277800)
對水文外資項目特點進行分析,總結工程建設管理實踐經驗,提出建設及運行管理建議,為提高水文工程管理水平提供借鑒。
淮河流域;洼地治理;世行貸款;水文外資項目
棗莊巡測基地是淮河流域重點洼地治理項目淮河流域洪澇災情評估及減災決策支持系統的水文信息采集系統組成部分,采集的雨情、水情、工情、社會經濟等信息通過通信和計算機網絡子系統,傳輸到省、淮委和水利部等防汛指揮部門,為預報調度等高層應用系統奠定數據基礎,為防汛減災提供決策信息。
1.1工程管理經驗欠缺
棗莊洪澇災情巡測基地是棗莊市水文系統首次參與的外資項目,首次采用管理信息系統(PROMIS系統)對項目進行實時進度控制、合同管理、財務結算等項目管理,管理人員對外資項目知之較少,缺乏操作世行貸款項目的經驗,而且水文行業相對封閉,專業性又較強,與水利工程管理相差較大,水利工程外資項目管理經驗亦不能直接應用于水文工程。
1.2監測站點工程單項規模小,場地分散
棗莊洪澇災情巡測基地工程包括20處監測站點,建設位置涉及到棗莊市高新區、薛城區、嶧城區和臺兒莊區。每個監測站點投資規模小,20處監測站點建筑工程投資43.44萬元,水位觀測設備投資16.32萬元,總投資僅59.76萬元,平均每處監測站點投資僅2.99萬元。工程量小、地點分散、總體投資少,而建設工程預算必須按照規定定額計算,造成工程施工無利可圖,為建設管理帶來很大難度。
1.3基地建設規模小,不符合城區總體規劃
棗莊洪澇災情巡測基地設計在棗莊市新城征地0.33hm2,建設819m2生產用房。由于建筑面積小,不符合新城大容量建筑規劃要求,建設方案難以實施。
1.4施工場地落實難度大
水文設施建設主要集中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永久占地為河道管理范圍內土地,理論上不涉及到征地及補償問題,工程設計方案亦沒有相關投資。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施工場地基本被周圍村民占用,種植樹木或者農作物等,沒有相應的補償資金,施工場地很難落實。
1.5項目實施程序復雜,周期長
該項目自2004年起計劃建設,期間分別經歷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項目實施計劃(PIP)報告、初步設計等文件的編制,直到2010-11才正式簽訂貸款協議,2010-12初步設計報告得到批復。貸款協議簽訂后工程進入實施階段,整個過程還必須接受世行的監督、審批與國際咨詢專家的審查,經世行同意后方可進入下一步程序。項目自2011年開工建設,至2015年完成,先后經歷11年時間。
2.1精心組織,加強領導
成立建設管理處,加強工程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除了及時與水管部門溝通,落實好施工許可證外,還需獲得相關鄉鎮政府、村委會等部門的支持,以便做好通水、通電、通路和場地平整“三通一平”的施工準備工作,因此,堅強的組織領導是保障。
2.2早期介入,科學謀劃
巡測基地生產用房設計建設單體面積小,不符合新城城區建設規劃,為此,建管處本著早期介入、科學謀劃的原則,在項目開工前,抓住棗莊市水文局搬遷新城有利時機,創造性提出巡測基地生產用房建設與水文防汛測報綜合用房一體建設。由于方案謀劃科學,生產用房建設于2012年提前完成并交付使用,最大限度發揮了工程效益,在系統6處巡測基地建設中,走在最前列。
2.3注重專家咨詢,確保全程參與
專家咨詢全程參與。在設計階段時,多方請教專家,審查設計內容,確保設計的前瞻性、先進性。2004年項目計劃實施時,水位觀測以機械自記為主,流量測驗以流速儀施測為主,而在項目設計階段,提出購置先進的走航式ADCP用于流量測驗,水位觀測采用遙測終端RTU實現水位的自動測報,在10年以后水文自動測報系統快速發展的今天,該實施方案亦能保持較好的適用性和先進性。
2.4合理安排人員
項目計劃實施初期,籌劃商定好項目協調、管理和實施的機構和人員,有意識地安排相關管理人員全面參與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并注重人員結構和梯度,避免因人員退休、崗位調整等給工程管理造成被動局面,確保工程管理順利銜接。
2.5發揮監理的技術主導地位
工程管理過程中,轉變觀念,充分相信和利用監理的專業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充分發揮和調動監理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與監理多溝通、多交流,充分利用監理的專業知識彌補工程管理經驗的欠缺,確保工程進度、安全、合同、質量、檔案達到相關文件要求。
2.6強化檔案整理
工程檔案是施工歷史的真實寫照,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為保證檔案質量,安排專職技術人員具體負責檔案的整理、歸檔,并把檔案資料作為資金支付的前提和依據,確保內業資料規范、真實、及時、齊全立卷歸檔。
2.7廣泛參與,多方交流
建立工程各參建單位管理人員檔案,及時向省水利廳、省外資項目辦匯報并持續互動,對施工企業及時進行指導和監督,橫向與相關水管單位溝通交流、相互學習,與外專家、監理協商,取其長補己短,形成廣泛的技術交流機制,是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措施。
3.1社會經濟效益
工程建成一個覆蓋棗莊重點防洪地區,先進實用、高效可靠的防汛減災支持系統,能及時收集洪澇災害的第一手資料,為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工程運行提供信息服務,為防洪調度和搶險救災提供科學依據,做到有的放矢,興利避害,將有力提升當地政府抗擊洪澇災害的能力。
3.2水文基礎建設效益
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水文站網,拓寬水文服務領域,提高水文巡測能力,改善水文防汛的信息采集方式,提高水文的現代化水平,滿足防洪排澇搶險、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需求,達到為防洪排澇提供全方位水文服務的目標。
4.1依據工程特點,編制概預算投資
編制概、預算過程中,充分考慮水文設施工程的特殊性,點多、面廣、線長以及工程規模小、物耗量大、運輸條件差等特點給施工帶來的困難,應與大型水利工程區別對待。
4.2增加人員配備,加強工程管理
水文工程體量小,地處野外,容易遭受破環,因此,工程建設完成后要及時建立完善的工程運行方案,安排相關人員加強對工程設施的管理,盡早發揮工程效益。
4.3確保運行資金投入
項目實施后,及時落實工程運行維護資金,保證水文設施的正常運行和水文信息的收集。
(責任編輯張玉燕)
TV882.3
B
1009-6159(2015)-12-0020-02
王新華(1979—),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