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魚臺縣水利局工管站,山東 魚臺 272300)
魚臺縣世行貸款項目建設管理經驗
劉林
(魚臺縣水利局工管站,山東 魚臺 272300)
簡要概述利用世行貸款項目——魚臺縣澇洼地治理的必要性和工程概況,并結合魚臺澇洼地治理的實際情況,總結了魚臺澇洼地治理在規劃設計,嚴格招投標,建設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得到的一些治理經驗。
魚臺;澇洼地;必要性;措施
魚臺縣位于南四湖西岸,地形平坦,地勢低洼,境內有大小河流17條,總長267.03km,承接蘇、魯、豫、皖四省12縣的客水,南四湖正常蓄水位34.20m,最高蓄水位35.00m,境內約有1/3土地面積在南四湖正常蓄水位以下,為改變這類地區的生產、生活狀況,必須改善防洪排澇條件,提高排澇標準,有效控制洪澇災害,確保當地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1)人水爭地,過量耕種低洼地、部分河堤、自排溝渠被當地群眾平整種地,內澇水位抬高,減少了洼地自排機率,擴大或加重了災情。
2)骨干河道排澇標準低。汛期時外水頂托、倒灌。排水系統不完善,排澇溝不健全,致使沿河洼地頻繁受淹。
3)極端天氣明顯增多,集中暴雨頻繁發生,每遇較大降雨,便積澇成災。
4)通過澇洼地的治理,可有效改善項目區的基礎設施,增強其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項目實施是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設節約高效農業的需要,還將為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現代農業夯實基礎。
世行貸款魚臺縣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主要建設內容:老萬福河(5+000-18+000)長13km河槽清淤;老萬福河沿岸11座排灌站的維修加固;李橋、張莊兩座排灌站拆除重建;李橋灌區排灌協會示范區建設。初步設計批復項目總投資4304.98萬元。2013年度中期調整項目有肖莊站改建,李橋協會管理房建設,孫橋等3座排灌站干溝清淤,及羅屯西站維修加固。
3.1領導重視,精心規劃設計
1)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澇洼地治理工作,將其作為加快全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安全可靠防洪保障體系的一次難得機遇和興利除害、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來抓。縣政府成立了魚臺縣澇洼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加快魚臺縣澇洼地基本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了魚臺縣澇洼地建設考核獎勵辦法,建立了由縣長親自抓,各部門分工協作,獎罰并重的工程建設體制,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作為各鎮、街道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歷年來未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工程管護責任明確,管理措施到位,工程運行情況良好。
2)澇洼地治理建設基礎工作扎實,前期工作充分。縣建管處委托濟寧市黃淮水利勘測設計院負責項目的施工圖設計,前期進行了大量實地的勘察測量,掌握了翔實的原始數據,為項目區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
項目的規劃設計吸取了國內先進經驗,并從客觀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按照建管并舉、注重效益的設計原則,進行了系統科學規劃,并編制了詳細的工程實施方案和工程設計報告,取得了良好效果。
3.2嚴格落實招標投標制
1)世行貸款魚臺縣重點平原澇洼地治理工程建設管理處委托山東水務招標有限公司進行了嚴格的招投標,水利工程招投標對于水利建設工程具有重大的意義,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招投標對于提高工程的質量和效益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開標前做好資格預審,在開標、評標環節做到公平、公正,并及時公示招標評標結果。
2)積極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該工程分為4次招投標,分別于2011年、2012年進行了一期、二期的招投標工作,于2013年進行了工程中期調整、2015年進行了工程的后期完善的招投標工作。擇優選擇符合資質的施工、監理隊伍,簽訂完善的施工合同、監理合同,既規范了工程程序,又縮短了招標時間,加快了澇洼地的工程進度。
3.3縣鄉兩級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縣鄉兩級水利技術力量較強,經驗豐富,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
魚臺縣在澇洼地工程建設方面,有著多年的建設經驗,在技術力量上有多年從事灌區和泵站設計施工的高中級技術人員,在小農水工程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經驗,每年都有相關人員參加省市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在施工和安裝等方面新技術新材料也得到了一定應用,與省、市有關水利勘測設計單位有密切的合作交流,對項目的實施建設、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嚴格按照上級批復的內容和要求,科學合理的完成了各項工作。
3.4加強建設管理,做好檔案整理
1)強化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在施工企業保證、監理單位監督、第三方檢測機構抽檢的基礎上,強化了建管處的質量監督作用。在重要單元施工、隱蔽工程驗收以及鋼筋、水泥、砂子等主材進場的關鍵環節,建管處技術人員必須到場參與驗收,并不定期地到施工現場抽驗,對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處理,對較為普遍性的問題要召開現場會,分析查擺問題及原因,并認真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處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2)嚴格項目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按照規范實用、快捷高效的原則,嚴格建設程序,狠抓建設管理,積極攻堅克難,使工程質量和進度得到有效保障,工程實施過程中建管處切實做好職責范圍內水利工程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和保管工作。
3.5加強維護管理,確保工程長效運行
如何保證工程建后的正常運行和發揮長期效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1)針對重建輕管的現象,成立了清河鎮李橋、肖莊排澇協會。排澇協會對各類水利工程設施,要按照各自不同的管護標準,做到定期檢查,確保水利設施完好無損,有塌陷、破損及時修補。對自然災害造成的較大損毀,及時報告,及時搶修修復,保證正常運行。此次排澇協會的建立將為今后此類項目的管理提供寶貴的經驗。
2)移交固定資產,明確管護主體。項目工程竣工后,對項目建設形成固定資產造冊登記,及時移交項目區鄉鎮,其中向清河鎮移交7座排灌站,羅屯鎮移交3座排灌站。結合工程建成的設施,項目鄉鎮制定了相應的管護制度和管理標準,落實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職責,做到責任明確、制度規范、落實到位。成立由村主要領導負責的管護機構,建立專職管護隊伍,進行日常的檢查監督,確保制度落實、責任到位,使所轄區水利工程設施完好無損,工程效益得以長期發揮。
通過世行貸款澇洼地治理項目,已使項目區域內形成較為完善的灌排體系,基本實現“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實現了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的目標。
(責任編輯遲明春)
F426.91
B
1009-6159(2015)-12-0044-02
劉林(1983—),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