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良,劉昱恒
(1.臨沂市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000;2.臨沂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臨沂 276000)
世行貸款郯蒼洼地治理工程運行管理建議
郭慶良1,劉昱恒2
(1.臨沂市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000;2.臨沂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臨沂 276000)
通過分析世行貸款郯蒼洼地治理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對于如何全面提升河道管理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實現傳統管理向現代管理,從人員經費落實、河道確權劃界、后期投入、管理創新、輿論宣傳等多方面提出建議。
世行貸款;郯蒼洼地;運行管理
世行貸款郯蒼洼地治理工程涉及臨沂市郯城縣白馬河和蘭陵縣吳坦河2條河。郯城縣白馬河是郯城縣主要排水骨干河道,境內流域面積442km2,全長39.3km;蘭陵縣吳坦河在蘭陵縣境內全長44.8km,流域面積510.97km2。本次世行貸款郯蒼洼地治理工程批復總投資7661萬元,以河道治理為主。其中白馬河3981萬元,吳坦河3680萬元。白馬河治理范圍自上游205國道十里堡橋至下游小埝橋 (樁號4+500~22+000),治理長度17.5km。兩岸培堤23.05km,改建排水涵閘20座,改建生產橋1座。吳坦河干流治理范圍自省界至蘆柞閘(樁號0+000~12+400),開挖總長度12.40km;兩岸培堤長度0.5km;改建涵閘7座;改建生產橋4座;兩岸設坡道7條。工程自2011年開始陸續開工,2015-06完工。
根據郯城縣和蘭陵縣制定的運行管理計劃,白馬河由郯城縣安子橋閘管理所管理,吳坦河由蘭陵縣水利局河道管理所管理。由于世行貸款郯蒼洼地治理工程從開工到完工歷時4年多,建設與管理同步進行,期間重視工程建設,工程管理未能引起兩縣的足夠重視,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責任不明確,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再加上河道治理占線較長,管理工作很難具體到河道的各個工程。導致部分工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部分河堤受到農民占田影響,河道僅能維持日常運行,無法充分發揮河道的綜合效益。
2.1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做好維修養護
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員的素質起決定性作用,建議郯城、蘭陵2縣要重新核定人員編制,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保障人員和管理經費充足,加強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業務水平,明確職責,做好維修養護工作。1)搞好工程日常維修養護,做好工程的日常檢查觀測、養護修理和清理淤積等工作,杜絕臟、亂、差,保持清潔美觀;2)做好定期進行維修和水毀工程修復工作,維護工程完整,確保工程安全;3)汛期做好必要的防汛物資儲備、搶險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服從防汛指揮部的調度與指揮,確保工程度汛安全。
2.2適時開展河道確權劃界工作
世行貸款郯蒼洼地項目治理河道占線較長,河道保護范圍不好確定,工程建設期間,占遷工作難度較大,因受資金緊缺等條件限制,征地范圍僅滿足于當時的工程建設,工程完工后,由于管理不善,部分河堤又受到沿途農民占田等影響遭到破壞,無法有效地進行防汛搶險和后續的工程續建配套建設。為保持河道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按照國家頒布的水法和河道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盡快劃定河道保護范,圍保障河道不被侵占,確保河道行洪安全。
2.3依法進行管理,強化河道巡查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依據進行河道管理,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好河道管理秩序。建立河道日常巡查責任制,明確河道巡查內容,加強對涉河建設項目、水利工程管護、河道采砂、排污口設置等涉河活動的巡查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和工程隱患早發現、早處理。
2.4加大后期投入,助推河道管理
由于郯蒼洼地治理工程立項較早,當時受到資金等多方面影響,設計標準偏低,無法完全滿足當地發展需求,持續發展后勁不足。為充分發揮河道規劃的綜合功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應加大后期投入,提高工程建設標準和效益。在后期河道管理過程中,建議兩縣從生態建設、續建配套上進一步完善規劃、提高設計標準,做好項目儲備和立項,爭取充分利用各方面資金,不斷對河道進行高標準建設,推動河道持續發展。
2.5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管護意識
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水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如利用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加強宣傳教育,使河道沿岸群眾增加法律法規知識,增強河道管護意識,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實現全民參與、全民管護,共建人水和諧的好局面。
2.6嘗試創新管理機制
河道管理是一項綜合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建議兩縣可嘗試實施“河長制”,建立縣、鎮、村三級河長管理體系,強化工作責任,實現對河流管護的“無縫覆蓋”。實施“河長制”,行政首長就成為河道管護第一責任人,能引起他們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視,在工作中,他們就必須統籌考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水利工程長效運行管理的關系。行政首長可以統籌水利、交通、環保等相關部門職能,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一種工作合力推進河道的管理和保護工作,確保河道能正常運行,發揮最佳效益。
(責任編輯崔春梅)
TV882.3
B
1009-6159(2015)-12-0053-01
郭慶良(1981—),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