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升鳳,楊玉山,姜士國
(郯城縣水利水產局,山東 郯城 276100)
郯城縣白馬河洼地治理工程效益分析
于升鳳,楊玉山,姜士國
(郯城縣水利水產局,山東 郯城 276100)
通過對世行貸款郯城縣白馬河治理工程與當地政府濕地公園工程結合治理運行后的效益分析,闡述了白馬河的除澇防洪效益、環境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提出繼續加大投入對郯城縣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并結合環境整治項目,改善當地人居生活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議。
郯城縣;白馬河;效益分析;遠景效益
1.1世行貸款白馬河治理項目概況
世行貸款郯城縣白馬河洼地治理工程,主要是對郯城縣排澇骨干河道白馬河進行治理,治理范圍自上游205國道十里堡橋至下游小埝橋(樁號4+500~22+000),主要工程內容為:河道清淤、灘地整理長度17.5km,主河槽清淤寬度32m~40.5m;兩岸新建培堤長度23.05km,加固培堤長度7.75km,堤頂寬度4.0m;改建涵閘20座、改建生產橋1座,排水管涵50座,兩岸護險3km。工程于2011-12-06開工,至2015-05-20完工。1.2與白馬河濕地公園結合治理概況
在世行項目建設中,郯城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在白馬河打造濕地公園,并列入縣政府重點工程。工程位置自205國道十里堡橋至三捷莊閘(樁號4+500~32+000)。主要工程內容為堤防填筑、修建溢流堰、橡膠壩、灘地栽種水生植物、建造灘地親水平臺及景觀建筑。堤防填筑由原世行項目設計4.0m,加寬到10m(其中硬化路面為7m)。縣政府結合世行貸款白馬河項目施工進度,采用施工場地交叉流水作業實施,于2013-03開工,2014-12完工。
治理前白馬河河道淤積嚴重,排澇標準低,不滿足5年一遇排澇標準;灘地魚塘梗縱橫相間,大部分河岸無堤防,達不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灘地河岸到處樹木成林、雜草叢生、垃圾成堆成片,沿岸村莊人畜糞便、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生活垃圾直接排入白馬河,水質污染較重,白馬河流域生態環境及人居環境非常惡劣。
2.1排澇防洪效益
通過對白馬河河道主河槽清淤,兩側灘地整理,堤防填筑、排水箱涵及護險工程的實施,使項目區內淤積嚴重、排水能力不足的河道除澇標準達到5年一遇,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使沿岸23個自然村真正做到澇水排的出,洪水防得住,發生5年一遇及其以下洪水,可以減少澇災面積5.25萬畝。排水涵閘遇澇能暢通排泄,防汛配套設施齊備,提高了防汛管理控制能力,使治理區形成一個完整的防洪排澇體系,徹底改變低洼易澇區澇災嚴重、人民群眾生活困難的局面,有效的減輕低洼地區洪澇災害的損失,提高農業產量和農民收入,改善項目區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條件,為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2.2環境生態效益
1)河道的清淤治理凈化了白馬河主河道水質,提高水的自凈能力;白馬河濕地公園工程在世行項目灘地整理后,水生植物的栽植實現污染河水中有機污染、氨氮和磷的有效去除,水質凈化可大幅度地削減COD的排放量;增加了草地、浮葉植物、親水植物面積,形成河道走廊人工濕地系統,區域內河水水質和生境得到了大幅改善,為諸多生物提供適宜生長的生境。不僅可以為水禽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也可以為水禽提供棲息繁殖所必須的安全空間,對于增加河流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復雜和穩定性、調節當地氣候、維持自然平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白馬河河道治理段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環境效益顯著。
2)堤防的加固及護險工程可有效防止沿岸水土流失淤積河道,起到含蓄水源、調節水量的作用,還可以補充地下水資源,經過治理達到了地表水Ⅲ類標準的水質,可以作為灌溉用水、工業或城市生活用水的中水水源。
3)排水箱涵及管涵閘的建設,提高了運行管理的控制能力,改變了沿岸工業污水的隨意排放,對調節凈化水質,起到了關鍵作用,保證了入白馬河水質的穩定達標,長期穩定。
2.3社會效益
1)清理了河道灘地及兩岸范圍內的地面附屬物,改變了白馬河沿岸垃圾存放的現狀,使沿途兩岸環境的美化、綠化等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提高了沿岸居民的居住質量。
2)河道清淤和堤防填筑,一方面恢復白馬河除澇及防洪能力,消除洪澇災害隱患,保障兩岸的農田豐產、人民生活安定;另一方面實現了白馬河下游港上鎮與花園鄉群眾多年強烈呼吁修路的愿望,建設了濱河道路,改善了白馬河縣城到花園鄉沿岸多年不通的現狀,方便了當地群眾,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了沿岸村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白馬河堤防的防洪標準提高,增加了下游冷廟攔河閘的攔蓄水量,蓄水量達270萬m3,可增加灌溉面積2.5萬畝,對郯南稻米之鄉花園、楊集鎮耕地調蓄水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增了馬頭灌區白馬河灌溉效益。
4)隨著白馬河治理工程的運行,白馬河水質逐漸得到改善,給該段區域的景觀帶來了巨大的改善,逐漸形成了白馬河一道迷人的綠色長廊自然風景,將大大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同時,世行貸款白馬河治理工程帶動了當地政府濕地公園的建設,成果面貌煥然一新,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項目實施運行后,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休閑環境,創造出生態優良、經濟繁榮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格局,社會效益顯著。
1)郯城縣白馬河屬于沂河水系,境內屬于淮河流域,是郯城縣主要排水骨干河道。自東北向西南縱貫郯城縣,經江蘇邳縣于楊莊附近入沂河,現總流域面積為552km2,全長50.8km,其中郯城境內流域面積442km2,全長39.3km。郯城境內主要匯入支流有小白馬河、老白馬河、陳十排水溝、圍帶河、幸福河、顏莊排水溝、亭山排水溝、八里長溝等。地面自北向南坡降約1/2000~1/4000,在平面上基本保持了其自然河形,岸線有一定的蜿蜒,樹木雜草叢生,河道易淤積,堤防毀壞較多,除澇防洪標準較低,若能繼續投入扶持郯城縣白馬河骨干河道治理項目,加大對白馬河剩余部分骨干河段清淤加固治理,將大大提高郯城縣白馬河自北向南39.3km沿岸防洪除澇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并帶動全縣經濟可持續性發展。
2)郯城縣是山東省農業大縣,地處重點平原洼地,易發生大范圍洪澇災害,易造成農作物災害減產,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降低當地經濟效益。郯城縣境內共有9條骨干排澇河道,分別為白馬河、武河、浪清河、柳溝河、郯新河、老墨河、大房溝、贓圩河、新白馬河總長90.71km,支流47條,總長310.59km條。若能盡快啟動淮河流域山東省臨沂市重點平原洼地二期治理工程,郯城縣澇洼地治理項目能夠實施,將全面提高郯城縣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3)如果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能夠結合當地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在澇洼地治理的基礎上,綜合實施水生態環境治理,將提高河道除澇防洪能力的同時,提高河道除污能力,改善沿岸村莊生活安全及生活環境質量,提高思想文化素質,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生態優美,經濟發達、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遲明春)
TV882.3
B
1009-6159(2015)-12-0058-02
于升鳳(1975—),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