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曉 東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談建筑工程中的勞務分包合同管理
李 曉 東
(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對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合同中出現的糾紛及預防措施進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因勞務資質問題產生的糾紛、因轉包或分包產生的糾紛、因合同內容不規范產生的糾紛等,以提升合同的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糾紛
2014年7月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針對建筑領域勞務管理工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明確了施工企業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勞務企業的實名制管理責任、用工主體責任、用工監管責任、教育培訓責任、質量安全連帶責任等,建筑行業各環節所涉及的法律風險問題也日益增多。這就要求勞務作業發包人必須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規范項目管理行為,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多年來,施工總承包企業在勞務作業領域習慣將工程分包給一些熟悉的“包工頭”,由“包工頭”招募農民工實施工程勞務分包。由于缺乏對勞務作業人員的監管,在勞務費結算、安全事故處理、工程質量、工資分配等方面出現許多勞務糾紛,甚至出現“包工頭”卷走工資款的現象。再有勞務作業人員多為農民工,臨時性、季節性、流動性大,技能素質參差不齊,一些農民工沒有經過安全培訓和技能培訓就上崗,給施工項目帶來安全質量隱患。“包工頭”隨意用工,違法轉嫁經營風險,既損害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也為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風險。
根據《建筑法》和《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禁止施工企業向無資質或不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分包工程。也就是說,不能與“包工頭”或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勞務企業簽訂勞務分包合同。
新的《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規定,建筑業企業資質施工勞務序列不再分類別和等級,可承擔各類施工勞務作業分包業務。只對勞務企業的凈資產、企業主要管理和技術工人、經營場所有限制。這就要求勞務作業發包人必須對勞務作業承包人的誠信經營、施工業績、施工組織、協作配合、班組管控、人員素質等方面多方考察、優勝劣汰,采取勞務競標的方式進行擇優選聘。在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時,一定要嚴格審查勞務分包企業的營業執照、資質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法人委托書等證件的真實性、有效性,并按要求對勞務作業承包人的進場人員及用工情況進行審核,確保在場所有勞務人員均參加了工傷保險,并與勞務作業承包人簽訂了勞動合同,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勞務分包糾紛。
對于以勞務分包合同的名義簽訂的實質上的工程分包合同,或含有主要建筑材料款、周轉材料款和大中型施工機械設備費用的勞務分包合同,這種合同將被認定為無效合同。
針對目前勞務市場存在較多的以勞務分包之名進行專業分包甚至轉包的違法行為,新版勞務分包合同明確約定,勞務作業發包人不得要求勞務作業承包人提供或采購大型機械、主要材料,勞務作業發包人不得要求勞務作業承包人提供或租賃周轉性材料,為此,在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時,一定要明確勞務承包人承包的勞務分包范圍和內容,勞務承包方只能提供勞動力,由勞務發包人提供機具設備、原材料,接受勞務發包人的技術和管理,以此強化勞務作業承包人僅提供勞務作業的合同實質,以促進勞務市場的有序發展。
在勞務分包合同簽訂時,有的勞務分包合同內容缺乏完整性;一些重要條款責任劃分不明確、不清晰;不注重風險條款的約定;對施工過程勞務結算方法無約定,使勞務結算與勞務費支付風險加大;甚至有的勞務分包雙方過分地依賴于相互間的誠信度只有口頭協議,忽視了書面合同的作用及法律效力。這樣就給施工過程中產生勞務糾紛留下隱患。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使勞務分包合同的簽訂更加合理、合法、規范,避免了缺款漏項,不能真實確切的表達當事人意圖,防止出現違法和顯失公平的合同條款;同時也便于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監督,有利于政府相關部門及時解決合同糾紛,保護勞務分包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因此,需要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示范文本》的條款訂立勞務分包合同,合同條款涉及的分包范圍、內容、質量、安全、價格、結算、支付、責任約定以及違約處置等條款必須清晰、準確,從而規避合同風險。
在施工過程中,因勞務分包雙方責任劃分不明確而產生的勞務糾紛比比皆是。新版勞務分包合同在條文設置上強調了勞務作業發包人和勞務作業承包人對勞務作業人員的全面管理義務,完善了以勞務分包之名進行專業分包甚至轉包的防范措施。
新版勞務分包合同強調了勞務作業發包人的現場管理義務,由勞務作業發包人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勞務作業承包人根據勞務作業發包人的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勞動力供應計劃報勞務作業發包人審批,勞務作業發包人全面負責現場的安全生產、質量管理以及工期計劃等,勞務作業發包人有權隨時檢查勞務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同時明確勞務作業承包人不得對工程提出變更,通過合同引導勞務作業發包人加強現場管理。
新版勞務分包合同明確勞務作業承包人項目負責人制度,明確要求勞務作業承包人與項目負責人系勞動合同關系,并為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一方面保障項目負責人作為勞動者的權利,更重要的是明確項目負責人制度,保障勞務分包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的質量與安全。
這就要求勞務分包合同雙方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勞務作業承包人接受勞務作業發包人的技術指導和管理,共同合作,確保建筑工程按期保質完成。
新版勞務分包合同中強調了勞務作業承包人對勞務作業人員的管理義務,合同約定勞務作業承包人應當向勞務作業發包人提交勞務作業人員花名冊、與勞務作業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出勤情況、工資發放記錄以及工傷保險參保情況等;同時要求勞務作業承包人承諾,按照法律規定及合同約定組織完成勞務分包工作,確保勞務作業質量和安全,不進行轉包及再分包,并按時足額的向勞務作業人員發放工資。
通過合同引導當事人合法履約,并有效緩解目前廣泛存在的拖欠勞務人員工資以及不依法為勞務人員繳納社會保險引發的社會穩定問題。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家下大力度解決欠付農民工工資問題,保障勞務作業承包人將所得的勞務費專款專用。
勞務費結算是支付的前提,也是支付的依據。結算與支付的風險根源在于結算。
1)在勞務分包合同簽訂和履約過程中,只注重綜合單價,不注重過程結算(月度結算與節點結算)。合同履約過程中會出現諸多矛盾和問題,過程結算不僅可以規避結算與支付帶來的風險,還能為發包人決策提供依據。很多項目發生的勞務費支付糾紛,根源在于過程結算不清。
2)勞務分包合同對過程結算條款約定不全面、不嚴謹,或可操作性不強,造成每月的勞務結算與實際完成工作量不符。例如有的項目約定主體結構月度結算按完成部位的建筑面積計算勞務費,但地基與基礎工程則無法按面積計量,在沒有科學計價方法前提下,月度勞務結算僅靠預估預提這種粗放管理,既存在風險,也不利于項目成本核算。
勞務費結算要堅持月結月清制度,以免事后結算給項目成本不實帶來隱患。勞務費要按勞務分包合同約定的比例并通過勞務分包企業進行支付,項目部與勞務分包方共同監督勞務人員工資發放,確保勞務作業人員的穩定。堅決杜絕施工總包單位將勞務費直接支付給“包工頭”現象的發生,從而降低經營風險。
綜上所述,只有簽訂符合法律要求的書面合同,加強勞務分包合同的履約管理,才能有效的預防勞務糾紛的發生,促進建筑業勞務工作健康有序的發展。
[1] 何滿洪.建筑行業勞務分包管理現狀與應對方法[J].中華建設,2013(7):59-60.
[2] 李永安,李 鵬,柯 睿.簡論建筑市場勞務分包的合同管理[J].武漢建設,2012(1):89-91.
On labor subcontracting contract management in architectural projects
Li Xiaodong
(ShanxiThir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Company,Changzhi046000,China)
Combining with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disputes and precautious measures in the labor subcontracting contract of architectural projects, and mainly includes the disputes caused by labor expenses, by subcontracting or by illegal contents in the contracts, so as to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contracts.
architectural project, labor subcontract, contract, disputes
2014-12-15
李曉東(1975- ),男,工程師
1009-6825(2015)06-0238-02
TU72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