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耕 劉任峰 魯春梅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
馬利耕 劉任峰 魯春梅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結合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實踐經驗,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目標、思路、原則、方法進行了重點探討,并闡述了該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方法,以達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職業能力,課程體系構建,核心課程,能力培養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具備工程識圖、工程測量、建筑結構、施工技術等基本知識和工程組織管理、工程造價等基本技能,具備工程測量、施工、管理、造價等職業能力,面向建筑施工、房地產開發、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咨詢等企業生產一線技術與管理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要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體系是至關重要的。
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傳授職業知識為中心的知識本位課程體系,一種是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中心的能力本位課程體系。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基本采用知識本位課程體系,其優點是能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保證課程具有統一標準,有效實現教育目標,其缺點是實踐課偏少,課程沒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應用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國外的職業教育多采用能力本位課程體系,其優點是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便于開展個性化、富有彈性的教學,能使學生獲得較強的職業能力,其缺點是理論課偏少,不利于學生掌握系統的理論基礎知識。事實上知識與能力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因此構建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符合國家與行業要求的課程體系是有效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進行課程體系構建時重點考慮了兩個問題,一是課程體系目標,二是為達到課程體系目標應選擇的課程內容。
1)課程體系構建目標。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是以學生技術能力形成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主線的,立足職業崗位,以培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為課程體系構建目標,將“雙證書”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構建包括基本素質教育體系、職業素質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體系的能力遞進課程體系。
2)課程體系構建原則。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原則。在課程體系構建時以適應與滿足社會需要和人的發展為前提,既考慮職業需要與終身學習需要,也兼顧適應職業變化需要。課程設置突出體現實踐能力培養和核心職業能力培養。課程內容選取堅持基礎性與實踐性、先進性、專業性、實用性相結合。
3)課程體系構建思路。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在構建時首先是深入建筑企業進行崗位工作調研,通過與行業企業專家座談交流,了解施工員、技術員、監理員等崗位的職業活動內容,即工作任務,了解完成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然后按照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規律對典型職業活動進行序列化,根據崗位對學生知識、素質、能力的要求以及職業資格證考試內容確定課程,最后遵循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一般規律,構建能力遞進式課程體系。
4)課程體系構建方法。通過到建筑工程施工、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及工程咨詢等企業進行人才需求調研,了解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就業崗位的實際工作任務,了解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職業素質。參照建筑行業職業道德標準,與企業共建了學生基本素質教育體系,見圖1。通過對建筑施工崗位能力分析,參照建筑行業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與企業共建了學生職業素質教育體系,見圖2。考慮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問題,建立了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由課內實訓、集中實訓及崗位實訓3個層次組成的實訓教學體系,見圖3。
該課程體系構建做到了課程體系和工作崗位相對接,學習內容與職業能力相對應。基本素質教育體系由思想道德與素質教育和個性化素質教育兩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根據每項基本素質培養所需要的知識點確定課程,體現了基本素質培養與課程的一致性。
職業素質教育體系由基本能力培養、專項能力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和拓展能力培養四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根據每項能力培養所需要的知識點確定課程,體現了職業素質培養與課程的一致性。實踐課程體系將企業崗位技術要求引入課程實訓,體現了校內實訓與企業工作的一致性,同時較大幅度地增加了集中實訓的學時,生產實習增為14周,畢業設計及頂崗實習增為18周,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很快適應崗位需求。



1)核心課程選定。選定核心課程是課程體系構建的一個重要工作,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進行課程體系構建時,根據崗位調研確定了崗位核心職業能力,進而確定了《土建工程力學應用》《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建筑施工測量》《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組織》《建筑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檔案》8門專業核心課程。
2)核心課程內容選取。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8門核心課程內容按照“怎么工作,就怎么學習”和“工作需要什么,就學習什么”的原則進行選取。根據建筑行業企業的發展需要以及完成職業崗位群實際工作任務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架構課程內容體系,以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創設學習情境。由工作需要來確定學習內容體現了課程內容與生產實際的一致性。
3)核心課程教學模式。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8門核心課程均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選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通過實際項目帶動學生學習,通過完成真實的工作任務,增長知識、提高技能,通過在學校和企業工學交替學習和實踐工作,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
4)核心課程教學方法及手段。根據各學習情境的內容,靈活選用六步教學法,通過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教師將工作任務布置給學生,學生根據任務單以小組合作方式,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等環節完成一個工作任務。根據各學習情境的內容,靈活選擇多媒體教學手段、施工現場教學手段、實驗教學手段、以賽促學手段等。
5)核心課程考核評價。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8門核心課程均實行過程考核與綜合考核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式。過程考核占總成績的70%,綜合考核占總成績的30%。過程考核根據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在每個任務結束時進行。綜合考核根據學生考試答題情況,在學期末進行。
6)核心課程資源建設。
a.課程資源建設內容。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8門核心課程資源包括教學課件、電子教案、教學錄像、特色教材、虛擬資源、實訓項目任務書、實訓項目指導書、實訓項目考核題庫、習題庫、文獻資料庫等,這些資源將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并上傳至網上,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師生的交流互動和教學資源共享。
b.特色教材編寫。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結合企業的施工案例、“四新”(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成果及行業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以職業工作過程特征為邏輯起點,融入“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和實踐”五大要素。在教材開發時將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以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作為教材導向和教材主線。
c.虛擬資源建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與杭州萬霆科技公司合作開發虛擬資源,如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施工及建筑識圖與房屋建筑構造仿真實訓系統,包括主體結構建造、鋼筋混凝土與受彎構件破壞實驗、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破壞實驗、混凝土結構地震受力模擬、建筑識圖與房屋建筑構造等17個實訓分項。
d.實訓項目建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已申請立項的實訓項目有6個,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課程實訓考核試題庫、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位證書實訓考核試題庫、畢業設計實訓項目指導書、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課程實訓項目指導書、建筑工程造價實訓教材、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課程實訓項目指導書。
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能力遞進課程體系已在2013級試點班中實施,通過對試點班級和平行班級進行跟蹤記錄、對比分析發現,實施能力遞進課程體系的試點班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團結協作意識增強了,學生實踐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主觀能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好的培養,總體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Research on course construction for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major and its practice★
Ma Ligeng Liu Renfeng Lu Chunmei
(HarbinVocationalCollege,Harbin150081,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course system for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ique major of Harbin Vocational College, the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aims, idea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 course system of the major, and illustrat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the major core courses,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im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apacity, course system establishment, core course, capacity cultivation
2014-12-18 ★:本論文為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結題論文(項目編號:JG2013020033)
馬利耕(1965- ),女,教授; 劉任峰(1981- ),男,講師; 魯春梅(1963- ),女,教授
1009-6825(2015)06-0236-02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