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琴, 鄭大威, 林太鳳, 張淑芬, 閆 紅
(北京工業大學 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北京100124)
北京工業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2010 年首次招生的本科專業,幾年來,為了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專業負責人帶領專業教學團隊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建設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構建了具有北京工業大學特色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驗證、補充理論,更是理論與實踐聯系的紐帶,是應用型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也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核心載體[1],同時也是全面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2-3]。食品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專業,它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非常高[4]。食品專業實踐教學是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容替代的環節,是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實踐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最主要的途徑和手段。實踐教學課程群的建設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提出的,是將培養方案中的具有邏輯聯系的多門實驗課程重新進行整合而構建的課程體系[5],有利于各門課程之間相互滲透,完善課程體系,發揮群體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北京工業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教學課題組以專業培養目標為中心,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平臺,將相互關聯的實驗課程進行整合優化,開展靈活的實踐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在科學知識、綜合素質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
目前,課程群構建是世界范圍內課程建設的發展趨勢,也是各國在課程領域研究的新方向,各高校在課程改革方面已經意識到實踐教學課程群建設的重要性。河北大學的宗曉萍等[6]改革傳統的課程實驗教學方式方法,探討了基于課程群的集群式實驗教學新模式;中國海洋大學的劉尊英等[7]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手段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對相關的實踐課程進行整合和優化,形成了食品保藏與加工課程群;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的王強[8]對新形勢下“復合型”食品人才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進行了探究,以主要就業崗位所必須的關鍵技能為前提,針對食品專業的課程體系,依據課程內容設置成課堂實驗、開放實驗和集中綜合實習三個教學模塊,不僅要科學設置專業實驗項目內容,與專業的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形成了實踐教學的組織架構。蚌埠學院武杰[9]根據食品專業的特點,通過食品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融合創業教育,研究了創業型食品專業人才的培養新模式。江蘇大學張曉云[10]以提高就業能力為導向,注重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等各環節的相互聯系,科學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食品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廣東工業大學的丁利君等[11]針對食品專業的課程實驗、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教學環節中的問題,積極開展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實踐,探索新形勢下專業實踐的新途徑、新方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教學效果良好。盡管很多高校已經非常重視實踐課程的教學,針對不同的專業已經進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是不同的學校在培養人才方面各有側重,具有不同的特色,根據專業特色來設定相關的實踐教學課程,進行實踐教學課程群建設仍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實踐教學對其將來從事相關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工作技能能夠提供更直接的幫助,其過程強調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尤其強調食品行業對畢業生的能力需求的培養,因此,實踐課程內容的設置及優化整合至關重要。在調研其他高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北京工業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辦學定位及培養目標,設立了一些主要的實踐課程,主要包括:“認識實習”、“專業實習”、“醫用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食品理化分析實驗”、“微生物學實驗”、“食品檢驗實驗”、“食品分析綜合實驗”、“生物化學實驗”、“本科生畢業設計”等。在強化基本操作訓練的基礎上,注重將實驗教學與專業教師的科研結合起來,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踐教學內容[12]。學校目前針對本科生階段的星火基金等項目,就是本科生進行科研項目研究的實踐,學生不但在經費上有相應的支持,還可以獲得創新學分,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實踐。
每門實踐課程有側重的知識點,以及突出重要的訓練技能,從事相關課程的教師也會根據課程的要求進行知識點的講授和技能訓練的要求重點進行設計和教學;但是不同的實踐課程之間也有一定的聯系,為了避免教授重復的內容,將有相關性課程的教師集中在一起討論,將這些課程相類似的部分整合在一起再傳授給學生;此外,在安排課程時還可以發現有些內容已經不適應社會的需要,可以適當減少課時量或者以其他的課程來替代,使學生能夠順利、自然地完成從單純的知識儲備到科研實踐的過渡。另外,學生可根據所學專業知識,設計一些科技創新層項目[13],針對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如現實生活中老百姓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探究,同學們之間可以相互組合成課題組,開發一些實驗課題,向學院提出申請,學院安排相關的老師作為輔導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行查閱文獻資料、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研究,將實驗結果整理成相應的實驗報告,也可以發表成科研論文,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定位,既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同時又保持一定的挑戰性。
北京市飲料及食品添加劑質量監督檢驗站是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授權,設立于北京工業大學的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同時,該機構還兼任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所有的業務工作。無論是儀器設備還是人員配備上在食品及相關產品的檢驗檢測領域都很有優勢,以北京市飲料及食品添加劑質量監督檢驗站及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分析測試中心為依托,根據理論教學內容和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在實驗項目中設定需完成的規定內容及研究創新性內容,需完成的規定內容為必做實驗,研究創新性內容為選做實驗。研究型開放式實驗的實驗內容應具有研究性,即不進行實驗無法預知實驗結果,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14]。學生完成必做內容后,可以選做檢驗站的授權檢驗項目或者進行食品市場上新出現的問題實驗研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方法步驟、完成預期設定的研究任務。
如果要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對創新人才培養的作用,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就必須轉變觀念,樹立創新意識,切實提高自身的實務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以確保實踐教學的深入開展[15]。目前,從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實踐教學人員大多為國家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審查專家,能夠掌握國家對食品安全的相關要求,熟知食品相關企業及食品檢驗機構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技能的要求,參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快速檢測等多項食品安全檢驗研究,有非常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能夠結合北京市食品質量的現狀和要求,以及相關的單位和企業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畢業生需求,給予學生比較深入的和具有前瞻性的專業指導和培養。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它是指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通過政府認定的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或職業資格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和鑒定,對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取得了某一職業資格就表明該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是關系到人體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近年來,隨著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繁發生和國際形勢的風云變換,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在國際貿易和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世界范圍的關注,食品質量和安全專門人才的需求和培養也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食品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食品問題的突現使得食品安全專業人才在食品的生產和流通及監管領域每一個環節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把食品職業資格鑒定的實驗課程納入食品檢驗分析實驗教學計劃中,根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制定相應的考核模塊和鑒定標準,使學生既學到技能,又獲取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為學生畢業后能在食品相關行業或部門順利找到工作奠定基礎。
對于剛入校門的大一本科生來說,對專業沒有了解,專業知識還不具備,對未來要學習的方向還不明確,此時,我們給他們安排“認識實習”課程,到一些食品相關的企業或者檢測部門進行粗略的專業實踐,再加以食品領域知名專家的講解,以期激發他們的專業興趣,對未來的專業方向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后,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開設“醫用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對本科生進行分析檢驗方面的基礎技能培養。熟練操作后,我們將安排食品檢驗方面的實驗教學課程,如“食品理化分析實驗”、“微生物學實驗”、“食品檢驗實驗”、“生物化學實驗”,檢驗實際食品樣品的相關質量安全指標,北京市飲料及食品添加劑質量監督檢驗站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外的實驗基地。到大學四年級時,將結合北京市對食品安全的實際要求,開設“食品分析綜合實驗”課程,把整個本科學習階段所學的實驗課程進行綜合訓練,學生畢業前夕,我們將安排“專業實習”課程,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到食品企業或者質檢機構進行全天性的實地訓練和操作,學生能真實地感受即將到來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氣氛。實驗教學課程群實踐完成后,本課題組計劃對畢業生進行跟蹤,對課程群建設的效果進行評估考核。考核過程中,既考慮各個課程的特色,又兼顧課程群之間的統籌,發揮課程群的特點與優勢。
課程群建設是當前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來說,通過課程群建設,能夠最大限度地加強課程之間的聯系,實現各門課程知識系統化。實踐教學課程群的建設還可以充分調動和發揮實踐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平臺,研究和探索出一個適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營造一個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教育環境,從而更好地實現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培養目標。
[1] 胡選萍,張志健.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食品工程,2012(4):7-10.
[2] 陳文偉,黃光榮,王 革,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5(4):22-23.
[3] 袁長梅,馬麗艷.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10):149-150.
[4] 王 飛,羅海瀾. 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食品專業實踐課程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4):131-132.
[5] 龍春陽.課程群建設: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J].現代教育科學,2010,(3):139.
[6] 宗曉萍,姜 萍.基于課程群的集群式實驗教學模式探討[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2010,6:244-247.
[7] 劉尊英,趙元暉,高 昕,等.課程群建設與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38B):69-70.
[8] 王 強.探究新形勢下“復合型”食品人才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25(6):120-121.
[9] 武 杰.食品專業實踐教學中融合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與探索[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0,215(7):71-74.
[10] 張曉云,顧香玉. 以就業能力為導向改革食品專業實踐教學[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0,196(1):91-94.
[11] 丁利君,吳克剛,于泓鵬,等.食品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探索[J].廣東化工,2011,38(6):254-255.
[12] 孫建之. 材料化學實驗課程群的建設與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06(12):130-131.
[13] 楊 征,魏迎梅,蔣 杰,等. 面向應用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36(1):16-18.
[14] 楊艷秋,李偉凱.地方高校實習基地建設機制與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219(7):157-160.
[15] 王麗華,丁 亮.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構建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7):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