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曉娜
(甘肅政法學院體育教學部 甘肅 蘭州 730030)
淺談瑜伽的文化價值
寇曉娜
(甘肅政法學院體育教學部 甘肅 蘭州 730030)
瑜伽是東方古老的健身術之一,它集哲學、科學和藝術于一體,它所追求的是身體和精神的完美和平衡的發展,最終達到身心一統、回歸自然、回歸本性的目的。瑜伽以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融入世界文化的滾滾洪流,風靡全球,如今已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瑜伽 文化 價值
瑜伽源自古印度的一種身心修持術,是一門生命科學與生活哲學。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年以前的印度河文明時期,從文化價值上看,它是古代印度的代表和象征。瑜伽在剛出現時,只有少數人在瑜伽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持,地點多選擇在寺院、鄉間小舍、洞穴和密林的中心地帶,后來被普通民眾所接受,并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出一套科學的修持術。大約在公元4世紀前后,瑜伽隨著佛教的傳播而傳入我國,19世紀又陸續傳入世界各地。直到今天瑜伽已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從現代體育觀點看,它是一種身心結合的鍛煉方法,對現代體育背景下瑜伽文化價值的解讀,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與開展這項運動。
瑜伽一詞的原意是“連接”、“結合”,英文中的“Yoke”與瑜伽(yoga)詞源相同,含義是“軛”,指用農具軛將兩頭牛連在一起耕地,有駕馭牛馬之意,這也可以形象地比擬瑜伽的含義[1]。從狹義上講,瑜伽是精神和肉體結合的運動。從廣義上講,瑜伽是哲學,它通過人的身體、意識、靈性的鍛煉來認識真正的自己,使感官從物質客觀宇宙轉移到靈性的內在專注,從而獲得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的結合,喚醒內在的能量,達到自性與生命的至善境界。
瑜伽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它是印度先賢在最深沉的觀想和靜定狀態下,用直覺體悟生命的認知。《吠陀文獻》中這樣描述瑜伽:當感官靜止,精神休息,心智不再搖擺不定,這就達到了最高境界。這種對感官和精神的穩定控制被稱為瑜伽。《奧義書》認為,“梵”是世界的本源,并能產生的包羅萬象的世界萬物。因此,“梵”潛在有無限的能量,包容著一切,它既蘊含著萬物的特性,又無形無影,沒有一絲質的特征,而人這個小宇宙與“梵”所產生的大宇宙是相通的,在本質上是相同的。《迦陀迦奧義》里這樣描述瑜伽:“五知根與意,活動俱靜止,菩提覺不動,此稱最妙境,念此即瑜伽,安穩持諸根,是時離放逸,瑜伽來又去”。這也就是說,當進入瑜伽境界時,眼耳鼻舌身意都停止活動,趨于靜止狀態,這與后來《瑜伽經》中對瑜伽的表述是一致的:對意識與心念的控制。瑜伽之所以得到古印度人的信任,是因為它可以通過實踐反復驗證,且基礎建筑在古印度哲學之上。目的是使身體和精神之間達到完美和平衡的發展,是與梵天(Brahmand,即宇宙)和諧共處的一種方法。
瑜伽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鍛煉方法,它不同于健身操、舞蹈等有氧運動,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身心修煉方法。練習時動作舒緩,結合深長的呼吸方法,是循序漸進,動靜結合的運動。與注重修持靈魂層面的傳統瑜伽不同的是,今天的瑜伽著眼于身體練習層面,也更注重實用,以達到健身養生、美容減肥等目的。
(一)瑜伽的健身價值
隨著瑜伽體系與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瑜伽已被廣泛運用在運動健身、心理治療、美容健身等諸多領域[2],并已成為健康時尚的代名詞。
1.瑜伽對生理機能的影響
呼吸被認為是“瑜伽的靈魂”,是溝通肉體和精神的橋梁,對于瑜伽的習練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瑜伽呼吸分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完全式呼吸。一般來說,我們呼吸時胸腔和橫膈膜都在運動,且胸腔和腹腔內的壓力都是隨著呼吸而增減的。但是瑜伽的呼吸方法可以增加胸腔和腹腔的壓力,增加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有效地按摩內臟,促使內臟各腺體正常分泌激素,增強了腹部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瑜伽的呼吸方法改善了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呼吸方式,可以使肺的上、中、下三部分都參與呼吸,使腹部、胸部乃至全身起伏張縮。這種呼吸有助于調節循環和呼吸系統紊亂,增強身體抵抗力、起到凈化血液,使身心充滿平靜與安詳的功效。經研究發現,瑜伽練習后,人的心肺功能、肺活量等都有顯著性改變,心率有所下降[2]。
2.瑜伽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瑜伽通過體位法、呼吸法、冥想法的練習,刺激腺體,按摩內臟,放松神經,伸展肌肉,鎮靜心靈,同時起到改善形體,減肥瘦身的效果,是一種循序漸進,動靜結合的運動。我們發現,許多瑜伽習練者通過瑜伽的練習,身體的柔韌性明顯增強,身形也變得越來越勻稱、健美。實踐證明[3],有針對性地進行瑜伽練習5個月后體脂百分比有顯著的下降,腰圍和大腿圍都有顯著的下降;縱叉和坐位體前屈明顯增強。所以說,瑜伽習練不同于其他動感健身運動。
3.瑜伽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心理健康的缺失是現代社會發展中顯現出的現實問題。WHO在1990年將健康定義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皆健全。因此,心理健康是現代社會發展對人的客觀要求,也是基于現代社會人們的需要。瑜伽正是通過對身體健康價值的論證,繼而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的發展。瑜伽以實踐性活動為主,通過體式、呼吸和冥想的結合,到身心雙修的目的,從而使瑜伽習練者在獲得身體健康的同時,釋放壓力,安定心神,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實踐證明,長期進行瑜伽習練可改善人的心理素質,降低疲勞、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個體心理的健康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瑜伽的教育價值
近年來,瑜伽以其獨特的魅力不僅在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道德修養等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其教育價值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專注力和意志力
專注力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4]。瑜伽是在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動作舒展大方、剛勁有力,不僅可以塑造良好的身形、減肥美體,還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習練者的專注力。在瑜伽習練時,首先要求習練者內心平靜,進入相對靜定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配合呼吸法,進行體式練習,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練習的部位,用心去感受、放松。這種反復的身體習練過程,都是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進行的。對于從未接觸過瑜伽的習練者而言,初學者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身體僵硬、柔韌度不夠、動作不協調等。但是瑜伽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著瑜伽習練者慢慢克服困難,循序漸進,磨練其意志力。
2.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瑜伽修煉追求精神和肉體上的純凈(即心靈和精神的純凈、人體九大系統的健康協調),從而產生了瑜伽飲食、瑜伽思想等,可以說瑜伽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它的飲食觀和思想觀都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人們所需要借鑒和學習的。數千年前,古印度的圣哲通過對宇宙萬物的認識,體悟到整個宇宙表現為一種律動。其中食物也有其精微的律動,每種類型的食物所賦予的能量也是不盡相同的。他們將食物分成了三類,即悅性食物、惰性食物和變性食物,攝取不同類型的食物對人的身心也有著不同的影響,他們倡導人們應食用悅性食物。他們認為,悅性食物(包括谷類、水果、大部分蔬菜、豆類、堅果等)擁有宇宙間最高的能量,其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健康、祥和、平靜、放松、愉悅的狀態。人們更多的食用悅性食物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內心平和、愉悅,維持在心靈的高層次境界中,這與現代營養學所倡導的合理膳食的觀念不謀而合。瑜伽能有效的改善睡眠質量。瑜伽習練對體式、呼吸和專注力的練習可以讓習練者的內心和神經系統盡快的平靜下來,另外還有一些體式和放松功可以增加腦部睡眠中心的血液供應量,改善睡眠質量。再者,通過瑜伽的練習可以起到撐筋拔骨,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功效。同時讓人們釋放壓力、安定心神,排解抑郁等不良情緒,有益于增強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瑜伽經》中對瑜伽的表述是:對意識與心念的控制,其實這一點與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大學》中所提到的“格物致知”是一致的。瑜伽修煉的目的在于通過呼吸、體式、冥想的練習最終讓習練者能夠時刻內視自己,了解自己,關注自己的內心,放下雜念,去除欲望,用真心去愛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對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三)瑜伽的美學價值
瑜伽蘊含的美學價值不容小覷。無論是表演或是習練,個體或是集體,靜態或是動態,瑜伽都充分顯示出其美學價值。一方面習練瑜伽可以形成正確的姿態和優美的體態。瑜伽習練要求每個體式與每個呼吸準確到位,身體各部分(包括關節、肌肉、骨骼等)協調配合,可以有效矯正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體態,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與姿態的美感,有益于塑造優美的體形。另一方面瑜伽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認知,陶冶審美情操。瑜伽之所以風靡全球,不僅是它可以身心雙修,更重要的是其自身具備了獨特的審美價值與藝術修養。在觀賞瑜伽表演時,表演者勻稱、優美的體形和展現出的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流暢的編排、返璞歸真的意境等無一不給大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瑜伽既是一項外在的視覺優美的表演藝術,能全面展示形式美、體育美、藝術美,也是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項目,帶給觀賞者隨性和返璞歸真的意蘊。
瑜伽文化的悠久歷史收納了瑜伽精神和文化精髓,在其發展的歷程中結合了多種文明和宗教、哲學,最終形成被現代人歡迎的健身項目[5]。它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理念,其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價值更是對瑜伽最好的解讀。
[1]霍華德·J.瑞斯尼克.圖解瑜伽經[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2.
[2]黃敏.瑜伽產業發展研究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0(9):79-81.
[3]陳小英.論瑜伽的健身價值及其市場化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0(2).
[4]高程麗.高校瑜伽的育人價值初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4,13(5):106-107.
[5]李小妮.瑜伽健身的價值及功能探析[J].科技信息,2011 (27).
G806
A
1007-9106(2015)11-0135-03
寇曉娜(1987—),女,碩士,甘肅政法學院體育教學部,研究方向為體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