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院利
(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朱院利
(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主陣地,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而且可以在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本文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狀,就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從教學方法角度提出對策與建議,實現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論課 教學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8.19講話的核心是要加強思想宣傳工作,清楚地說明了經濟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的關系,在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的建設中,必須抓緊意識形態教育工作,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思想保障。因此,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而高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主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來實現。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就必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達到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的要求,實現高校意識形態教育的目的。
(一)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
1.課堂教學與實際之間的脫節,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主陣地,通過課堂教學與實際的結合要堅定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但是在現實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使得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出現了嚴重的脫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要求在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實現社會價值,即個人對社會以及他人的需求的滿足,也就是一種奉獻精神的培養。現實中市場經濟爾虞我詐,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惜犧牲他人利益;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嬌子畢業之后難覓工作崗位,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漸行漸遠,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也日漸淡薄。
2.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學習的功利性日漸濃厚,導致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不重視
寒窗苦讀的唯一目標就是能夠找一份稱心的工作,實現自我價值。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于加強對學生思想認識的教育,特別是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以此為基礎,使得學生形成一套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這種教育是需要和學生的自身認識的成長相適應,只有如此,才能彰顯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但是由于實際經濟發展中價值評判的偏差,不以思想認識論成長,恰恰以金錢作為價值評判的標準,導致學習的功利性日漸濃厚,也使得學生出現了對專業課的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不重視,甚至是反感。
3.現實和課堂教學的多次矛盾與沖撞中,現實以其殘酷性,不斷扭曲學生的價值觀,使得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不重視
課堂教學內容和現實不斷沖撞,對于處于未來迷茫期的大學生而言,往往很容易隨著社會現實而逐流,逐漸改變了其最初的夢想和期望,使得其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偏離。站在學生的角度,未來太過遙遠,首先要解決的工作和生存的問題。從學生的認識出發,還無法認識到思想認識境界對于未來的潛移默化地影響,對未來人生發展軌跡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中強調逆境是促進自身不斷成長動力,但是逆境太過殘酷,對于象牙塔里未經磨練的學生而言,在不斷地與“失范”的社會接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中樹立的價值觀、人生觀不斷被沖擊,也逐漸地改變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看法,對課堂教學越來越不重視。
4.學生對于歷史與現實的關注度不高,導致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重視
學生對于歷史和現實的關注,與教學多要求的關注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在教學中發現,學生更喜歡故事性、傳記類、心靈雞湯類、娛樂性質的讀物,對于歷史、理論發展、現實經濟發展的關注度不高,由于沒有基礎,所以理解《原理》的抽象理論就比較大。辯證思維方法強調歷史和邏輯的統一,《原理》作為邏輯的存在,如果學生沒有對歷史和現實的把握,理解邏輯難度就比較大,必然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差的現實存在。
(二)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過重,教學的實效性較差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普遍過重,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減少,實效性差。
05方案之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形成了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內容增多,但是學時卻沒有明顯的增加,目前計劃學時為48個學時。在僅有的48學時中講授所有的內容都是有難度,很難做到與學生之間充分的互動。現實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比較重,需要重點講授的內容在開學前都進行溝通,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會盡可能地加大講授和聯系實際的力度,但是其他部分也只能說明性的講解一下,對于歷史背景和現實關注度不高的學生而言,理解較為困難。
2.課堂教學鑒于學生人數過多,難以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任務重,另一方面是課堂教學中學生人數龐大,幾乎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每堂課教學人數170-220,面對眾多的學生人數,課堂管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難度,課堂教學的組織難度也比較大,所以只能借助于教學輔助設施,加大課堂信息量,更多地讓學生結合理論去了解社會現實和歷史,提高學生了解知識的興趣。
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上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資金、安全、場地、配套政策等等的不健全,特別是在資金和學生安全不能保障的情況下,導致實踐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走入社會、了解歷史和現實的目的。因此,諸多的實踐教學職能局限在校園里,對校園文化、重大戰略指導思想的認識進行問卷調查和分析,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實踐教學也就流于形式。
3.教師自身的學習和認識不足,也是導致教學實效性差的因素
教師的素質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影響因素。從現實分析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由于教學任務重,出現疲于課堂上課,外出學習和自身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加之思想政治理論的特點時效性很強,其理論的最大特點就是與時俱進,這樣就與教師現實情況產生的沖突和矛盾。教師很難有足夠的時間系統的學習,導致課堂講授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就會進一步下降。這是導致教學時效性差的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從教師角度看,不乏有的教師將精力更多放在自身的學習和提高上,課堂講授出現理論闡述不深入,或者過于迎合學生,導致教學的理論性降低,也很難實現教學的實效性。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系統教育和配合不足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必須在學校可控的范圍內,要求上下一致的正確對待思想政治理論課。但是從現實看,在具體的操作的過程中,校園中存在很多專業課教師甚至管理層面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不滿情緒,而且不滿明顯有失偏頗。例如,05方案之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講授學時整體來講是下降的,但是依然有人存在抱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課時多。更有甚至,認為像思想政治理論課這樣的課程,誰都知道,誰都能講,沒有開設的必要。試想一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更進一步加劇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課堂教學的難度,學生在諸多的影響之下明顯出現對課程的抵觸情緒,如何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的。但是站在馬克思主義角度,也不能說這就是壞事,因為這會促使每一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來更好的證明自己的價值。
(一)加強對學生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教學,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積極性
“授人以漁”,應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的重要目的。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實際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教育,學生通過掌握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可以正確規劃和認識自己的未來,也可以正確地判斷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減少和避免了一味地抱怨或者迷茫。
對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是如此。從最初的上課,到喜歡上課,最后到有興趣地去思考,需要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教師客觀地、積極地結合現實的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學生的困惑去展開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減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抵觸,改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看法,使學生的態度從最初的抵觸發展到去了解、去學習,課堂教學的組織和教學過程就比較順暢;另一方面,改變“無用論”的認識,能夠引導學生從正確的世界觀出發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進一步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未來;第三,在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之下,引導學生利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去認識和分析現實,既要認識到現實中的問題,又要清楚的分析現實中發展的因素,辯證地看待問題,去實現社會的發展,消除學生對現實社會的困惑;第四,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堅定自己的信念,去實現自己心目中的目標,對于掌握唯物辯證法的主體而言,成長的道路上的挫折必須能夠正確對待,不應因挫折而沮喪放棄,最終一定可以實現目標。
教學中不斷消除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應付甚至是抵觸,是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教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學。
(二)加強教師自身知識素養,提高教學水平
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能力的高低、知識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也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通過教師的水平提高,來促成整個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基于使命感的教師自身的學習不可輕視
主動的學習遠比被動的培訓更為有效。教師必須擁有強的使命感,要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使命。只有如此,才能主動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知識素養,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才能影響學生改變態度,認真地對待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對學生的達到教育的目的。在使命感的推動下,教師自身加強主動學習,無論在知識層面,還是在教學技能層面,甚至是與學生積極交流方面,只有如此,才能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的實現。
2.教師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改進,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是教學中的影響因素,使用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對于提高教學效果作用比較明顯。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具有極強的求知欲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適宜、多樣的教學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興趣,鼓勵和引導學生加入到新的教學方式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200人左右的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另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一般情況下學生的積極性都比較高,教學效果也理想。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將學生帶入到教學中,作為一個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能很好地提高教學實效性。
3.在適當的條件下,教師組織開展必要的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的重要環節。在各種配套環節不具備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保障學生安全的情況下,盡量引導學生在校園內去關注社會,思考問題,展開討論。對于有求知愿望的青年學生而言,討論與辯論時可以引起思想認識的升華和提高,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的。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分組就特定主題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參與其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學校自上而下的正面關注,促進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青年學生求知欲強,但是也易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學校范圍內,無論是管理層、各級學生會包括教師在內,必須正確的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和作用。不僅是意識形態的教育,也是人格、知識素養培育的教育。因此,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不僅僅在語言上,更重要在行為上真正做到才是關鍵。
站在管理層和各級學生會組織的角度,在組織學生的過程中,規范組織自身的行為,讓學生愿意主動的融入的組織之中,去鍛煉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認識;在教師的角度,專業課教師必須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具體科學的一般規律的總結,于此同時也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的基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應該在言行上正確對待思想政治理論課,避免對學生造成消極的影響。
總之,教育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站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角度,在可控的范圍內,需要教師、學生、教學的服務部門、教學環節等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思想政治理論的目的,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標。
[1]張雷聲.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9):21-24.
[2]張曄.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人本精神[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2(9):64-67.
[3]原野,邵芳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初探[J].遼寧警專學報,2013(5):109-112.
[4]羊森,王德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11):139-140.
[5]古俊,葛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文匯,2013(4):38-39.
[6]張廣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主要矛盾把握與運用[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69-71.
[7]楊紅英.關于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思考[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121-124.
[8]徐麟文.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J].科技教育,2009(6):193-194.
G641
A
1007-9106(2015)11-0159-04
* 本文為甘肅農業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課題“加強甘肅農業大學意識形態教育的對策和保障研究”。
朱院利(1977—),女,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