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德國特約記者 汪嘉波 青木 ●本報記者 蘇靜 ●柳玉鵬 馮國川

莫斯科正在把今年5月9日的衛國戰爭勝利日紅場閱兵,精心打造成一個盛大的外交平臺。盡管處于西方集體孤立之下,來自俄總統辦公廳的消息說,已有25國領導人及幾個國際組織首腦初步確定參加此次閱兵,其中包括屬于西方陣營的捷克、希臘等國。而塞爾維亞決定派軍人參加閱兵式的消息讓克里姆林宮尤其興奮,認為這象征著“斯拉夫民族的統一”。外媒評論說,這場閱兵不僅為了向世界展示俄羅斯兵強馬壯,更為了展示這個國家“正回歸世界大國”。乘著油價回漲、盧布升值的東風,看著捷克總統怒斥美國大使,俄羅斯人迎來了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少有的“外交機遇期”。然而,莫斯科被西方制裁孤立的魔咒能否就此打破?波蘭與加里寧格勒邊界上即將出現6座新哨塔的信息傳達的卻不是樂觀的情緒。
“俄羅斯并未被孤立”
到底有多少外國領導人將參加今年的紅場閱兵?俄總統辦公廳主任伊萬諾夫至今未給出明確回答:“最終的數字要在5月初公布?!泵襟w注意到,俄方最新公布的數字是25個,而此前公布的數字是32個。輿論普遍認為,是否參加紅場閱兵式,是檢驗一國政府“是否在政治上與俄羅斯站在一起”的重要指標。
不過近來好消息還是很多。俄塔社7日發表題為“美國將派官員參加莫斯科勝利日慶典”的文章稱,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拒絕赴莫斯科觀看閱兵,但美國務院發言人哈夫6日對記者表示,美國一定會派官員參加莫斯科勝利日慶典。至于誰出席暫時不會宣布。她說:“我們還沒有做出決定。但相信,會有官員前往莫斯科的?!敝袊嗣翊髮W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對《環球時報》說,派官員觀看閱兵,顯示美國也不想與俄關系搞得太僵。
據“俄羅斯24”電視臺6日報道,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接受該臺采訪時表示:“我們當然將出席這一閱兵式……這是我們的勝利?!睖蕚涑鱿膰翌I導人還包括中國、朝鮮、斯洛伐克、捷克、希臘、塞浦路斯、波黑、西班牙、馬其頓、黑山及獨聯體一些國家領導人。
據俄《消息報》報道,為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莫斯科市政府計劃撥出近1700萬盧布(約合190萬元人民幣)在德國、以色列、拉脫維亞、葡萄牙等12個國家的32座城市舉辦音樂會和展覽,目的是改善俄的國際形象。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6日接受俄媒采訪時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式。他說,在二戰歷史認知方面,“我們的利益完全一致”。在被問及在中國外長王毅、比利時外交大臣雷德爾斯和希臘新總理齊普拉斯將相繼訪問莫斯科的背景下,對有關“俄羅斯被孤立”的聲明作何評價時,拉夫羅夫表示,西方的輿論攻勢令他想起“蘇聯時期的宣傳工作”,“盡管有的國家企圖說服世人俄羅斯已被國際社會孤立,但事實表明恰恰相反?!?/p>
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6日宣布,決定派本國軍隊參加莫斯科勝兵。俄軍事分析專家巴拉涅茨認為,這是斯拉夫民族統一的象征。“當年塞爾維亞處于艱難之時,俄羅斯曾派出人道主義車隊援助,而當年領導這些人道主義車隊的正是俄國防部長紹伊古,他將在紅場歡迎塞爾維亞人。”
西方陣營有微妙變化
捷克總統澤曼5日對美國大使阻止其前往莫斯科強烈不滿的表態震動了世界?!皩Χ砹_斯的態度再次成為歐洲的關鍵問題”,德國《南德意志報》7日指出,誰要想招惹盟友,可以去莫斯科。文章稱,希臘總理不聽布魯塞爾的勸告要去那里,捷克總統澤曼也要去,還粗暴地指責反對他的美國大使,塞浦路斯等國的領導人也有意出席。文章稱,現在歐洲共同外交政策比以往“更加現實”。每個國家和政府在歐盟中都保持自己的權利,可以“未經布魯塞爾的許可”安排自己的國外行程。
據俄新網7日報道,捷克總理索博特卡6日對澤曼提出批評,他同時解釋說,澤曼前往莫斯科是向數十萬在解放捷克斯洛伐克時犧牲的士兵致敬,并不是支持普京總統“令人不可接受的政策”。
金燦榮對《環球時報》說,捷克總統澤曼是左翼人士,出席閱兵式相當程度上是他個人的決定,不能就此簡單地說西方“反俄統一戰線”出現分化。過去20多年,東歐剛擺脫蘇聯影響時,主流是反共反俄。但現在東歐經濟不好,好多老百姓開始往左轉,左翼政治家也開始有機會。如果將來左翼政治家大規模上臺,可能對俄態,度就會有變化。但目前捷克總統與美國大使吵架尚屬個案,不是潮流。
莫斯科則批評西方企圖通過抵制勝利日閱利日而孤立俄羅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報道,俄國家杜馬外事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稱:“從美國大使的舉動可以判斷,西方領導人非常抓狂,他們擔心孤立俄羅斯的計劃不會成功。”
西方的擔心確實存在。據《紐約時報》7日報道,隨著盧布大幅升值,普京拉攏塞浦路斯,突破歐盟制裁的底氣越來越足。普京最近在莫斯科接待塞浦路斯總統時,笑容滿面地稱贊俄與地中海國家的關系“一向真正友好互利”,并同意延長一筆價值25億歐元的俄羅斯貸款?!敖柚攘徒疱X,以及歷史和意識形態的余燼,普京有計劃地把目標對準了歐盟最薄弱的環節,以期鞏固它對歐洲一些最動蕩不安角落的影響力”。
8日,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將訪問莫斯科。臨行前他高調宣稱自己反對制裁俄羅斯,稱這些制裁是“沒有出路的政策”。德國《焦點》周刊稱,雅典和莫斯科之間正在建立“反歐盟聯盟”。
俄媒相信,上合組織、金磚國家和歐亞聯盟國家的領導人肯定會在5月9日出現在紅場的觀禮臺上。法國總統奧朗德至今沒有公布能否成行的消息,但輿論相信,考慮到法國與俄羅斯歷史上一直存在的特殊關系,他至少要與德國總理統一步調——即使不參加5月9日的紅場閱兵式,也會在5月10日與默克爾一起在莫斯科向無名烈士墓獻花。
揮之不去的敵意
隨著勝利日的臨近,俄外交環境的確出現了某些積極的變化。俄媒認為,外交天氣轉晴的根本原因是俄經濟形勢正在變好,油價回漲,盧布穩中有升。盡管世行預測今明兩年西方不會放棄對俄制裁,俄進入國際資本市場仍然受到限制,但俄經濟已觸底反彈,預計明年GDP將實現2.3%的增長。與此同時,俄資本流出幅度正在減少。即使在盧布暴跌的危機時刻,俄羅斯民眾對國家的信心也從未動搖。如今,在迎接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的背景下,俄羅斯社會呈現出一種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新面貌。
不過,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敵意并沒有隨著勝利日的到來而減少。據法新社7日報道,波蘭準備在靠近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的邊界地區修建6座高50米的哨塔,以監視其邊境。據報道,這6座塔將在6月建成,歐盟為此出資75%。立陶宛總統上個月說,俄羅斯將擁有核打擊能力的伊斯坎德爾導彈部署在加里寧格勒,其射程“覆蓋柏林”。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6日報道,俄羅斯正在通過一項新規定:外國人申請俄羅斯工作簽證需要回答:克里米亞是在哪一年(2014年)加入俄羅斯的,同時需要知道克里米亞在18世紀就已經是俄羅斯的領土。另據俄新網7日報道,最新的一份社會調查顯示,83.5%的俄羅斯人認為外國媒體歪曲了1941-1945年的戰爭歷史。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少將王海運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西方與俄羅斯的關系到了這個地步,不是勝利日能解決的。外交學院教授高飛7日說,短期之內俄羅斯外交上徹底翻盤不大可能,因為烏克蘭問題還沒有解決。勝利日只是提供了一個小機會,俄與西方表面上緩和有可能出現,但實質性緊張還會持續。▲
環球時報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