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中國水利經濟研究會理事長)
提高認識 培育水經會新的發展點
——在中國水利經濟研究會八屆八次常務理事會上的總結講話
李 晶
(中國水利經濟研究會理事長)
這次會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劉寧副部長通報了理事長調整情況并對水經會的發展作了重要指示,秘書處總結了前一段工作,與會代表研討了新時期水經會的發展思路,會議達到了預期目的。劉寧副部長在肯定水經會取得的成績、分析新時期面臨機遇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主線、兩個突破、三個保障、四個著力點和五個依靠”(以下簡稱“12345”)的新思路和“精品服務、智慧支撐”的新要求,為水經會的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領會其精神并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代表們在研討中對水經會的發展也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會后秘書處要進行認真梳理并將其融入到工作規劃和計劃中。
下面我就貫徹落實劉部長講話和本次會議精神談幾點認識。
我剛剛接任水經會理事長的工作,對于水經會的工作還不是很熟悉。這些天通過學習和調查研究,初步了解了水經會的歷史沿革和現狀,這次會議聽了劉寧副部長的講話、秘書處的工作匯報和大家的討論,對我有不少啟示,特別是對水經會地位與作用有了新的認識。
中國水利經濟研究會,從名稱上拆開看有這么幾個關鍵字:一是“中國”二字,中字頭的,國字號的,決定了學會的范圍是全國性的,平臺很大;二是“水利經濟”四個字,決定了行業類別,有別于水利系統內其他的學會;三是“研究”二字,決定了學術性的;四是“會”字,決定了是社團組織。這個名稱說明,水經會有著自己特殊的地位與作用,而且在我國實行市場化改革的今天,這個地位與作用應當越來越重要。在水利改革發展中,有很多與市場經濟以及經濟學密切相關的問題需要破題,向水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如何把握,水利建設與管理中如何引入市場機制,準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如何進行融資和資產運營管理,水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如何建立,水市場如何培育,等等。需要研究的水利經濟問題很多、很難,也很重要,直接關系到水利改革與發展的決策進程和改革成效。水經會作為全國性的專門從事水利經濟研究的學術組織,應當承擔新時期水利經濟研究的使命,為水利改革發展提供對策支撐。
從水經會目前的業務范圍看,一共有4項:組織學術交流,開展水利經濟問題研究,開展咨詢服務和出版《水利經濟》刊物。這些年在這些業務范圍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要可持續發展還面臨不少新問題。例如,我們的研究領域涉及較多,看不到突出的優勢領域,水利經濟問題研究占比也較小,單個項目研究經費也較少。這種狀態繼續下去的話,水經會的可持續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根據劉寧副部長的講話精神,我思考了水經會新的發展點,認為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要以水利經濟問題研究為主線,形成自身特色和品牌優勢。在項目選題與研究方向、人才培養與配置、制度建設與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要緊緊圍繞水利經濟這條主線來設計和謀劃。在這個過程中,不可回避的是生存與發展的關系,特別是經費來源問題,需要通過承攬橫向課題作為補充。但是,沒有特色就可有可無,就沒有生命力。水經會要長遠發展,必須突出水利經濟研究這個特色,這是一個發展點。二是大力開展水利經濟類的評估評價。這項業務空間很大,前景看好,但需要開拓。一方面是市場開拓,另一方面是隊伍建設。要努力爭取作為第三方評估機構承擔水利部各項有關業務的評估評價工作,如各類試點、規劃、政策法規、執法效能、財務績效的評估評價等。同時,這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專業人員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因此,要利用水經會的智力資源優勢,組建一支評估評價隊伍,適應開展這項工作的需要,這是第二個發展點。水經會要從這兩個發展點入手,實現轉型升級。
根據劉寧副部長講話提出的“12345”的發展思路,總結大家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我對水經會的發展目標、策略與路徑提出以下初步設想,也請大家會后進一步思考。
(一)發展目標:包括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
1.近期目標:培育水利經濟研究優勢領域,打造水利經濟研究品牌,為水利改革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政策支撐,拓展與水利經濟相關的評估評價業務,為水利部和會員單位提供優質服務。
2.遠期目標:建設成一流的中國水利經濟研究智庫,成為中國新型智庫中社會智庫和水利智庫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既是水利經濟研究領域的“旗艦店”,又是權威的水利經濟評估機構。
(二)發展策略:實施轉型升級,即一個轉變、兩個提升
一個轉變是從分散的多領域向突出水利經濟研究特色領域轉變,在轉變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更好地生存;兩個提升是實現研究質量和評估水平雙提升。
(三)發展路徑:學術研究立會、改革創新強會、咨詢服務興會
1.學術研究立會。圍繞水利經濟研究特色領域,通過廣泛開展學術研討和學術交流,不斷提高水利經濟研究的理論水平和學術水平,密切聯系水利實際,高瞻遠矚選對研究方向,向決策者傳達、推送思想觀點和高質量的政策建議,不斷提升我會的影響力。
2.改革創新強會。在課題研究上要通過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提供水利改革發展決策需要的新觀點、新機制、新舉措等;在運行機制上,要在籌資機制、人才機制、研究成果推介與轉化機制、品牌影響力提升機制等方面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學會功能和服務價值。
3.咨詢服務興會。充分用好用足學會現有的平臺和智力資源,以水利改革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會員需求為導向,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咨詢服務,為水利部、會員單位和其他有關單位提供有分量的調研報告或咨詢報告、高水平的評估評價服務,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完善水經會管理制度
磨刀不誤砍柴功,水經會要完善自我,首先從完善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入手,建立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科學合理地規范內部管理。一是完善現有的規章制度;二是補充新的規章制度。由秘書處組織起草,并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定。
(二)研究起草“水經會五年發展綱要(2016—2020年)”
組織廣大會員,集思廣益,分析水經會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機遇和新挑戰,結合自身現狀、問題,分析借鑒國內外社團發展的先進經驗,研究提出新時期水經會發展的戰略目標、任務、步驟與措施,形成“水經會五年發展綱要(2016—2020年)(草案)”,按學會有關程序審議通過后組織實施。
(三)做好水經會換屆前期準備工作
由秘書處提出換屆工作方案草案,啟動水經會章程修改工作,提交下一次常務理事會討論,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后組織實施。
(四)做好水經會日常工作
包括學組活動、課題研究、專題調研、培訓、期刊簡報網站宣傳及與會員的聯系等。
10.3880/j.issn.1003 -9511.2015.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