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配套服務
浦發上海分行已設立一家科技支行,并建立了與其經營特點相適應的考核評價機制
發展科技金融、服務國家戰略、支持上海實體經濟發展,是浦發銀行一以貫之的經營策略。目前浦發總行已將建設“科技金融”品牌作為全行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浦發總行的統一部署下,上海分行提前布局、積極應對,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理念,通過“目標定位、戰略布局”兩步走的方針策略,著力構建“四新和科技”相融合的服務體系,推動本市實體經濟快速發展。
當前,上海“四新”經濟發展迅速,通過培育和引進,形成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發展領域、頗具活力的企業和重點項目,圍繞機器人、供應鏈管理與服務、互聯網產業等36個“四新”重點方向,浦發銀行分類統籌,有效對接,切實做到“行動領先、服務領跑”。
一是行動領先。浦發銀行非常看重客戶的市場定位和持續經營能力,發展“四新”金融的根本目的在于扶持一批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四新”企業,幫助企業發展壯大。上海分行通過精細的市場調研及客戶摸排,深挖“四新”經濟36大重點行業,確定了今后的主要發展方向:“從制造到智造”——新技術模式,如:智能機器人、新型顯示、3D打印、綠色低碳智造等;“從制造到制造+服務”——制造業和服務業相融合的新形態,如:衛星導航、車聯網、企業智能化、智慧醫療等;“從服務到服務”——跨界融合服務的新形態,如:互聯網金融、云計算、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等。針對“四新”經濟的這三大主要領域,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率先做好該類企業的項目儲備,并成功營銷到了一批上述三大領域的龍頭企業。
二是服務領跑。在客戶服務上,浦發銀行著力于客戶結構的轉型發展,針對“四新”經濟相互滲透,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特點,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配套服務;針對“四新”企業往往處于產業鏈最重要環節的特點,推出“全產業鏈”服務,發揮浦發上海分行1+N供應鏈優勢,為企業提供從生產制造到銷售回籠,全產業鏈和全流程的金融服務;針對“四新”企業客戶組成多樣化的特點,推出“全所有制”服務,立足營銷深化,實現客戶結構的多樣化;針對“四新”企業成長前景判定難的特點,推出“全生產要素”概念,全面提升“四新”業務組合式方案的能力。堅持“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全所有制、全生產要素”的金融服務。
創新是推動“四新”發展的動力源泉。浦發銀行緊緊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建設“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的市場營銷戰略。
一是樹立典型。目前,浦發上海分行已設立一家科技支行,并建立與其經營特點相適應的考核評價機制。后續,上海分行將以科技支行為重點載體,積極打造一支專注于科技與“四新”金融服務的隊伍,在重點行業形成專業化金融服務能力,做深做透“科技四新”企業。同時,浦發銀行積極依托多渠道合作,圍繞重點產業加以突破,開拓創新,發掘新型的平臺合作模式,去年11月,浦發銀行發起成立了中國科技金融天使聯盟,希望能夠聚集各方力量,引領并推動四新經濟和科技金融的整體發展。今年1月份,在總行統一的科技戰略引領下,上海分行攜手張江園區企業信用促進中心、浦東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四新”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業務。后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還將在“四新”經濟聚集的重點園區設立“四新”金融服務示范點,通過不斷的探索,樹立服務“四新”經濟的典型案例與經驗,將在業務創新、服務升級、轉型發展上進入一個“新境界”。
二是以點帶面。通過將成功的經驗及案例不斷深化分析,針對區域經濟的市場環境及經營特點,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將制定適合各個經營機構發展的服務策略及產品方案,推動從“單一產品、單一業務”向“全方位、綜合性”服務模式的轉變,實現“四新”金融由點到面,遍地開花的“新境界”格局。
本文由浦發銀行上海分行供稿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
1992年8月28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并于1999年成為首家規范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良好的業績、誠信的聲譽,使浦發銀行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中備受關注的上市公司。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于2006年4月19日正式成立。目前下轄125家營業網點,數十家離行式自助銀行,上百臺散點式ATM、XDM機具,結合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浦發銀行在全上海區域構筑了綜合客戶金融服務網絡,為廣大公司和個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現代化金融服務,為上海經濟建設不斷做出貢獻。
地址:上海浦東南路588號 郵編:200120
電話:68887000 傳真:6888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