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東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討采用綜合康復治療方法對腦卒中偏癱進行治療的臨床康復情況。方法:2013年7-12月收治腦卒中偏癱患者6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康復情況。結果:觀察組在FugI-Meyer評分、Barthel指數以及臨床總有效率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康復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其治療效果顯著,是一種有效、理想、安全的臨床康復診療措施。
關鍵詞 腦卒中偏癱;綜合康復治療;臨床療效
腦卒中是當前全球人類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其致殘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且常常伴有多種類型的功能障礙等后遺癥。偏癱是腦卒中病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正常社會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和威脅。本文隨機選擇2013年7-12月在我院腦內科進行臨床治療的6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將他們采用抽簽法進行平均分組(每組32例),其中,應用常規中醫療法對對照組進行康復治療,應用綜合康復治療(中西醫結合)對觀察組進行康復治療,并統計、分析和對比兩組的臨床康復情況和效果。現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3年7-12月收治腦卒中偏癱患者64例,女29例,男35例;年齡52~70歲,平均(58.4±5.8)歲;偏癱類型中,26例為右偏癱,38例為左偏癱。按照抽簽法對64例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2例。
方法:①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中醫療法進行臨床康復治療,即對患者進行單純的中醫針刺治療。并給予基礎性的健康教育、物理按摩以及簡單的心理疏導。②觀察組:對患者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方法進行臨床康復治療,即在給予患者常規中醫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增加電刺激治療、PT、OT治療以及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被動運動、心理干預、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等。
統計學分析:通過SPSS 13.0軟件統計、比較和分析兩組的臨床康復情況。當P<0.05時,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的功能恢復情況分析:兩組治療前的FugI-Meyer評分(13.9±6.8,13.7±7.3)和Barthel指數(40.6±15.7,51.8±18.3)差別不大,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FugI-Meyer評分(25.5±7.4)和Barthel指數(77.3±15.1)明顯高于對照組(18.3±7.5,41.6±10.9),組間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的臨床療效分析: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63%)明顯高于對照組(71.88%),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本次臨床研究顯示,應用在選取的64例患者中,采用中西醫綜合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其在運動功能評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方面(25.5±7.4,77.3±15.1)均明顯好于單純中醫康復治療的患者(18.3±7.5,41.6±10.9),且治療總有效率(90.63%)也明顯高于常規患者(71.88%),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在腦卒中偏癱的臨床治療中,應用中西醫綜合康復療法進行臨床干預,能夠極大地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活動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促進和加速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