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娟
(中南民族大學 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4)
20世紀90年代,內部控制理論在我國開始發展,主要是指由政府、證券監管機構、行業監管機構開始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有關內部控制的內容。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順利實施,保護企業各類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并及時糾正企業內部各項錯誤與舞弊事件,保證企業內部各項會計資料的完整、合法和真實,而專門制定的政策與程序。能夠防止經營風險與道德風險的發生,保護公司的資產,提高公司信息資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及時性,提高公司的營業效率,增加公司的業績。
財務管理是為了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處理企業內部存在的財務關系與財務活動的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財務管理的水平與企業的發展水平相協調。在一個企業中,任何與資金有關的活動都屬于企業財務管理的活動。財務管理與各個部門的業務都息息相關。按照管理的對象劃分,財務管理活動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股利分配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四項主要內容。按照管理環節劃分,財務管理活動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財務分析評價和考核等內容。企業管理者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在整體的管理思想的指導之下,整合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對象、方法,進而推動財務管理的合理運行。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制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的基礎。內部控制的有效進行,需要企業的每一位管理人員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制定合適而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統籌安排企業內財物管理、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產品開發、銷售管理等各項內容。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關鍵程序,清晰的描述企業內部管理的關鍵部分。企業內部控制能夠得以實現,需要各個部門提供準確又及時的信息,特別是需要財務管理部門提供以貨幣為衡量單位的信息,并使用多種財務手段和技術進行分析管理。
財務管理工作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財務信息本身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密不可分,財務管理為企業資本的籌集與使用提供依據。短期的資本籌集與使用是營運管理的主要內容,影響企業的短期生產與銷售。長期的資本投資與籌資過程,將對企業內部的現金持有量和固定資產的數量產生重要的影響,約束著企業預算水平,并影響企業內部的勞動要素和資本要素的比例結構,反應企業現有的技術水平。新產品的研發則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和競爭力,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應企業內部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水平。
企業不同層次的員工具有不同的職責與權限。只有每個層次的管理者都明確自身的職責,盡忠職守,才能夠創造良好的管理環境,使企業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內部控制的實施,制約著每個層次的管理者完成自身的職責。高層管理者需要考慮企業的發展,制定企業的目標、戰略計劃,樹立榜樣、明確企業標準,組織成立適合企業發展的機構,培養引進高端人才,與供應商和顧客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中層管理者的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高層管理者制定的企業目標與宏觀政策,并將高層管理者具體的目標細分為每個部門的具體目標,傳遞給基層的管理者,并監督相關項目的實施,及時向上級反饋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基層管理者的管理權限較低,主要負責執行上級傳達下來的要求,保證產品的質量,按時完成上級分配的業務。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特別是監督與反饋作用的發揮,能夠加強對各個層次管理者執行工作的監督力度,打造和諧優秀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現代企業要想實現成功經營,需要企業內各個部門的共同合作,如人事、生產、營銷、財務、后勤等部門。雖然各個部門之間都有自身的運作系統與管理方式,但是各個部門的良好運作是企業整體實力增強的基礎,每個部門業務的實施都離不開其他部門的支持,更是要以整個企業的大環境為背景。內部控制正式基于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于以及部門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利用審計、統計、會計等專門的報告和結果作為基本工具,檢查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績效,防止舞弊、造假等不利于企業發展的事件的發生。在內部控制過程中,無疑要將不同部門、不同的管理者之間的信息相融合,促進企業的信息整合程度,提高企業的整體意識,實現企業內部的資源與信息共享。
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會計失真的現象較為嚴重,舞弊造假等不良事件也頻繁發生,都嚴重影響著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日常工作中財務管理制度不到位,其他管理制度混亂不堪或有章不循,牽制制度、批準制度不到位,財務制度缺乏連貫性與科學性,缺少事前控制的意識,都會造成企業財務信息的失真,不利于財務管理的順利實施。相反,如果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拿到準確、及時、完整的財務會計信息,則能準確地分析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與生產經營情況,為正確的財務決策的做出提供合理保障。
適當的貨幣資金存量和周轉率是企業正常運轉的保證。企業比較關注貨幣資金的管理,對重點崗位進行不相容職位分離控制,專門設立出納人員進行貨幣資金的收付和管理,由專門的會計人員登記現金總賬,出納人員不能接觸現金總賬,由不同的人員管理現金與支票。然而,貨幣資金的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不相容崗位落實不夠徹底,出現出納人員接觸會計賬目的現象,審批人員審批力度落實不到位。授權審批制度存在缺陷,經常出現越權審批資金的現象,沒有嚴格執行申請、審批、復合、業務辦理的過程。會計人員沒有及時核對當日的現金日記賬和總賬。更沒有每天核對賬面與庫存現金的余額。
制造型企業原材料的采購關系著企業的發展和盈利水平。設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購過程,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采購業務的內部控制有幾個關鍵點。首先,企業應建立采購申請制度,根據所需物資的數量制定相應的預算,經過上級部門的批準,進行采購,更需要明確采購人員的請購權限,對于數量較大或者涉及金額較大的物資采購,應該采用集體審批制度。其次,建立科學的供應商評估和準入制度,定期的評估供應商的信用,確定合格的供應商清單,與供應商之間簽訂質量保證協議,保證交貨的質量、數量以及時間。根據供應商的信用狀況,及時調整供應商。
成本費用的有效控制直接能夠提高企業的利潤。公司應該嚴格落實成本費用的授權審批制度,明確成本費用定額、決策和預算的授權審批,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應該嚴格控制成本費用的范圍,實行一審一批準為主,其他審批制度為輔的方式,各個部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編制實際的成本費用預算表格。成本費用的預測應該具有嚴格的依據,預測方法應該合理,預測內容應該全面,依照嚴格的預測程序,按照每個費用的特點嚴格的進行費用預算,合理的編制企業內部的成本費用預測。
企業的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息息相關,良好的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良好運行的前提。首先,內部控制要涵蓋企業內部的各個方面,從基層的生產到企業的核心銷售過程。其次,內部控制要重點關注財務管理內容,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嚴格的加以執行,結合企業實際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反饋修改相應的制度。
監督與反饋是內部控制重要的要素之一。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中,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加強對企業日常工作的監督管理,能夠有效地保證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同時,內部監管部門能夠將企業的信息及時的反饋,完善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員工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主體,企業內部控制的成功與否,與員工的綜合素質密不可分,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企業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服務素質,加強崗位輪換的頻率,對下屬單位強制委派會計人員,合理處理人員接軌的銜接,綜合考察員工的綜合素質,獎優罰劣,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企業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內容。合理有效的評價機制,能夠給與相對應的工作人員公平的肯定,對員工起到正面的激勵作用。會計人員的工作效果與企業的激勵評價機制有著很大的關系,有效的評價機制,一方面為激勵員工提供公平的標準,另一方面提供了約束員工的標準。約束與激勵并存,從正反兩個方面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促進企業管理的良性循環。崗位輪換、合理的授權管理都能夠強化企業的監督約束機制,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
[1]金峰州.淺談企業的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J].價值工程,2011(22)
[2]朱妲曼.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內部控制[J].科技經濟市場,2007(3)
[3]沈麗峰.如何加強財務管理內部控制[J].現代商業,2011(2)
[4]張先治,戴文濤.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研究[J].審計研究,2011(1)
[5]沈立峰.如何加強財務管理內部控制[J].財務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