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博|文
進入2015年伊始,國家就拉開了消費稅改革的大幕。消費稅改革啟動的第一步就是擴大征收范圍,于是,爭論逾兩年之久的鉛酸蓄電池消費稅問題終于塵埃落定。
在霧霾天氣頻發的大背景下,與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相關的新聞總是充滿張力。
新年伊始,國家拉開了消費稅改革的大幕。消費稅改革啟動的第一步就是擴大征收范圍,于是,爭論逾兩年之久的鉛酸蓄電池消費稅問題終于塵埃落定。1月26日,財政部公告稱,將電池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適用稅率為4%;對于鉛酸蓄電池,明確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緩征,但自2016年1月1日起將正式征收。鉛酸蓄電池企業最終還是難逃消費稅之“爭”的被征命運。
從2010年開始,鉛酸蓄電池行業被列入國家環保整治專項行動的重點領域。在此背景下,為了補貼鉛回收行業,減輕行業的污染,國家有關部門就提出了對鉛酸蓄電池行業征收消費稅的意見。我國從2012年提出對鉛酸蓄電池行業征收消費稅的意見后,何時開征、征收比例等問題一直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從行業角度出發,鉛酸蓄電池行業具有技術壁壘低、資本要求相對較低的特點,行業內中小企業眾多,規模較大的規范企業只有少數幾家,致使行業不規范競爭現象明顯,一些企業通過價格戰來爭取市場份額,嚴重擾亂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從政策角度來看,由于環保政策的不斷加碼,環保治理的投入使一些較為規范的電池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上漲,企業利潤空間微薄,在此基礎上,消費稅一旦開征,企業的生存壓力將會大增,而與之相關的下游產業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行業成本和價格也勢必上漲,最終還是由消費者來買單。
面對當初國家可能對鉛蓄電池企業征收消費稅這一傳聞,猛獅科技董事長陳樂吾曾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消費稅更應該在流通環節征收。陳樂伍表示,消費稅政策制定的初衷,可能源自外界對鉛酸電池產業“高污染高耗能”的誤解,外界認為增加消費稅,可以增加消費者購買成本,從而限制行業發展。但相對其他國家,中國制造業的稅收成本已經很高,如果再在生產環節增加稅收,可能會限制甚至阻礙行業的發展,而電池產品剛性需求的存在,最終將導致市場供求的極度不平衡。此外,消費稅在流通環節征收也可讓消費者自主決定行業的去留,如果消費者不選擇鉛酸蓄電池產品,那行業自然也會消失。
在陳樂伍看來,在2011年環保整治之后,鉛蓄電池行業本已非常脆弱。嚴格的行業準入規則迫使企業在排放、環保、員工健康方面增加了大量的成本投入。而非法企業繼續生產銷售也讓正規企業的產品價格大幅上調,導致競爭力下降。如果在生產環節增加稅收,正規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幅度將會更大。反之,如果在流通環節征收消費稅,既可以規范市場秩序,也可以規范行業競爭,同時還可以加強生產環節的環境保護力度。
對于生產環節征收消費稅對環境治理的影響,陳樂伍認為其效果可能會違背征收消費稅的初衷。如果一些正規企業無法正常生存,可能會導致其鋌而走險,冒險非法生產。也將導致正規電池企業的成本更高,市場競爭力再度下降。如果在流通環節征收,環保標準低的產品將無法進入市場,而正規企業在公平的競爭線上,也將會使行業得到良性發展。
再生鉛生產企業江蘇新春興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春明也曾在2012年消費稅征收傳聞席卷電池行業時表示,在鉛酸蓄電池行業征收消費稅初衷是好的,國外很多地方實施得很成功,然而國內目前征收條件尚不成熟。而大量違規或者不達標的鉛酸蓄電池企業存在,征收消費稅最先受沖擊的是合規企業。鉛酸蓄電池行業消費稅的征收初衷是為了補貼鉛回收行業,減輕對行業的污染,而國內鉛回收行業更加混亂,目前正規企業不到20%,亟須對行業進行整頓,待行業規范后再征收不遲。
另外,當年還有業內有關人士表示,如果征收鉛酸蓄電池消費稅,這與國家有關部門已出臺的鼓勵環保、高能電池的生產與消費相關政策相矛盾。征收消費稅不僅影響企業生存,還會帶來社會不穩定因素。目前,鉛酸蓄電池行業生產裝備自動化、機械化、環?;潭冗M一步提升,但企業一次性投入在不斷增加,運營成本大幅提升,鉛酸蓄電池巨頭天能動力過去一年多來,陷入產能擴張的狂歡,而后其為搶占市場份額挑起的惡意價格戰,則讓整個行業陷入零利潤泥淖,近幾年平均利潤不足4%。如開征消費稅,要求電池企業墊支消費稅,則企業的效益將會更差,絕大多數企業將虧損,失去生存的基礎條件。全國鉛酸蓄電池產業鏈職工超百萬人,如果企業破產將帶來職工就業問題。
兩年來,消費稅征收由于蓄電池企業的強烈反對,市場征收條件不成熟,行業各項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因素而擱淺。
面對此次鉛酸蓄電池消費稅政策的落地,鉛蓄電池企業表達出強烈擔憂。
(1)國內市場鉛蓄電池終端消費疲軟,基本已處于買方市場,消費稅是否能向消費者轉嫁值得商榷。
(2)2014年我國鉛蓄電池出口同比增長了近40%,那也是在壓低價格、犧牲利潤的前提下實現的。若征收4%的消費稅后,我國鉛蓄電池將面臨越南、印度等國家的強有力競爭,屆時出口市場能否保住還不得而知。
(3)消費稅的征收如果不能落實到“三無”企業,那對正規企業將造成更大的打擊,行業健康發展恐將遭到扭曲。可見,消費稅若真正實施后將對鉛蓄電池行業產生極大影響。
作為消費者,此次消費稅的落實究竟誰得利?
正如網上流行的一個段子“油價再跌就只剩下消費稅了”。那么此次對電池4%消費稅的征收是否恰當筆者持疑惑態度。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的通知說,對電池和涂料征收消費稅的目的,是為促進節能環保。這種目的聽起來當然是極為正當的。電池和涂料,確實存在一定的毒性,有污染環境,影響人體健康等問題。對它們征收消費稅,可以影響對這兩類商品的生產和消費。4%的消費稅,必然有相當一部分會轉化為價格,落到消費者頭上。價格上漲,消費需求就會減少,生產量當然也就減少了。如果說這是為了促進行業的整合,遏制產能過剩,有助于產業集中度提高,但是,隨之而提高的產品價格由消費者來買單是否公平呢!盡管從實際上說,近來幾次消費稅稅目和稅率的調整,政府部門遵循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宗旨和方針,符合環境保護這樣的大趨勢。如果程序上有瑕疵,使得實際上的正當性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