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其勛
(河南省基礎教育研究室,河南鄭州 450016)
?
緣定“4·23世界讀書日”:漢文閱讀與國際閱讀文化的對接
甘其勛
(河南省基礎教育研究室,河南鄭州 450016)
1955年1月1日成立的“國際閱讀協(xié)會”,是一個旨在提高公眾閱讀水平、倡導終身閱讀習慣,進行閱讀指導、推動閱讀問題研究的、由各有關國家的全國性閱讀協(xié)會和個人組成的國際性閱讀學專業(yè)組織。1991年,中國寫作學會閱讀學專業(yè)委員會(習稱“中國閱讀學研究會”,China Reading Association,簡稱CRA)在重慶師范學院成立。作為專門從事中外閱讀基礎理論研究、交流、教學實踐以及國民閱讀促進和指導活動的學術團體。現(xiàn)有分布在20多個省市的注冊會員1000多名,其中正、副教授和研究員數(shù)百人,圖書館員、書報刊編輯出版人員數(shù)百人,大、中、小學教師數(shù)百名。1995年11月15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作出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quán)日”,號召在當天各地書店都要懸掛醒目的節(jié)日形象標志——“一本打開的書,中間是一顆心”,以倡導“用心讀寫,保護版權(quán)”的人文理念。至于選定4月23日的理由,是因為這一天也是世界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維加大師的逝世紀念日。
“漢文閱讀學”專家曾祥芹教授在《全民閱讀推廣手冊》(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的序言《依靠閱讀科學,推動全民閱讀》中說:“全民閱讀”這一理念覆蓋著閱讀客體、閱讀主體、閱讀本體三個重要領域。作為閱讀對象的“書”,不外乎“無字書”、“紙本書”、“電子書”三類;作為閱讀主體的“人”,包含各種職業(yè)、各年齡段的讀者,“全民閱讀”的本質(zhì)意義在于“全社會成員的閱讀”和“全人生過程的閱讀”;作為閱讀技法的“讀”,不外乎“精讀、略讀、快讀”三種。他認為,閱讀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鄔書林在《全民閱讀推廣讀本》(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的序言中則指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深入研究閱讀學,尤其是‘漢文閱讀學’的學科特點和學術規(guī)律,為全民閱讀提供科學依據(jù)和理論指導。”
誠然,作為“國際閱讀協(xié)會”的團體會員,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成立以來,積極宣傳“書香理念”,廣播“讀書種子”,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推動“全民閱讀”進程,大力推動讀書活動在全國各地廣泛展開,并積極致力于漢文閱讀理論探索、基礎教育閱讀教學研究和全民閱讀活動推廣。學會同人出版了《閱讀學新論》《漢文閱讀學研究》《全民閱讀推廣手冊》《全民閱讀參考讀本》等學術專著,發(fā)表了大量論文,對閱讀是什么、為什么閱讀、公民須具備哪些閱讀能力、讀什么書、怎樣閱讀等一系列學術問題,提出了前瞻性觀點;學會倡導的“撒播讀書種子,提高閱讀能力,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等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本文以編年體的形式,概略地記錄了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堅持“漢文閱讀學”的研究方向,與世界閱讀文化的對接的歷程。
1991年5月,簡稱“中國閱讀學研究會”的中國寫作學會閱讀學專業(yè)委員會在重慶師范學院成立。1996年4月23日,第一個“世界讀書日”在有關各國落地,中國閱讀學研究會秘書處編輯了第一期《閱讀學通訊》,作為學會內(nèi)部交流的資料下發(fā)并保存。
1997年,在4月23日第二個”世界讀書日”后,8月在鄭州召開的中國閱讀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上,參照“世界讀書日”的主題“讓世界上每一個地方的每一個人都有書讀”的口號,學會部署了集體編著“漢文閱讀學書系”(13種)的初步構(gòu)想,首次提出在我國“振興閱讀科技,倡導全民閱讀,培育讀書人口,營造書香社會”的倡議。
1999年,在第四個”世界讀書日”后,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推出了曾祥芹主編的《閱讀學新論》(副主編甘其勛、王繼坤,語文出版社1999年9月版),作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的獻禮。10月以“面向21世紀的閱讀學戰(zhàn)略”為主題的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提出了“追求閱讀學的現(xiàn)代化和民族化,實現(xiàn)閱讀的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2001年第六個”世界讀書日”后,5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年會,以“閱讀與人的發(fā)展”為主題,在“新概念閱讀教學”報告展示會上,學會發(fā)表《“新概念閱讀教學”宣言》,首次提出“為個人和人類的生存而閱讀, 為自己和社會的發(fā)展而閱讀”,倡導在中小學“撒播讀書種子,培養(yǎng)讀書習慣”。
2003年第八個“世界讀書日”后,9月在常熟召開的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年會以“創(chuàng)新時代的閱讀學:讀者和讀物”為主題。國際閱讀學會(簡稱IRA)理事長及其亞洲發(fā)展委員會(簡稱IDAC)會長與會親切交流。會后在無錫舉辦“語文課程標準和閱讀教學”報告、研討會,有全國20多個省市的800多名中小學老師參與研討,較為廣泛地傳播了我會“倡導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的閱讀理念。
2004年第九個”世界讀書日”后,河南文藝出版社創(chuàng)辦《快樂閱讀》月刊,作為中國閱讀學研究會的會刊(次年刊物轉(zhuǎn)型,學會退出)。7月我會副會長甘其勛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劉真福編審代表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和首都師范大學王小萍教授一起出席在馬尼拉舉行的第20屆世界閱讀大會,并與國際閱讀協(xié)會及其亞洲發(fā)展委員會時任主席共同商定,次年在中國大陸承辦亞洲讀寫大會。11月中旬在北京舉辦會長辦公會,徐雁被推為常務副會長。同年,徐雁家庭先后被南京市表彰為“學習型家庭”,并被選為南京市唯一的“全國學習型家庭”。
2005年第十個“世界讀書日”后,10月中旬首都師范大學與我會共同承辦亞洲讀寫教學改革研討會。這是國際閱讀協(xié)會亞洲發(fā)展委員會的國際會議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我會會長曾祥芹教授做了《漢文閱讀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的主旨報告。會后不久,中國閱讀學研究會(簡稱CRA)被批準成為IRA在中國大陸的分支機構(gòu)。
2006年四月上旬,我會在杭州與浙江工商大學共同主辦了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年會。在第十一個“世界讀書日”當天,中國圖書館學會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在廣東東莞成立,我會主要領導人曾祥芹、甘其勛、王余光、徐雁、錢軍作為受聘委員出席,并參加了“東莞讀書節(jié)”啟動儀式。當年9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在《作文指導報》創(chuàng)辦了《初中生閱讀》版,作為會報公開向全國發(fā)行。
2007年第十二個“世界讀書日”當天,我會與福建省閱讀學會在廈門以“多元媒體時代的閱讀問題”為主題共同舉辦了研討活動。南京圖書館、江蘇省圖書館學會主辦的《新世紀圖書館》雜志于同年第3期專設了“世界讀書日”專欄,一次性刊載了王余光、徐雁、甘其勛和臺灣學者楊美華等六篇閱讀學主題文章。
2008年1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在《作文指導報》創(chuàng)辦《高中生閱讀》版作為會報,公開向全國發(fā)行。3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在四川瀘州召開“建設書香校園研討會”,曾祥芹、甘其勛、李德成出席。甘其勛指出:建設“書香校園”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鴻圖大業(yè),要引導孩子們讀向善、求真、至美的書。校長要做讀書表率,倡導教師讀書,鼓勵學生讀書,帶動家長讀書,多向互動,形成風氣。4月23日,甘其勛在新浪博客發(fā)博文《得閱讀者得“天下”:“世界讀書日”的祝福》,4月29日《中國新聞出版報》第一版正式發(fā)表。
2009年4月12日,我會發(fā)起的“河南省書香社會建設聯(lián)誼會”成立,并在鄭州市圖書館舉行了研討會。4月23日,在第十四個”世界讀書日”當天,我國第一部《中國閱讀——全國國民閱讀藍皮書》(第一卷)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所發(fā)布,其指導單位為:中央宣傳部出版局,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全民閱讀活動組織協(xié)調(diào)辦公室;我會在12個協(xié)辦單位中僅次于中國圖書館學會而名列第二。《藍皮書》收入我會童翠萍、徐雁撰寫的萬余字論文《一個甲子間的國民閱讀歷程:1949~2009》,梁春芳、趙丹寫的報道《閱讀學研究:新趨勢與新發(fā)展——中國閱讀學研究會第十一次研討會綜述》,在《中國全民閱讀活動相關組織和項目簡介》一文中,有專文介紹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同年5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以“科學發(fā)展與全民閱讀”為主題,在杭州召開學術年會。第四屆理事會產(chǎn)生后,會刊《悅讀時代》創(chuàng)刊(由東莞圖書館內(nèi)部發(fā)行,免費贈閱)。
2010年4月23日,是第十五個”世界讀書日”。《中國閱讀——全國國民閱讀藍皮書》(第二卷)由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全民閱讀活動組織協(xié)調(diào)辦公室、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和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聯(lián)合發(fā)布,我會在7個協(xié)辦單位中仍名列第二。在18位編委中,有我會負責人王余光、郭英劍、徐雁三人。書中收入徐雁《學習的傳統(tǒng)與閱讀推廣的時代使命》,郭英劍《全民閱讀輿情:經(jīng)典閱讀期待新思路》,萬宇《閱讀治療在小學階段的探索性實踐——以南京釣魚臺小學中的應用為例》三篇論文。
同年4月21日至23日,在“‘4·23世界讀書日’行動在中國”的日子里,我會與江蘇常熟市古里鎮(zhèn)政府聯(lián)辦了2010華夏閱讀論壇之首屆古里閱讀節(jié)暨晚清藏書文化主題研討會”,并在開幕式上授予“華夏書香之鄉(xiāng)——書香古里”榮譽匾額。5月22—24日,我會與江陰市圖書館聯(lián)辦了“2010華夏閱讀論壇暨‘書香暨陽’授牌儀式”。
2011年4月23日,在第十六個“世界讀書日”前夕,4月初我會與江蘇省圖書館學會在蘇州聯(lián)合舉辦“文學閱讀與鑒賞暨江蘇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研討會”。4月27—29日,我會與中原工學院在鄭州聯(lián)辦了“2011華夏閱讀論壇之校園閱讀與學習型圖書館研討會”,并在開幕式上授予中原工學院全國第一所“(華夏)書香校園”榮譽匾額。6月12—13日,我會與中國圖書館學會經(jīng)典閱讀推廣專業(yè)委員會、西泠印社拍賣公司在杭州聯(lián)辦了“2011華夏閱讀論壇之黃跋、顧校、鮑刻與中國古舊書文化研討會”。7月19—22日,我會與廣州圖書館在廣州聯(lián)辦了“2011華夏閱讀論壇之繪本文化與少兒閱讀研討會”。8月26—28日,我會與海寧圖書館在海寧聯(lián)辦了“2011華夏閱讀論壇之地方文獻建設與鄉(xiāng)土文化閱讀研討會”,并在開幕式上頒授了“書香海昌”榮譽匾額。
當年11月,徐雁主編的《全民閱讀推廣手冊》與徐雁、陳亮主編的《全民閱讀參考讀本》兩書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在“深圳讀書月”期間發(fā)布。本會名譽會長曾祥芹、王余光等作序。筆者發(fā)表《普及閱讀科學,給力全民閱讀》一文給予推薦。
2012年4月23日,第十七個“世界讀書日”,筆者發(fā)表《鄭州書香何處尋?》的博文:“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全世界的讀書人都在為讀書而忙碌,或自己沉浸于濃郁書香,或精心挑選好書送給心儀的人,或舉辦大型活動為讀書造勢,或捐贈好書給弱勢群體……然而我所在的鄭州市,卻無聲無色,書香難尋,不禁讓我汗顏……我期待鄭州不僅有滿城綠樹,更有滿城書香!我期待中原的每一個班級、每一個校園都書香彌漫;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鄉(xiāng)村都書香充盈!” 4月28—29日,我會與張家港圖書館聯(lián)辦了“2012華夏閱讀論壇之全民閱讀與書香城市建設暨江蘇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研討會”,并在開幕式上授予永聯(lián)村圖書館以“華夏書香地標”榮譽匾額。2012年11月21日至23日,由我會聯(lián)合其它單位共同主辦的第十屆全國民間讀書年會在廣東東莞召開,在開幕式上頒授了“書香東莞”榮譽匾額。會上展示全國各地民報民刊80余種。我會十年來為支持民報、民刊尤其是圖書館閱讀推廣導刊所付出的辛勞,獲得與會人員的好評。
當年11月12日上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簡稱CRA)在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成功舉辦了與國際閱讀協(xié)會(簡稱IRA)之間的學術交流會議。會議特別邀請國際閱讀協(xié)會國際部項目專員Amy Kushner和國際事務部主任Sakil Malik參加。代表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出席會議的有常務副會長、河南省教育廳甘其勛研究員,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郭英劍院長,副會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劉真福編審,副秘書長、中國出版科學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徐升國主任,常務理事、首都師范大學《中學語文教學》張蕾主編,常務理事、快速閱讀聯(lián)盟李勝利理事長,理事、語文出版社劉立峰編輯,首都師范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育系王小萍教授和盛靜老師。與會者就中國大陸全民閱讀推廣、閱讀教學與研究,以及CRA與IRA未來的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度溝通和交流。
筆者代表學會首先簡要介紹了中國閱讀學研究會1991年創(chuàng)建25年來,致力于漢文閱讀理論探索、基礎教育閱讀教學研究、全民閱讀活動推廣三項主要工作。出版了《閱讀學新論》《漢文閱讀學研究》《全民閱讀推廣手冊》《全民閱讀參考讀本》等學術專著,發(fā)表了大量論文,對閱讀是什么、為什么閱讀、公民須具備哪些閱讀能力、讀什么書、怎樣閱讀等一系列學術問題,提出了有前瞻性的觀點;學會倡導的“撒播讀書種子,提高閱讀能力,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等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學會組織的“建設書香校園”“傳承書香文化”活動已經(jīng)走進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市鎮(zhèn)和政府,鼓勵和引領不同年齡段的國民進行閱讀。學會還與各地圖書館一起組織“左書右網(wǎng)”、民間讀書會、圖書漂流等活動,為推進全民閱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支持。筆者還出示了相關文件、圖片、證書等,與會者了解兩個學會已有十多年的直接交流,CRA已經(jīng)參加過IRA的許多活動,并于2005年成為IRA在中國大陸的分支機構(gòu)。甘其勛研究員和Sakil主任還非常愉快地共同回顧了他們2004年7月25日至29日期間,在菲律賓馬尼拉市召開的第二十屆世界閱讀大會的與會經(jīng)歷。
2013年4月23日,第十八個“世界讀書日”,筆者發(fā)表《“世界讀書日”鄭州見聞》,對鄭州市的報刊和市民關注“世界讀書日”的情況做了隨機調(diào)查。5月8—12日,我會與河北大學、安平縣聯(lián)辦了“2013華夏閱讀論壇之孫犁百年誕辰紀念暨校園純文學閱讀推廣研討會”,并在開幕式上授予河北大學“華夏書香校園”榮譽匾額,頒授安平縣以“孫犁故里,書香安平”榮譽匾額,安平中學孫犁圖書館以“華夏書香地標”榮譽匾額。6月13—15日,我會在浙江余杭舉辦了“2013華夏閱讀論壇之章太炎先生國學思想研討會”,并在開幕式上授予章太炎故居以“華夏書香地標”榮譽匾額。
2014年在第十九個“世界讀書日”到來前夕,上海《圖書館雜志》“閱讀文化研究”專欄,刊出鄔書林《閱讀的本質(zhì):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知識汲取和文化繼承 》,王余光《百年來學人回答:為什么要讀經(jīng)典》,甘其勛《社會擔當:掃描“閱讀推廣人”的專業(yè)活動之道》,徐雁、譚華軍《目錄明,方可讀書:推薦書目、影響書目、暢銷書目與讀物推廣 》 等六篇文章。同年第2期《山東圖書館學刊》在“世界讀書日”專欄中刊登了教授白化文《讀“經(jīng)典”隨想》,曾祥芹《曾子“五道”思想體系的雛形——〈曾子〉章法新論》,甘其勛《閱讀推廣人要有擔當》等文章。
4月23日,河南《大河報》用5個版的版面推出“世界讀書日”特別報道,其中《超越功利才能享受讀書》,《再不讀書就老了:您呢,多久沒讀一本書了》,《讀“無用”的書 做有夢的人》,《閱讀如呼吸,讓孩子從小培養(yǎng)閱讀習慣》及《經(jīng)典推薦書單分享——一起來閱讀吧!》等十分醒目。本月25—27日,我會在浙江師范大學舉辦“2014華夏閱讀論壇之閱讀推廣先進案例交流與‘書香校園’建設創(chuàng)新研討會”上,授予該校“華夏書香校園”榮譽匾牌。10月22—25日,在我會與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江蘇省圖書館學會閱讀與用戶專業(yè)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的“2014年華夏閱讀論壇之全民閱讀推廣高級館員研討會”上,無錫科技職業(yè)學院被授予“華夏書香校園”榮譽匾牌。
由此可見,自“世界讀書日”設立十九年來,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不斷對接并融入世界閱讀文化的潮流,為傳承“漢文閱讀學”的人文傳統(tǒng),振興中華民族的讀書風氣而不斷地探索前行。
甘其勛,男,河南省基礎教育教研室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