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冬 肖武云
(湘南學院圖書館,湖南郴州 423000)
?
圖書館知識服務層次探析*
黃立冬 肖武云
(湘南學院圖書館,湖南郴州 423000)
圖書館是收藏與利用文獻知識的機構,文獻借閱服務是圖書館服務的表象,其本質是知識服務。根據服務所提供對象的不同,可將圖書館知識服務分為文獻服務、文獻章節服務、知識服務三種不同層次。
圖書館 知識服務 文獻單元 文獻章節單元 知識單元
圖書館作為一個中介機構,收藏與利用文獻知識是其社會職能,服務是其社會價值的實現途徑,至于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卻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不斷完善。從傳統的文獻借閱服務,到信息服務、知識服務,圖書館在實踐與理論中不斷摸索與總結,為的就是緊跟時代步伐,不被時代所拋棄。提供以圖書、期刊為主的文獻借閱服務是傳統圖書館最根本的服務[1],進一步深入提供檢索文獻章節的全文數據庫是目前數字圖書館最常見的服務,能夠直達文獻中所包涵知識并進行揭示、挖掘、關聯與分析的知識服務是未來圖書館的常見服務。知識是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提供知識服務將成為圖書館立足新時代的關鍵所在。
知識是人類的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反映,可分為客觀知識和主觀知識,也稱為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客觀知識必須附于一定的物質載體,我們稱其為文獻[2],主觀知識存在人腦中,相當于知識生產車間的一個個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文獻單元泛指任何相對獨立的以文獻為單位系統化了的一系列相關知識集合,如某一種圖書,某一本期刊,某一份報紙等。知識單元是指在知識管理中相對獨立,可以進行有效識別、處理與組織的基本單元[3]。介于兩者之間應該還有一種可稱之為文獻章節單元的存在,比如圖書的各個獨立章節,報刊的一篇篇文章,物理上它們不是獨立的文獻單元,內容上是相對獨立的。文獻章節單元在一般分類中往往被忽略了,通常用文獻單元代替,可實際上它與文獻單元或知識單元都有較為明顯的區別,應該單列出來。
文獻單元、文獻章節單元與知識單元都是知識的基本組成部分,他們之間區別大體如下:從載體形態上看文獻單元具有獨立的載體形態,知識單元一般不具有獨立的載體形態,文獻章節單元介于兩者之間,在文獻中具有相對獨立的一部分;從知識的廣度來看文獻單元所包含的大多是完整的系統性知識,知識單元所更多地是表現為知識點,而文獻章節單元則兼而有之;從數量上來看文獻單元較少,文獻章節單元多于文獻單元,而知識單元最多;從存在范圍來看文獻單元與文獻章節單元都依附一定載體存在,只能是客觀知識,而知識單元除了存在于客觀世界還大量存在于人的主觀世界中;從獲取途徑上看,文獻單元獲取方式已經較為成熟,通過文獻購買與借閱基本就可以實現,文獻章節單元則增加了數據庫的直接獲取途徑,知識單元因為其存在的廣泛性,獲取途徑多種多樣。
文獻單元、文獻章節單元與知識單元都是人類知識傳播的重要載體,都是向用戶提供知識服務的有效形態,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文獻單元、文獻章節單元與知識單元的相關性體現在互相包涵上,文獻單元、文獻章節單元與知識單元的切割劃分均有其相對性[4],知識單元從小了講可以是一個知識點,往大了講可指文章的一個章節,一本圖書也可以稱其為一個知識單元。知識單元是構成文獻章節單元的基本要素,而文獻章節單元的系統化組合則成為了文獻單元。知識單元主要存在文獻中,文獻章節單元只是文獻單元的一個組成部分,文獻單元也就是由前兩者所組成。如果把文獻單元比作一幢建筑,文獻章節單元就是建筑里的一個個房間或一層層樓房,而知識單元則是鋼筋、水泥、沙石、瓷磚等基本材料。
21世紀被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成為人類社會生產活動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在知識經濟時代,誰占有更多更優質的知識資源,誰就會在社會上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與更多的財富。知識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如何獲取知識,如何創造新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托夫勒也指出:“當今世界有三種基本力量:暴力、金錢和知識。暴力不斷升華為法律,金錢變得不再萬能,而知識正在成為這三大力量中最具潛力的力量[5]。”圖書館作為人類的知識寶庫,擁有豐富的知識資源,這決定了它必將在未來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開展知識服務,提升其知識的利用效率就是它實現社會價值的重要手段。知識服務的概念最早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被提出來,知識服務是信息服務的高級表現形式,是建立在知識管理的基礎上,依托網絡信息技術,滿足用戶個性化的知識需求,實現知識增值的服務創新[6]。知識服務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服務,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與相關專業知識,還要有發現知識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組織、傳遞知識。
知識服務的重要前提就是擁有大量科學管理的知識資源,這就是知識管理的研究內容了。知識管理的理念與實踐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生產力和質量中心(APQC)認為知識管理是組織有意識采取的一種戰略,它保證最需要的人能夠在最需要的時間獲得最需要的知識。知識管理可以幫助人們分享知識,最終達到提高組織效率的目的。知識管理其實就是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相互轉化并不斷創新與增值的過程,由知識識別、知識共享、知識創新、知識循環等部分組成[7],其中的知識共享基本上等同于知識服務,也就是把整理好的、有序化了的知識提供給所需用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知識服務是知識管理中的一環。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開展知識服務,兩者相輔相成。
圖書館所有的服務都是廣義上的知識服務,圖書館服務所提供的對象可分為文獻單元、文獻章節單元與知識單元三大類,知識服務也可對應分為三個層次,堅持以借閱為主導的傳統文獻服務,大力推進各類型數據庫的文章下載服務,積極開展直達知識本質的知識服務。
3.1 堅持文獻借閱服務為主導
在文獻數量稀缺的年代,通過對文獻單元的閱讀來獲取知識是人類最重要的知識獲取方式,圖書館擁有大量文獻就是它生存立命之本,而提供借閱服務就是它實現社會價值的關鍵所在。不論社會如何變化,文獻借閱都是圖書館的傳家寶,決不可丟棄。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人們對文獻的依賴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因為只有通過文獻獲取權威的系統性知識之后,才能對海量信息進行分析、鑒別,進而吸收有用的部分來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人們對于知識的吸收是以腦子里原有知識為前提的,而這個前提主要就是通過文獻獲得的,比如各年齡層次用的教科書,有了這些系統性的知識為前提,人們才擁有了獲取新知識的基礎。一個學醫的人,面對網絡上各種養身說法比一般人更能分辨出真假優劣,一個魔術師在看別人表演魔術時更容易看出奧秘所在,一個懂歷史的人看古裝劇比沒學過歷史的人見解會更為獨到準確,這些都是因為他們閱讀、吸收了該專業大量的文獻知識。面對知識與信息的高速增長,人們只能更多的閱讀文獻才能更好的在知識與信息的海洋中遨游,而不是被其所淹沒。
圖書館引入新的服務方式與創新服務理論,都是在補充圖書館的知識傳播途徑,而不會將文獻借閱完全取代。圖書館知識服務的開展,是為了讓用戶需求與文獻知識更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其實就是直達文獻內容的“借閱”。如果某個圖書館不提供借閱服務,即使他擁有強大的知識服務或參考咨詢服務能力,擁有精美的網頁,那也只能算是一個信息服務中介;如果一個圖書館只剩下圖書借閱服務,即使他因經費困難不再購買新書,那仍然是大家認可的圖書館。既然圖書借閱是圖書館的根本所在,那么如何引導用戶去讀書,為用戶提供適合的書,就永遠是圖書館工作的重點所在。這就回到了阮岡納贊提出的“每個讀者有其書,每本書有其讀者”這個簡單而樸素的命題中去了,為每個讀者提供所需圖書,為每本書找到需要它的讀者,是圖書館一直以來的重要工作,也必將是未來圖書館工作的重中之重,網絡只是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更多的途徑。
3.2 通過數據庫技術實現文獻章節單元的獨立流通
人類在擁有了一定知識基礎上,對某個領域的知識就是一種選擇性閱讀了,比如人們一般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新知識與信息。隨著圖書、期刊等文獻知識的高速增長,人們對某專業的圖書只能選擇性閱讀,對期刊上的文章只能關注某些主題,全文數據庫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隨著以中國知網為首的大型數據庫日益完善,數據庫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購買數據庫直接提供期刊論文下載服務已經是各圖書館的基本服務之一了。數據庫服務面臨的困境主要不是技術上的,而是版權壟斷導致的數據庫產商利益與文獻知識傳播之間的平衡問題。各數據庫產商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對一些信息資源進行獨占式買斷,從而抬高價格并限制競爭對手的發展,這就使得各圖書館不得不購買大量數據庫以實現資源的全面覆蓋,造成了資源的重復與經費浪費現象。各數據庫格式不一樣,管理使用方式也不盡相同,造成了檢索的不便,增加了用戶的使用難度,從而影響到知識的利用與傳播,甚至阻礙了高層次知識服務的有效開展。文獻信息傳播想要達到更高的效率,不同數據庫之間必須打破技術壁壘,減少壟斷式版權占有現象,采取統一標準的開放式元數據架構[8]。
開放存取數據庫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它符合互聯網的特性——提供免費服務。騰迅QQ、百度搜索、網易郵箱、360安全衛士、阿里巴巴,這些成功的互聯網巨頭都是把主業做成免費,成功吸引到用戶群之后,再通過廣告等別的方式來賺到大筆利潤的。互聯網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免費,因為只有免費才能讓信息傳播更快,這也是網絡迅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開放存取目前還是新生事物,但最終肯定會取代目前的數字圖書館模式,成為最受歡迎的知識發布與獲取途徑。
3.3 全面開展知識服務
傳統的文獻單元借閱服務本身就是一種知識服務,因為文獻的本質就是知識,文獻就是知識的載體。文獻章節單元是文獻單元的細化,同理也是知識服務的重要形式,通過文獻單元或文獻章節單元的閱讀吸收知識是長期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形式之一。現在大家所說的知識服務指的是直達文獻知識內容的組織與分享,它來源于文獻單元或文獻章節單元服務,但又更為深入,三者之間不是完全替代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補充,長期共存的關系。網絡信息技術使得信息呈爆發式增長,人們獲取知識最大的矛盾不是知識資源稀缺,而是知識資源被海量信息所淹沒,找不到自己所需知識。這就對知識的組織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從間接的文獻管理上升到直接的知識管理,知識服務也應運而生。
知識服務的形式多種多樣,除了文獻單元借閱或文獻章節單元下載之外,參考與決策咨詢也是一種常見的知識服務模式。學科服務是一種新型的知識服務模式,在高校得到了廣泛應用,為學校的學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文獻保障與決策咨詢,讓各學科的專業老師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從而加速學科建設與發展。創客空間也是一種新型的知識服務,它有點類似頭腦風暴會議,它指的是能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們聚集起來,創造并分享新想法、新思路的任意形式空間。在創客空間里,通常配備相應的資源和工具,允許用戶及時方便的進行思想交流、實踐與創新[9]。“嵌入式”服務是圖書館一種新的知識服務嘗試,既可以將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嵌入到教學中去,實現文獻檢索課程的功能,也可以嵌入到科研工作中去[10],提高科研效率,最終讓圖書館的服務無所不在。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各圖書館要立足傳統知識服務的基礎之上,全面開展適合自己的新型知識服務。
隨著人類知識總量的增長,圖書館出現了文獻單元服務、文獻章節單元服務、知識服務等三種不同層次的服務,三者之間是一個長期共存,互為補充的關系。如果說傳統圖書館主要作為人類文明的收藏機構,那么未來的圖書館還要增加一個功能,那就是作為人類文明的孵化器,通過各種形式的知識服務,為人們的思想創新提供及時的文獻知識、最佳的場所與設備,讓知識分享與創新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進而激勵人們的創新意愿、提升人們的創新能力,最終形成新的文獻知識,豐富人類文明成果,也豐富了圖書館的館藏。如果把人類的知識總量比作一個球,正在不斷膨脹,那么知識服務就相當于催化劑,加速這個知識球的膨脹。
〔1〕 周文駿.什么是圖書館?怎么研究圖書館學?——我的學習體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5):2-4
〔2〕 曹錦丹.基于文獻知識單元的知識組織——文獻知識庫建設研究[J].情報科學,2002(11):1187-1189
〔3〕 文庭孝.知識單元的演變及其評價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7(10):72-76
〔4〕 王子舟,王碧瀅.知識的基本組分一文獻單元和知識單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1):5-11
〔5〕 (美)阿爾文·托夫勒.力量轉移——臨近21世紀時的知識、財富和暴力[M].劉炳章,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
〔6〕 賈玲.圖書館知識服務探析[J].情報資料工作,2013(2):97-100
〔7〕 黃立冬,黃莉,周吟劍.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的切入點——參考咨詢服務[J].現代情報,2008(3):169-170
〔8〕 李明理.從知識管理到知識服務:學術信息數據庫的發展轉型[J].情報資料工作,2014(2):67-70
〔9〕 羅博,吳鋼.創客空間:圖書館新業態發展實踐與啟示.情報資料工作[J],2014(1):96-100
〔10〕 李秋實.基于用戶訪談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需求質性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3):22-25
Study on the Knowledge Service Level of Libraries
Huang Lidong Xiao Wuyun
The library is the organization of collecting and utilizing literature knowledge. The literature lending service is the appearance of library service while its essence is knowledge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 provided by different objects,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levels: literature service, literature section service, knowledge service.
Libraries;Knowledge service;Literature unit;Literature section unit;Knowledge unit
2014年湖南省教學改革研究項目(NO.493);湘南學院科研項目(NO.2013YJ23)。
G252
A
黃立冬(1981~),男,館員,發表論文二十余篇,研究方向:圖書館理論與管理。肖武云(1972~),男,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