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求真務實:戴震《詩經》研究特色

2015-04-10 16:30:17

徐 玲 英

(安徽大學 學報編輯部,合肥230039)

戴震于《與姚孝廉姬傳書》中說:“凡仆所以尋求于遺經,懼圣人之緒言暗汶于后世也。然尋求而獲,有十分之見,有未至十分之見。所謂十分之見,必征之古而靡不條貫,合諸道而不留余議,巨細必究,本末兼察。若夫依于傳聞以擬其是,擇于眾說以裁其優,出于空言以定其論,據于孤證以信其通;雖溯流可以知源,不目睹源泉所導,循根可以達杪,不手披枝肄所歧,皆未至十分之見也。”[1]372戴震所謂的“尋求而獲,有十分之見,有未至十分之見”,是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的。無論是對于人類社會還是個人而言,人的認知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于遺經的研究只有達到“征之古而靡不條貫,合諸道而不留余議”,才能叫做“十分之見”。“十分之見”的獲得必須本末兼察、空所依傍、言而有據、多聞闕疑。梁啟超以為戴震求“十分之見”之法實乃科學之方法,他說:“其所謂十分之見與未至十分之見者,即科學家定理與假說之分也。科學之目的,在求定理,然定理必經過假設之階段而后成。初得一義,未敢信為真也,其真之程度,或僅一二分而已。然姑假定以為近真焉,而憑借之以為研究之點,幾經試驗之結果,浸假而真之程度增至五六分、七八分,卒達于十分,于是認為定理而主張之。其不能至十分者,或仍存為假說以俟后人,或遂自廢棄也。凡科學家之態度,固當如是也。震之此論,實從甘苦閱歷得來。所謂昔以為直而今見其曲,昔以為平而今見其坳,實科學研究法一定之歷程,而其毅然割舍,‘傳信不傳疑’,又學者社會最主要道德矣。”[2]36-37戴震的《詩經》研究是對其尋求“十分之見”之法最好的詮釋。

一 三易其稿,不以己自蔽

戴震以《詩經》“三百篇皆忠臣、孝子、賢婦、良友之言”[3]126而精心研究《詩經》。他最早的《詩經》研究著作是《詩補傳》。據段玉裁《戴東原年譜》記載,是書完成于乾隆十八年,戴震時值三十一歲[1]663。戴震于《詩補傳》序言中交代了該書治詩的原則,即“今就全詩考其名物字義于各章之下,不以作詩之意衍其說”[3]125。于《詩經》傳注中,戴震最為推崇《毛詩故訓傳》、《毛詩鄭箋傳》和朱熹《詩集傳》,故《詩補傳》于每章之下,首列以上三書釋義精準者,至于未釋語詞,戴震則為之作釋,以“震按”標識,附于其后。例如:于《鄘風·君子偕老》“蒙彼縐絺,是紲袢也”章,戴震按曰:“紲袢,袢延。蓋古有是語,今并未聞。縐絺精而細靡,當暑用為服。疑詩意言其無流汗沾濡之苦,服之在體,熱氣散解,袢延而寬也。紲之言洩,袢之言泮。延,寬舒也。”[3]208于《衛風·芄蘭》“雖則佩觿,能不我知”章,戴震按曰:“《方言》‘知,愈也。’病愈亦謂之知。史傳有‘幾日知’之語。蓋古語之別,而今人失其解也。”[3]225-226時之相隔千百年,猶如地之相隔千百里,不借助于訓詁便難以通古人之語言。然而亦有雖有訓詁,讀者仍不能理解者,戴震便為之溝通訓詞與被訓詞的關系。例如《周南·汝墳》“惄如調饑”之“調”,《毛傳》釋曰:“調,朝也。”[4]593如此訓釋,讓人不能知其所以然,故戴震以按語解釋道:“調、朝語之轉。”[3]160又如《召南·雀巢》“百輛御之”之“御”,《鄭箋》釋 曰:“御,迎 也。”[4]596戴 震 按 曰:“御、迎 語 之轉。”[3]165除訓釋實詞外,戴震還注意虛詞的注釋。例如《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章,戴震按曰:“卬、吾、言、我,一聲之轉,或五方異語有之。《詩》中但為辭助。《易》‘說言乎兌’‘成言乎艮”,言亦辭助也。”[3]153又如《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章,戴震按曰:“斯,辭也。或曰螽斯,或曰斯螽,便文協句爾。”[3]156

戴震嘗云:“至若經之難明,尚有若干事。誦《堯典》數行至‘乃命羲和’,不知恒星七政所以運行,則掩卷不能卒業;誦《周南·召南》自《關雎》而往不知古音,徒強以協韻,則齟齬失讀;誦古《禮經》先《士冠禮》,不知古者宮室、衣服等制,則迷于其方……不知鳥獸、蟲魚、草木之狀類名號,則比興之意乖。”[1]371所以戴震釋讀《詩經》,除詞義訓詁外,他還廣泛考證名物、典制等知識,希冀通過對名物典制的考證,一步步接近《詩經》時代,以古人的眼光觀照《詩經》。例如《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于灌木”章,戴震按曰:“黃鳥,經或謂之倉庚,《夏小正傳》謂之商庚,亦謂之長股。《爾雅》謂之黧黃,亦謂之楚雀。”[3]152-153又如《衛風·碩人》“葭菼揭揭”章,戴震按曰:“萑未秀為菼,《爾雅》亦謂之騅,騅其色也。萑之小者謂之蒹,《爾雅》謂之薕,今人通謂之荻。凡曰葭菼、曰蒹葭、曰萑葦、曰蘆荻,皆二物并舉。葭、蘆、葦一物也。菼、蒹、薕、萑、荻一物也。說者多混。”[3]221-222由于方言的存在,一物多名現象較為普遍。戴震羅列名物的異名,達到由已知知未知的目的。此外,戴震還詳考古代典制。例如戴震于《鄘風·君子偕老》考證了王后禮服之制,曰:“《周禮》‘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褕翟、闕翟、鞠衣、展衣、褖衣。’鄭《注》:‘王后之服,刻繒為之形而采畫之,綴于衣。袆衣,畫翚者,褕翟,畫鷂者。闕翟,刻而不畫。從王祭先王,則服袆衣。祭先公,則服褕翟。祭群小祀,則服闕翟。鞠衣,黃,桑服也。展衣,以禮見王及賓客之服。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3]207于《大雅·綿》,戴震考證了門的建制,曰:“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諸侯三門:庫、雉、路。皋、郭語之轉。郭門,外門也。諸侯之外門謂之庫門。中門謂之雉門,亦謂之闕門,有兩闕,《周禮》所謂‘象魏’,《春秋》所謂‘兩觀’是也。路寢之門謂之路門,亦謂之虎門,亦謂之畢門。”[3]451正如戴震所言:“蓋名物字義,前人或失之者,可以詳核而知。古籍俱在,有明證也。作詩之意,前人或失之者,非論其世、知其人,固難以臆見定也。”[3]125-126戴震本著求真務實的治詩態度,故而詳于名物字義考訂,而不推衍作詩之意。梁啟超盛贊戴震這一治詩原則,曰“洵治詩良法”[5]87。通過對字義、名物的推求,為回歸《詩經》時代創造可能;而以夫子“思無邪”擬定篇旨,則還原了《詩經》作為禮樂制度一部分的本性。

尋求而獲,有十分之見,有未至十分之見。《詩補傳》雖是戴震治詩的唯一完書,但是戴震認為此書為識見未定之作,尚需修正。“震為《詩補傳》未成,別錄辯證成一帙”[1]664。所謂的“未成”就是未成定論,所謂的“辯證”就是指《毛鄭詩考證》。在《詩補傳》基礎上,戴震專摘《毛傳》《鄭箋》或經文中有異議之處,詳加考證,所依材料大都本之古訓古義,言而有據。例如《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毛傳》釋“厲”為“以衣涉水為厲”[4]637。戴震于《詩補傳》中已意識到《毛傳》訓釋之訛,指出:“厲,不成梁之名。”[3]190在其后的研究中,戴震發現釋“厲”為“不成梁之名”仍未至十分之見。他于《毛鄭詩考證》中修正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厲”由“履石渡水”而引申出橋梁之義,并廣征博引,使釋義確鑿可信。戴震首先指出《毛傳》訓釋之非:“既已以衣涉水矣,則何不可涉乎?似與詩人托言‘不度深淺,將至于溺不可救’之義未協。”然后戴震依據《說文解字》釋“砅”為“履石渡水也”,并引《詩》“深則砅”,指出“濿”本字為“砅”,省而為“厲”。“厲”的本意為“履石渡水”,引申而有橋梁之義。酈道元《水經注·河水》篇云:“段國《沙州記》:吐魯渾于河上作橋謂之河厲。”這是橋有“厲”之名之明證。戴震又根據《衛詩·有狐》“淇梁”“淇厲”并稱,推定“厲固梁之屬”。釋“厲”為橋梁,則詩句“深則厲,淺則揭”的意思是“水淺可褰衣而過,水深則必須依橋梁而過”,這便與詩人“不度深淺,將至于溺不可救”之義相協了[3]598-599。戴震一字之訓,做到了本之六書,貫通群經,而又實行本經前后互證,所以所作結論多為不刊之論。又如《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傳》曰:“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4]654《鄭箋》曰:“自防如城隅。”[4]654戴震不同意《傳》《箋》之解說,于《詩補傳》中指出:“言城隅,以表至城下將入門之所也。”[3]199但《詩補傳》對于為何言“城隅以表至城下將入門之所”解說不詳。戴震則于《毛鄭詩考證》中依據古代婚禮,指出“諸侯娶一國,二國往媵之,以姪姊從。冕而親迎,惟嫡夫人耳。媵則至乎城下而俟迎者,然后入”,“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指的就是“媵俟迎之禮也”[3]600。

此外,對于《詩補傳》中對《毛傳》《鄭箋》解說語焉不詳之處,《毛鄭詩考證》也摘出補充說明。例如《邶風·新臺》“籧篨不殄”,《毛傳》曰:“籧篨,不能俯者。”[4]656《鄭箋》曰:“籧篨口柔,常觀人顏色而為之辭,故不能俯者也。”[4]656于《毛鄭詩考證》中,戴震通過對“籧篨”詞義引申系列的梳理,進一步解釋《毛傳》《鄭箋》以籧篨指口柔的原因。他首先據《方言》“簟或謂之籧?,其粗者謂之籧篨”,指出籧篨是竹子編的粗席之名,不能卷折;后來引申為病名,《晉語》曰:“籧篨不可使俯。”以此疾似籧篨,不能俯仰;后又引申為口柔,因為“柔者,媚也,以言媚人者,常仰觀顏色,病若籧篨之不能俯,故又為口柔之名”[3]601。他通過對“籧篨”詞義引申系列的呈現,使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于《毛鄭詩考證》中,戴震考據務求言而有據。相較于《詩補傳》,戴震作《毛鄭詩考證》時視域更加開闊,引用書目不再局限于《爾雅》《說文》《周禮》《經典釋文》等幾本字書、訓詁專著,而是擴大至經史子集。具體而言,《毛鄭詩考證》中所引書目包括:《儀禮》、《禮記》、《春秋傳》、《離騷》、《漢書》、《韓詩外傳》、《五經異議》、《晉語》、《方言》、《史記》、《論語》、《釋名》、《國語》、《雜問志》、《文選》、《魏都賦》、《思玄賦》、《谷梁春秋》、《曲禮》、《孟子》、《淮南鴻烈》、《后漢書》、《考工記》、《讀韓詩》、《尚書古文疏證》等。

可以看出,經過多年的考證積累,戴震對《詩經》已經有了全面認識。時隔十三年,戴震在《詩補傳》的基礎上,融入了《毛鄭詩考證》內容,作《杲溪詩經補注》,希冀為后世《詩經》研讀提供一個定本。《杲溪詩經補注》仍沿襲了《詩補傳》體例,“就全詩考其名物字義于各章之下”。戴震仍于每章之下首列《毛傳》《鄭箋》和朱熹《詩集傳》,有資參證的材料則用小字注于相關條目之下;然后以按語形式闡說己見。“《補注》以《補傳》為基礎,在文字考訂、典制辯證、詞語釋義、篇旨探索乃至行文修辭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刪補加工,其質量無疑高出《補傳》”[6]3。以《關雎》首章為例,戴震于《詩補傳》中只是引用《毛傳》釋義,而于《杲溪詩經補注》中,戴震辨析了《鄭箋》“摯之言至,謂王雎之鳥雌雄情義至然而有別”[4]570之非。戴震以《夏小正》“鷹始摯”、《曲禮》“前有摯獸”為依據,指出“摯”為“鷙”的假借字,義為“猛”。又《春秋傳》杜預注曰:“鷙而有別,故為司馬,主法制。”是杜預注本引《毛詩》而取猛鷙之義。《詩經》以猛鷙之鳥興淑女,戴震認為是“關雎之有別,本于其性,詩經單取其有別之性耳”,“凡詩辭于物,單取已端,不必泥其類”[6]5。此外,《杲溪詩經補傳》還對《毛傳》“窈窕,幽閑也”[4]570作了補充說明。戴震指出:“窈窕,謂容也,其容幽閑、窈窕然。禮四教: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容者,德之表。”[6]5-6將窈窕解釋為四教之婦容,指女子出入端莊持禮,便恢復了詩經的教化功能。《杲溪詩經補注》雖然僅完成《周南》《召南》二卷,但它是戴震識見稍定之作。段玉裁于《戴東原年譜》中說:“今二南著錄,而《詩補傳》已成者不著錄。先生所謂每憾昔人成書太早,多未定之說者,于此可見。”[1]678作為完書的《詩補傳》一直沒有刊行,而只刊行了二《南》,這正是戴震傳信不傳疑精神的體現。戴震《詩經》研究歷時十幾年,其間三易其稿,力求做到不以己自蔽。戴震對十分之見的苦苦追求,于此可見一斑。

二 空所依傍,不以人蔽己

對于《詩經》學史上的爭議問題,戴震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盲從、不偏信,唯求其是;對于證據不足者,則兼收并蓄、多聞闕疑。

不同于清代學者“主漢者必攻宋,主宋者必攻漢”[3]125,戴震認為“漢儒訓詁有師承,亦有時傅會;晉人傅會鑿空益多;宋人則恃胸臆為斷,故其襲取者多謬,而不謬者在其所棄。……宋以來儒者,以己之見硬坐為古賢圣立言之意,而語言文字實未之知”[1]495,所以戴震治詩跳出漢宋門戶之爭,志存聞道,空所依傍,做到不以人蔽己。戴震認為知人論世是推演作詩之意的前提,然而由于關于作詩之人的文獻缺如,后人無法確定作詩之意。即使明了《詩經》如漢之毛亨、鄭玄,宋之朱熹,也仍會一詩或以為是君臣朋友之辭,或以為是夫婦男女之辭;或以為刺譏之辭,或以為稱美之辭;或以為自己所為指辭,或以為他人代為之辭。戴震冷靜地對待詩序,加以自己獨立的判斷,唯是而從。例如他認為“南、豳、雅、頌,固有專為樂章,非詠時事者”,“《關雎》之言夫婦,《鹿鳴》之言君臣,歌之房中,歌之燕饗,俾聞其樂章,知君臣、夫婦之正焉。禮樂之教遠矣,非指一人一事為之者也”[5]7。戴震一改說詩附會歷史的做法,淡化史實,作泛泛而論,并不將具體詩篇傅會到文王、后妃或夫人之上。更何況戴震認為詩篇不一定為特定目的而作,“南、豳、雅、頌,或特作詩以為樂章,或采所有之詩定為樂章。……《儀禮》合樂,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又射節用騶虞、貍首、采蘋、采蘩。其采蘋則本為女子教成之祭而作。古人樂章,一詩而數用有如此”[3]131。戴震主張,對于詩旨的不同闡釋,在文獻缺如的情況下,只要言之成理則不妨兼收并蓄。例如《陳風·衡門》,《毛序》曰:“誘僖公也,愿而無立志,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也。”[4]801-802《詩集傳》則以為“此隱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辭”[7]517。戴震則曰:“是詩也,以一國言之,國雖小可以興治,不必待大國然后可為,義如是也,以一人言之,雖窮餓可以樂道,而不必求奉身之厚以自快,義又如是也。三百篇,失其傳矣,茍無害乎義、不失乎辭,可以之此、可以之彼者,則未知其孰是也,兼收而并存之可也。”[3]307-308戴震雖然主張兼收并蓄,但是他對朱熹等將一些詩篇定為淫詩仍不贊同。他相信無論正詩變詩,三百篇皆“思無邪”。戴震說:“風雖有貞淫,詩所以美貞刺淫,則上之教化有時寢微,而作詩者猶欲挽救于萬一,故詩足貴也,三百篇皆思無邪也。”[3]125他認為,之所以一部分變詩被定性為淫詩,一是因為對孔子“鄭聲淫”的誤讀,二是因為說詩者比擬《春秋》書亂臣賊子之法,認為《詩經》存淫詩以識其國亂無政,使后人知有所懲,所以將“本非男女之詩,而說者亦以淫奔之情類之,于是目其詩則為褻狎戲謔之穢言”。戴震一方面指出:“鄭衛之音,非鄭詩、衛詩,桑間濮上之音,非《桑中》一詩”,并在詳細闡釋了音、樂和詩的區別的基礎上總結道:“是知夫子之言‘鄭聲淫’,《樂記》之言‘桑間濮上之音’,不可據以論《詩》辭也。”[1]136-137另一方面,戴震以春秋諸國燕享所賦之詩,多為后人所謂的淫詩為例,駁斥存淫詩以識其國亂無政之觀點,說:“鄭六卿踐行宣子于郊,賦其本國之淫詩,豈亦播其國亂無政乎?”戴震認為:“五倫之理,本自相通,或朋友、兄弟、夫婦之詩,用之于君臣;或男女之詩,用之于好賢。然不可以小人之言加之君子,鄙褻之事誦之朝廷、接之賓客。”[6]489戴震以孔子“思無邪”為指導思想,認為即使是變風也當止乎禮義。例如《邶風·靜女》,朱熹定性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也”[7]483,戴震認為此為“思賢媵”。戴震說:“《靜女》其詩,所謂賢賢易色矣。衛人擬其君之宮中無是女以備嬪媵及女史之法廢也。故其詩非蕩佚之言也,所以譏蕩佚者之言也。蕩佚者,無貞靜之操。曰靜女,明不淫也。蕩佚者,無取乎彤管。女史曰彤管,主乎宮中之宜有法度也。《春秋傳》曰:‘《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是也。歸荑,亦以為潔白之喻。若蕩佚者,曷取是?其辭微,其志壯,其稱物也可以訓,其思美也,不動于淫。使徒以色而矣,豈足美哉!”[3]200戴震所釋詩旨與《毛詩序》“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4]654相為表里。

《鄭氏詩譜》為三百篇擬定世次,戴震作《毛鄭詩考證》錄為卷首,以存梗概。但是戴震并不盲從鄭玄的譜系,認為不可以今之詩篇次第定作詩世次。例如他于《小雅·鹿鳴之什》曰:“《采薇》《出車》《杕杜》漢世有謂為懿王時詩者,據詩中曰‘天子’、曰‘王命’,毛鄭解為‘殷王’,徒泥正雅作于周初爾。茍有詩得乎義之正者而為治世之正事,何必非正雅邪?文王未嘗自稱王,成康以后昭、穆、共、懿、孝、夷、厲、宣八王,而宣王吉甫北征,曰‘玁狁孔熾’。則前此二百余年間,固亦有玁狁崛強之事矣。宣王之臣皇父謂南仲為太祖,豈必遠求南仲為文王時乎?文王之臣,亦未聞有南仲者矣。《南陔》已后,則又周初雅樂,未可以今之詩篇次第定作詩世次也。”[3]143。戴震又于《小雅·節南山之什》再次強調曰:“《節南山之什》以下,舊說以為幽王時詩,朱子嘗疑《楚茨》至《車舝》十篇為正雅,錯脫在此。《魚藻》《采菽》《黍苗》《隰桑》《瓠葉》同。《黍苗》言召伯營謝,與《大雅·菘高》皆宣王封申伯事。然則詩篇次第,不可以定作詩之世次明也。”[3]144戴震“未可以今之詩篇次第定作詩世次”的觀點得到后人證實。例如魏源作《詩古微》,依據《尚書大傳》、《漢書》、《風俗通義》、《潛夫論》、《鹽鐵論》等典籍關于《出車》與《常武》之南仲的記載,實行典籍互證,詳細辯證《采薇》、《出車》、《杕杜》三詩非文王時詩,“皆宣王詩也”[8]254-259。

《周禮·大師》曰:“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4]1719程顥言:“詩有六體,需篇篇求之,或有兼備者,或有偏得一二者。”[9]之后朱熹作《詩集傳》便于每篇之下標注賦、比、興。戴震對朱熹此種做法提出異議。他于《經考》中指出,風雅頌是三種詩體,賦比興是三種詩義。“賦比興三種特作詩者之立言置辭,不出此三者。若強析之,反自亂其例。蓋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何嘗以例拘?既有言矣,就其言觀之,非指明敷陳,則托事比擬;非托事比擬,則假物引端。引端之辭,亦可寄意比擬,比擬之辭,亦可因以引端。敷陳之辭,又有虛實、淺深、反側、彼此之不同,而似于比擬、引端,往往有之。”[6]241接著,戴震以《周南·樛木》為例,指出該詩先儒以為興,以葛藟興福履,但是此詩為“后妃待下,眾妾稱愿之”,詩中無從知其為眾妾所作,只是因為樛木下垂,葛藟上蔓,比喻后妃待下,眾妾下附,可見又是比也。又如《曹風·下泉》“洌彼下泉,浸彼苞稂”,先儒以為比王室陵夷、小國困弊,但是該句又興以下愾然念周京。所以戴震說,“此三者(賦比興)在經中,不解自明;解之,反滯于一偏矣”[6]241-243。

對《詩經》文字的訓釋,戴震也不盲從一家之言,而是本之六書、征之群經,綜合條貫、以理論定。例如《周南·關雎》“左右芼之”之“芼”,《毛傳》曰“擇也”[4]572,《郭注》曰“謂拔取菜”[4]572,朱熹曰“熟而薦之”[7]403。戴震指出,“說經者就經傅會而不可通于字,說字者就字傅會而不可通于經”,都在緣辭生訓,而不明于字的偏旁[6]7。戴震考證曰:“芼,從草,毛聲,菜之烹于肉湆者也。考之《禮》羹、芼、菹、醢,凡四物。肉謂之羹,菜謂之芼,肉謂之醢,菜謂之菹。菹、醢生為之,是為豆實,芼則湆烹之。芼之言用為鉶芼。”[3]595-596擇于眾說以裁其優不是求十分之見的做法,所以戴震另辟蹊徑,從文字形體分析出發,證之以相近時代的典籍,論證了“芼”乃菜之烹于肉湆者。又如《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毛傳》曰“不顯,顯也……不時,時也”[4]1083,以“不”為發聲詞,《鄭箋》曰“周之德不光明乎?光明矣。天命之不是乎?又是矣”[4]1083,增加“乎”字以為反言。戴震指出“《傳》《箋》各緣詞生訓,失其本始”,比之古人金石銘刻,“丕顯多作不顯,二字通用甚多”,“不顯”當為“丕顯”。《詩經·桑扈》中“不取”、“不難”、“不那”,《生民》中“不寧”、“不康”,《清廟》中“不顯不承”,“不”字皆為“丕”[3]633。后來馬瑞辰作《毛詩傳箋通釋》便繼承了戴震的觀點,以為“不、丕古通用”,“不顯猶丕顯也”[10]262。戴震詞義考釋的方法得到時人贊同。余廷燦謂其“有一字不準六書,一字解不通貫群經,即無稽者不信,不信必反復參證而后即安。以故胸中所得,皆破出傳注重圍”[11]23。

戴震早年就志存聞道,并選擇了由詞通道之路,所以他刻苦研讀《說文解字》、《爾雅》及《方言》等字書,并由此廣及漢儒傳注,“由是盡通前人所合集《十三經注疏》,能全舉其辭”[1]651。戴震也自稱:“余于疏不能盡記,經、注則無不能倍誦也。”[1]651正如戴震所言:“學可以增益其不足而進于智”[1]156,“一事豁然,使無余蘊,更一事而亦如是,久之,心知之明,進于圣智,雖未學之事,豈足以窮其智哉!”[1]213正是憑借其深厚的學術根柢,戴震對于《詩經》中的爭訟問題,皆能空所依傍,提出獨到的見解。

三 是正文字,還原經典原貌

典籍傳抄翻刻,魚魯虛虎之訛在所難免。校訂典籍文字,是正確釋讀文本的前提條件。戴震曾以《水經注》“水流松果之山”為例說明校正文字的重要性,說“《水經注》‘水流松果之山’,鐘伯敬本‘山’訛作‘上’,遂連圈之,以為妙景,其可笑如此。‘松果之山’見《山海經》”[1]716,并指出“守訛傳繆者,所據之經,并非其本經”[1]378。文字訛誤則所釋之義已非經之本義了。

為還原《詩經》的本來面目,求真務實,戴震在訓詁的同時不廢校勘。例如《陳風·墓門》“歌以訊之,訊予不顧”,戴震指出“訊”乃“誶”字轉寫之訛。他所列理由如下:第一,《毛詩》曰“告也”,《韓詩》曰“諫也”,于義皆為“誶”;第二,“訊”音“信”,與韻不協,“誶”音“碎”,與“誶”上句“有鸮萃止”之“萃”協韻;第三,王逸注《離騷》引詩作“誶予不顧”,是東漢時字仍不誤;第四,《爾雅》曰:“誶,告也。”《釋文》云“沈音粹,郭音碎”,是郭本“誶”不作“訊”,且張衡《思玄賦》注引《爾雅》仍作“誶”[3]609。戴震著述,孤證不為立說,言必有據。為證明“訊”乃“誶”字之訛,戴震以字書韻書參伍考證,并征之漢唐典籍,言必有信。段玉裁作《說文解字注》時便繼承了戴震的觀點,指出今毛本“訊”為“誶”字之誤,形近而訛[12]100。戴震的論斷還得到出土文獻的驗證。出土于西漢初年第二代汝陰侯夏侯灶夫妻合葬墓的阜陽漢簡,便有《詩經》殘卷,其《陳風·墓門》正作“歌以誶之”[13]。又如《周南·卷耳》“云何吁矣”,戴震指出“吁”為“盱”字轉寫之訛。他首先用本校法實現前后互證,《何人斯》“云何其盱”、《都人士》“云何盱矣”皆為不得見而遠望之意,字皆作“盱”;然后他引用《說文》“盱,張目也”,《爾雅》“盱,憂也”;最后用《毛詩》為生字釋義的體例,說明此處不釋義是蒙《卷耳》篇而省略[6]12。戴震還利用《詩經》用韻規律,訂正經文訛誤。例如他于《毛鄭詩考正·漢廣》中總結道:“凡詩中用韻之句,韻下有一字或二字為辭助者,必連用之,數句并同,不得有異。”據此,戴震指出《詩經·漢廣》“不可休息”之“息”為“思”字之訛;《陳風·墓門》“歌以誶之”之“之”為“止”字之訛[3]596。戴震總結一書義例的校勘方法為后世樹立楷模,王國維曰:“‘審其義例’屬于本校……皆是戴震的創造,為后代校勘家所遵循并加以發展,可見其價值和影響。”[14]342

正如戴南海所說:“戴震、段玉裁、王氏父子、俞樾等人都具有深厚的文字、音韻、訓詁之學的根基和豐富的古代歷史文化知識,善于發現古書文字上致誤的原因,據理加以改正。同時,他們不僅博覽群書,而且讀得精通。他們以理校為主,又善于從本書和他書取得證據校正文字,且把嚴密的考證用于校勘,因此時出奇跡,多有創獲。”[15]110戴震利用音韻校勘之例,如:他據“軓”字不與“牡”字押韻,知《匏有苦葉》中“軓”為“軌”字之訛[3]599;據“疧”字不與“塵”字押韻,知《無將大車》中“疧”為“痻”字之訛[3]626。戴震據群籍傳注校勘之例,如:他據《夏小正傳》,知《木瓜》中“蘆”為“雚”字之訛[3]603;據《爾雅》釋義,知《陟岵》中“岵”與“屺”字釋義互訛[3]605;據《釋文》知《小戎》中“靳”為“靷”字之訛[3]607,《節南山》中“方有穀”衍“有”字[3]621。戴震以理校訂之例,如:他據音義考證,指出《女曰雞鳴》中“贈”為“貽”字之訛[3]604,《月出》中“慘”為“懆”字之訛[3]609,《六月》中“急”為“戎”字之訛[3]618,《雨無正》中“訊”為“誶”字之訛[3]623,《小旻》中“膴”為“腜”字之訛[3]624。另外,戴震還依據語法考證,指出“慘”字不可用為疊字形容之辭,知《北山》中“慘”為“懆”字之訛[3]626。各種校勘方法的綜合運用,戴震往往能于不經意處發現訛誤,并以理校訂,從而盡可能地還原《詩經》原貌。

戴震堅信人雖愚必明。他由天道推演人性,認為人稟天地清明之氣而具有血氣心知,“血氣心知,性之實體也”[1]175;人具有了血氣心知,便有了自具之能:“口能辨味,耳能辨聲,目能辨色,心能辨夫理義”[1]155-156。心知之能通乎理義,就如同口、耳、目之能辨別味道、聲音和顏色。然而,由于人所稟之氣的清濁不同,人心之精爽也有等差之別,不可能世人皆為堯舜;但是“理義者,人之心知,有思輒通”[1]183,只要通過學習就能進于神明。圣人得天下之理義,以六經垂教天下,常人學然后便能明乎禮義。戴震以《詩經》乃“三百篇皆忠臣、孝子、賢婦、良友之言”,而精心研究《詩經》。不同于宋儒的以意逆志,戴震通過對字義、名物典制的考證,試圖還原《詩經》時代的語境,揭示出蘊含于其中的微言大義,為世人提供一個好的讀本。戴震研究《詩經》三易其稿,力求不以己自蔽;對于《詩經》學史上的爭議內容,戴震空所依傍,力求不以人蔽己,并是正文字,力求還原經典原貌。戴震的《詩經》研究體現了他求真務實的哲學精神。

[1]戴震全書:第六冊[M].張岱年主編.合肥:黃山書社,1997.

[2]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戴震全書:第一冊[M].張岱年主編.合肥:黃山書社,1997.

[4]阮元.十三經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9.

[5]梁啟超.戴東原著述纂校書目考[M]//飲冰室合集: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

[6]戴震全書:第二冊[M].張岱年主編.合肥:黃山書社,1997.

[7]朱熹.朱子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8]魏源.魏源全集:第一冊[M].長沙:岳麓書社,2004.

[9]程顥,程頤.二程遺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M].北京:中華書局,1989.

[11]戴震全書:第七冊[M].張岱年主編.合肥:黃山書社,1997.

[1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3]李曉春.阜陽漢簡,國之瑰寶[J].文史知識,2000,(6).

[14]王國維.五聲說[M]//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15]戴南海.校勘學概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精品图区| 国产人人射|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天堂|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久久超级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欧美天堂在线|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热线精品视频|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日韩欧美|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毛片一级在线| 热99精品视频|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成人国产免费|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国产一在线观看|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91免费片|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爱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