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洋
(沈陽音樂學院管弦系,遼寧沈陽110818)
《克魯采奏鳴曲》鋼琴聲部的音樂與演奏
代洋
(沈陽音樂學院管弦系,遼寧沈陽110818)
路德維?!し病へ惗喾沂枪诺渑傻慕艹龃?,是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在他的整個人生中,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在繼承傳統作曲技巧的基礎上,創建了自己的風格。其作品彰顯探索的精神,主張自由和力量。貝多芬一生的代表作眾多,涉及諸多體裁,主要有交響曲、協奏曲等音樂形式?!兜诰配撉倥c小提琴奏鳴曲》即《克魯采奏鳴曲》創作的風格是協奏曲,時間為其發展的高峰,作品氣勢恢宏,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使小提琴協奏曲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階段,直接影響了后期的浪漫主義風格。本文主要分析了《克魯采奏鳴曲》的風格特征,表達了演奏者的深切感悟。
貝多芬;第九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鋼琴聲部;演奏解析
《第九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即《克魯采奏鳴曲》產生于貝多芬藝術生命的成熟期,處于此時期的貝多芬,對于古典風格的依賴逐漸降低,開始追求具有自身創作特征的音樂風格,演奏技巧較為高超,規模龐大,因此可以稱為具有古典特征的小提琴奏鳴曲的上乘之作。本文在對作品進行技法分析的時候,充分發掘了作品的創新性特征,以鋼琴聲部的演奏為前提,更加全面地剖析了作品的深度和廣度。
(一)《克魯采奏鳴曲》對于“英雄情結”的體現
1.在小二度動機上的創作形式
在音樂上,動機通常是指是某個旋律的一個片段,也就是整個音樂中最小的單位,是重音和樂音的組合,同時,數量分別為一個或兩個以上。動機的形態主要是展示音樂里包含的情感,也是音樂所有元素中最容易被接受的部分,引起不同主體的共鳴。在《克魯采奏鳴曲》中,動機的特征偏向簡單化,主要是上行小二度,以節奏為主要形式。其構成比較強的力度、短音為主的弱拍和延長的長音。這一形式貫穿于整個章節,為后期的展開提供基礎,動力較強,體現作者此時堅強的內心獨白。
2.旋律在創作上的主要形態類型
對于處于古典主義時期的作品來講,旋律的類型為三和弦和對應的分解形式。在作品的這個部分,旋律以平行和上行為主。雖然這種平行所體現的重復音比較簡單,但是卻力量十足。而直線上行熱情奔放,體現貝多芬心理的英雄情節,表達了他信念堅定,斗志昂揚,目標明確。另外,作品中還運用了七和弦琶音進行和雙手的八度齊奏,使得音樂此起彼伏,最終將其推向高潮,英雄主義思想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3.運用抒情性旋律彰顯英雄情感
此部分作品雖然副部比較短小,節奏柔美,但是在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中,作者仍難以抑制心中的激蕩,充分體現了英雄所具有的情感特征,即在柔美中體現力量與堅韌。
(二)《克魯采奏鳴曲》所進行的創新
1.對樂章內部結構進行的改變
對于《克魯采奏鳴曲》,在第一部分中擴大了引子的運用規模,彰顯重要性。其中的二度音程動機是整個樂章的中心部分,始終追隨音樂的整個發展進程,因此,在后來被廣泛應用于浪漫主義作品中。與古典主義作品中相對均衡的主部與副部不同,貝多芬作品中加大了呈示部的容量,沖突更加明顯。尾聲的設計,彰顯龐大性和規模性,是情感的進一步擴展,體現了貝多芬對古典奏鳴曲在內容和情感上的創新,給后期作品帶來極大的啟發。
2.對和聲調性的發展
和聲方面,貝多芬突破了前期作品中對調的趨勢的限制,運用了大量不協和的和弦,并且連續使用,成為音樂發展的動力,用和弦的轉換來彰顯情感的緊湊。在作品的這一部分,運用了大小調的交替來表現音樂的不同色彩,實現對不同情感的表達,時而明快,時而暗淡,在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持續音。
3.對于力度的改變
在音樂中,力度的掌握至關重要,是主要的表現手法,與音樂表達的情感息息相關。在古典作品中,力度比較緩和,變化不大,緊張度不強,體現的是藝術的和諧與平衡。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力度的作用逐漸增強。貝多芬將力度的表現領域擴大,進行大膽創新,彰顯音樂體現的矛盾特征,顯示其內心的激烈情緒。在這部作品中,力度的種類比較多,運用謹慎而細致。
總之,貝多芬在這部作品中對古典主義創作手法進行了創新和突破,大膽探索,打破固定模式的束縛。在結構、旋律和調性等方面進行了突破,體現了其內心的英雄主義情感,表達了對自由的追求,也彰顯了浪漫主義的特征。
(一)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的發展
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是整個室內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作品眾多。根據不同時期的作品的特點,可以總結出小提琴與鋼琴之間關系的演變。在巴洛克時期,小提琴是演奏的主角,鋼琴為伴奏,而到了18世紀,二者地位發生交替,后期二者又處于均衡發展的地位。二重奏的演出形式被貝多芬所發展,二者共同承擔著對情感的表達,預示著新的演奏風格的到來。在《克魯釆奏鳴曲》這部作品中,鋼琴與小提琴在技術和表現方式上都勢均力敵,體現了協奏曲新的發展趨勢,對后期浪漫主義產生深遠影響。
(二)第一樂章解析
1.對引子的解析
作品的引入是由小提琴演奏開始的,和聲富有期待特征,體現崇高性,顯示貝多芬曲風上的廣闊風格。在引子中,力度應用比較細致。鋼琴聲部源于一個和弦,逐漸增強,在最強處迅速收回,體現了在情感上的矛盾心情。這樣的情況比較多,需要加以注意,有深有淺,速度把握準確。在13小節中,由長線條過渡到短句,呈現二度動機,表達了內心的動蕩和糾結。在最后,結束在叩上,由壓抑代表巨大變革的來臨。在進行演奏的時候,要掌握好語氣,實現與小提琴的密切配合。
2.對呈示部的分析
在主部中,由小提琴代表作品的中心思想,源于二度動機,此時,鋼琴的作用是伴奏,和弦短促有力,彰顯動力十足,要保證十足的和弦彈性。而后,由鋼琴聲部呈現主題,避免過于急促的強音,保持恰當的力度。在結尾處,琶音要輕松自由,音色明顯。之后,小提琴運用主題動機,使整個作品進入另外的主題。為了烘托氣氛和背景,鋼琴聲部的右手變為八分音符,彰顯密集性,左手的低聲部是低音,同時,主要運用和聲,實現對不安思緒的表達。對于第二主題的表達,主要是兩種樂器的互相配合,二者互相交換角色。演奏的時候要注意旋律的變化,保證和諧的交替。在連接部中,主要是通過連續的推進來實現作品的發展,鋼琴主要是負責對音符強力度的分解,進行頻繁的轉調,緊張感突出,彰顯動力性。而后,是持續的力度型,要有不間斷、不松懈的感覺,在副部中,第一主題為齊奏,彰顯純凈的特點。二者分別進行特征的呈示,鋼琴要注意傾向性,踏板深淺合適。在鋼琴進行第二次呈示的時候,由E大調變為小調e,右手要進行連續的彈奏,表達憂郁情感。對于副部的第二主題,先由鋼琴開始,注意長音運用。副部的第二主題非常重要,是展開部的來源。左手要有力度,扎實穩健。在進行第二句的小提琴呈現的時候,鋼琴聲部要低聲進行重復,二者錯開,而后又渾然天成,實現對主體的共同詮釋。在結束部,主要運用了八分音符,和弦配合使用,與小提琴互問互答,鞏固了副部的調性。在展開部,與之前的動力情感不同,采用了明亮的F大調,逐步培養情緒,當鋼琴聲部再次對主題進行呈現的時候,小提琴也隨之進行大幅度連跳。在后續的226-258小節中,鋼琴聲部作為背景,頻繁轉調,烘托緊張氣氛。這部分需要熟練的鋼琴技巧。對于270-300小節,二者交替完成旋律,演奏要有力,在鋼琴聲部接過來之后,要斷奏,保持靈活性。在展開部的結尾,音樂緩慢下來,鋼琴是琶音,小提琴是長音符,要控制好音量。在再現部中,主要是對呈示部的完整再現,改動較小。
3.對第二章的理解
對主題的理解:主題主要是再現單三的結構,第一部分是由鋼琴進行呈示,采取柱式和旋,注意語氣的變化。第二部分是C大調,線條寬廣,之后是齊奏再現。
四個變奏介紹:第一變奏中,鋼琴為旋律部分,小提琴簡潔,F大調,輕快明亮。鋼琴聲部裝飾音比較多,要保障彈奏面積較小以及線條的連貫性;第二變奏是大調,速度十分快,由小提琴呈現主題,音符更加密集。鋼琴聲部主要是由和弦和十六音符組成的旋律,與小提琴區分開來,但是要掌控好速度,保證穩定,律動協調;第三變奏由F大調變為f小調,速度變慢,音色暗下。要掌控好長句的走向,節拍自由,齊奏時要保證整齊;第四變奏的調性為F大調,裝飾音較多,由鋼琴呈示主題,速度較快柱式和弦為主要組成。聲色要保持均勻,控制好音量,彰顯彈性。在進入尾聲之后,鋼琴聲部速度變緩。之后小提琴在g小調上進行呈示,和聲相互交替。在進行演奏的時候,要保持心情平靜,注意感情的控制,實現對主題的表達。
4.對第三章的把握
呈示部的分析:在主部中,始于小提琴的和弦,力量上十分有力,保證延長記號的充分性。在主題之后,鋼琴聲部進行上四度的模仿。對于主題的表達,要音斷,強拍要突出,28小節是連接部,二者相互交替,鋼琴聲部演奏有力,與小提琴形成結構上的比較和統一。二者之后相互交替,保證流暢性;對于副部,小提琴為主導,鋼琴聲部發揮烘托的作用。
對展開部的理解:在展開部中,由小提琴承擔主要演奏的功能,鋼琴聲部為伴奏,鋼琴聲部負責結尾處的演奏,極富喜劇效果。在206-213小節,二者進行相互配合,積極互動,而后再進行齊奏,情感表現為堅定,兩個聲部要做到整齊。在展開部的結尾,鋼琴為伴奏,小提琴為雙音。
尾聲的解析:尾聲的注意問題是速度的變化。由慢變快,由溫柔到急速,情緒出現戲劇性的變換。
在貝多芬整個藝術生命中,《克魯采奏鳴曲中》是他處于高峰期的作品,既繼承了古典音樂的優秀技法,又添加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這部作品規模宏大,旋律多變,情感豐富,為浪漫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這部作品鋼琴技巧比較關鍵,發揮了鋼琴的特質,與小提琴相互配合,將協奏曲這一體裁推向了新的發展階段,在音樂界的影響深遠。
[1]鄒昌峻.用苦難譜寫歡樂——淺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J].音樂時空,2012(11):100.
[2]王濤.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與德國民法典——音樂與法律中的德意志精神[J].比較法研究,2011(3):121-129.
[3]廖乃雄.試析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音樂內容和思想傾向[J].人民音樂,1979(Z1):72-80.
[4]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原稿首列世界文化遺產樂譜[J].小演奏家,2003(2):68.
【責任編輯曹萌】
J624.1
A
1674-5450(2015)04-0181-02
2015-01-20
代洋,女,遼寧沈陽人,沈陽音樂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