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妍妍
[摘 要] 北大荒糧食集團是大型國有糧食購銷龍頭企業。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存在糧食產業產量與效益矛盾突出、糧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糧食產業管理機制缺失等問題。為促進糧食產業發展,北大荒糧食集團應堅持糧食產業安全政策,完善糧食產業發展政策,提升糧食產業加工政策,建設糧食產業人才政策。
[關鍵詞]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糧食生產
[中圖分類號] f272 [文獻標識碼] B
北大荒糧食集團是大型國有糧食購銷龍頭企業,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國家、地方儲備糧食收儲和原糧貿易業務。隨著集團的不斷發展壯大,集團將發展戰略由貿易儲備型企業向實業轉型,以雜糧經營作為集團從貿易向實業邁進的基礎。雜糧營養成分豐富,開發雜糧產品,樹立雜糧品牌,研究雜糧產品的市場推廣,一方面有助于滿足消費者對平衡膳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企業打造差異化產品,提高經濟效益。以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其發展現狀,詳細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終提出完善其發展的對策建議,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狀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現狀包括糧食生產現狀、糧食流通現狀、糧食加工現狀和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現狀。其中糧食生產現狀又稱糧食產品生產,糧食流通和加工現狀又稱為糧食產品轉換,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由稱為市場營銷。
(一)北大荒糧食生產現狀
據北大荒內部資源統計,2014年北大荒糧食總產量達到442.46億斤,糧食商品量達到4117億斤,商品率達到95.01%,兩者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5.01%和41.08%。
(二)北大荒糧食流通現狀
1.糧食流通領域基礎設施現狀。在“十二五”期間,北大荒糧食集團新增578萬m2水泥地坪,可流轉糧食512萬噸;新增199萬噸糧食倉儲能力,同比增長49%;新建52座糧食烘干設施,增加311萬噸糧食年烘干能力,增強了行業的產業競爭能力。
2.糧食加工業現狀。北大荒糧食集團共有719家規模以上糧食加工企業,共有資產總額高達189.9億元,加工能力2278萬噸,“十二五”五年間,糧油加工能力年增長11%;平均增加值38.89%,隨著糧食產業結構的調整,現已形成水稻產業加工帶、大豆產業加工帶和麥類產業加工帶及其加工集聚區,分布于齊齊哈爾、紅興隆、綏化、寶泉嶺、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等管理局。
(三)糧食市場體系建設現狀
北大荒集團的糧食進入市場主要是以原糧和成品糧兩種方式。一是原糧市場的體系建設現狀。北大荒集團主要與陜西、廣東、上海、福建、浙江等糧食主銷區的糧食購銷企業及糧食加工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每年簽訂的糧食購銷合同在200億斤以上。二是成品糧市場的體系建設現狀。北大荒集團在兩廣、西南、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已建成三級代理分銷網絡,設立零售網點23000多處。
二、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糧食產業產量與效益矛盾突出
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沒有有效解決糧食產量與效益之間的矛盾,這樣導致在糧食生產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糧食產量與其效益和品質的矛盾惡化。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生產沒有站在國家的大角度,沒有從宏觀上保持并適當增長一定規模的產量,沒有維護好國家的糧食安全使命。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北大荒糧食集團沒有從客觀上保證糧食的品質不斷優化提升,而是不斷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違背了作為“國家優質商品糧戰略基地”所應當具備的功能和效益。
(二)糧食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從計劃經濟成立并成長的北大荒糧食集團又經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洗禮,逐步完成了單一的糧食生產組織向市場經濟組織的轉變,經過這樣的轉變,使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其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一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烘干能力嚴重缺乏。目前北大荒的糧食烘干能力遠遠供不上糧食的生產量,另外糧食烘干設備陳舊,生產能力較弱;二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倉儲能力嚴重缺乏。糧食倉庫不但較小,而且倉庫陳舊,空調設施不全,安全措施沒有可靠保障;三是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運輸渠道嚴重短缺。北大荒的糧食運輸主要靠鐵路,但是目前糧食的鐵路運輸極其缺乏,即使有少量鐵路運輸,但其運力不足,并且運價也較高。
(三)糧食產業管理機制缺失
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管理機制嚴重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管理方面,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作為典型的國有企業,其體制和機制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現代企業制度在北大荒糧食集團上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糧食產業的產業層次還是低端水平,其組織管理水平和戰略管理水平還很低;二是在人力資源方面,管理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的人才管理和建設還很低端,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其人才隊伍建設、調用和配套的激勵政策還沒有完善;三是在市場營銷方面,管理機制嚴重缺失。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及其相關產品的市場營銷體系不健全,市場營銷的手段、策略和人才還非常短缺,嚴重影響北大荒糧食集團的糧食生產。
三、促進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堅持北大荒糧食產業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作為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的首要政策,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北大荒糧食集團應當堅持走“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的方向,在“北大荒之路”上應當確保“三大安全”政策。一是糧食安全政策。北大荒集團應當不斷為市場提供充足的商品糧,逐步建立我國最大的商品糧戰略基地,確保我國糧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政策。不斷建立和完善北大荒糧食集團的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完善質量追溯體系,不斷為出口糧食產品服務,逐步建立我國最大的綠色安全食品產業基地。三是生態安全政策。不斷拓寬糧食綠色生態空間,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尤其是水資源、濕地資源、草原資源、森林資源等,維護綠色生態平衡。要堅持北大荒糧食產業的“三大安全”政策,就必須全面服從于國家戰略,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使糧食、食品和生態三者協調發展,互相促進。endprint
(二)完善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政策
糧食產業作為北大荒糧食集團的主導產業,應當不斷完善糧食產業的產業政策,不斷推進糧食產業結構升級,主要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產業環境協調政策。在發展糧食產業的同時不要忽視對環境的保護,要有效處理好產業與環境的協調關系,不斷創造良好環境,為北大荒糧食產業的發展提供發展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產業扶植和保護政策。通過采用適當的財政、金融、產業、貿易等政策,不斷扶植糧食產業發展,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政策;三是進一步完善上游基礎產業政策。糧食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需要上游基礎產業提供前置性安排,防止受基礎產業制約;四是進一步完善技術引導政策。根據北大荒糧食集團實際,制定相應的技術引導政策扶植。
(三)提升北大荒糧食產業加工政策
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的加工產業對整個糧食產業鏈的發展作用重大,北大荒集團應當立足市場資源,借鑒現代市場營銷理論,全面提升北大荒糧食產業的加工政策。一是全面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北大荒糧食產業法人治理結構,集中整合生產要素資源,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二是不斷加強糧食產業市場營銷的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北大荒糧食集團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管理能力和手段,努力構筑高端加工產業核心競爭力。三是不斷創新,不斷增加科技投入。不斷深化和延伸北大荒糧食產業加工的產業鏈條。不斷以高端產業為目標,構筑糧食加工產業鏈條。
(四)建設北大荒糧食產業人才政策
糧食產業發展需要靠優秀人才支撐,但是目前北大荒糧食集團熟知市場經濟規律,具備現代管理經驗的人才急缺,沒有形成支撐北大荒糧食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針對北大荒糧食集團糧食產業人才發展的現實狀況,應當建設北大荒糧食產業人才政策。一是大力培養戰略性層次的人才。戰略性層次人才作用非常巨大,不僅可以全面提升糧食產業發展,而且能夠有效實現糧食產業的持續增長。戰略層次人才可以有效執行組織的戰略,這也要求戰略層次人才應當尊重知識,北大荒糧食集團應當尊重人才培養環境,建立培養戰略層次人才的有效機制,不斷激勵人才斗志。二是大力培養策略性層次的人才。策略性人才針對的是中層管理人員,不斷提升戰略的執行力。三是大力培養基層層次的人才。重點做好從業人員、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參 考 文 獻]
[1]孟強.北大荒集團糧食產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20)
[2]王巖.北大荒集團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與營銷現狀[J].農場經濟管理,2014(10)
[3]金建.向大農業和高端產業轉變——北大荒集團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J].農場經濟管理,2014(8)
[4]戰雙城.北大荒集團:規范管理創糧企航母[J].黑龍江糧食,2013(9)
[5]丁聲俊.中國糧食大省“由大轉強”正當時——基于黑龍江省糧食產業的調查和思考[J].農業展望,2013(6)
[6]胡鞍鋼.北大荒之路(1947-2047):從落伍者到領先者[J].農場經濟管理,2010(10)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