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穎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杭州310015)
高校創業教育與校友創業綜合服務平臺構建
馮穎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杭州310015)
大學生就業和創業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的穩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協調、配合與支持。從高校角度來講,有必要搭建校友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對校友創業的現狀、創業環境、創業服務和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現實訴求,以及創業教育成效等方面開展跟蹤服務。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作出一己之力。
高校校友;創業教育;服務平臺;校友資源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大學生就業和創業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的穩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協調、配合與支持。由于高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政府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還不夠完善,社會服務大學生創業的機構數量有限等原因,目前我國大學生畢業后首次就業成功率約為70%,而創業的成功率只有2%至3%。鑒于此,本文針對大學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并結合我國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問題,以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為例,就如何構建校友創業綜合服務平臺作了初步探討,并提出若干對策。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目前共有3萬多名畢業生校友,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超過93%,其中約5%為創業校友,這一比例遠高于全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率2%至3%的平均值。近年來,城市學院在調動與整合各類資源推進校友創業及大學生創業教育和服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的論述基于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校友創業的一項大規模調查及對相關人員的訪談,主要圍繞校友創業的現狀、創業環境、創業服務和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現實訴求,以及創業教育成效等方面展開,并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采用Spass16.0進行統計分析。
通過調查與訪談發現,校友普遍感到,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遠超當初的想象,經驗不足、市場風險意識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差、資金籌措難、團隊的組建與管理等問題時常困擾著他們,他們希望高校、政府、社會服務機構能形成合力,完善創業服務體系,搭建綜合創業服務平臺,不斷優化創業環境。
(一)普遍感覺缺乏成功創業的必備素質
調查資料顯示,被調查的校友普遍認為缺乏創業成功的必備素質。出色的交際能力及由此而建立的人脈圈被認為是創業成功的重要保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頑強的打拼精神是創業成功的關鍵。通過訪談了解到:校友在創業初期都會有較高的創業激情,但往往會因創業過程中遇到各種困境,因缺乏毅力和信心而最終選擇放棄,所以一致認為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極其重要。其他成功創業必備的素質還包括團隊協作能力、學習能力、創新精神、清醒的風險意識等。
(二)創業的最大障礙是經驗不足、缺乏社會支持和資金
從問卷調查的反饋來看,校友在創業過程中,最大的障礙為缺乏市場意識與經營經驗。93%的校友認為沒有經驗,77%的校友認為缺乏社會關系和各方面的支持,68%的校友認為是資金問題,45%的校友認為沒有好的項目,只有15%的校友認為沒有管理、營銷等方面專業知識,8%的校友認為沒有好的團隊。
(三)對社會和母校提供創業服務需求迫切
雖然各級政府出臺了扶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媒體與高校也做了一定的宣傳,但除大部分創業校友外,其他在校生校友對創業支持政策了解不夠。在創業服務的需求方面,超過80%的校友希望政府能設立一些專業化的管理與服務機構,75.68%的校友希望母校能提供成功創業的校友間交流互動的平臺,87.16%的校友希望回到母校接受創業方面的培訓,還有7.48%的校友希望政府能適當注入資金。調查結果表明,創業的校友們非常希望得到政府部門與母校的支持和服務,而不僅僅是資金。
高校在校友創業及創業教育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責與使命,一所大學的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是形成其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關鍵,也是培養校友創新創業意識、提高校友創業成功率的重要保證。
(一)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校友創業過程中的主要做法及所發揮的作用
近年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推進校友創業、搞好創業教育與創業服務方面做了一些積極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1.將“創新創業教育”確定為辦學特色,積極開展創業教育
學院的創業教育始于2005年,面向各專業學生開設了大學生KAB(Know AboutBusiness)創業基礎、創業學導論等選修課程;為創業意愿強烈的學生開設創業人才孵化班,聘請成功的企業家作為創業導師為他們授課,并專設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創業人才孵化基金,支持創業班學生創業。另外,學院倡導全真模擬的創業演練,學院多年來一直推行ERP沙盤模擬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普及ERP基本知識,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模擬實戰機會。
2.組織各類創業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氛圍
學院的創業計劃大賽已經舉辦了五屆,創業大賽制度也在一屆屆地深化,從創業方案的提交到初賽的答辯,再到對選手進行集中培訓到公開陳述、答辯,創業大賽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創業思考和實踐的獨特形式,尤其是大賽中專業的培訓模塊讓參與的學生受益匪淺。
學院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創新創業文化節,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踐行了創意、創新、創業的核心理念;同時,也使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更好地和社會接軌,更好地對應行業,融入社會,吸引社會力量的支持,并進一步發揮了創業導師的力量。
3.重視創業服務,為校友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2006年起,學院在校內專門設置了大學生“創業街”,根據學生創業可行性方案,擇優錄取有創業意向的在校生,免費提供店鋪和免收日常經營成本,在學校校園內部面對廣大師生營業,為他們實際創業提供“試水”平臺,這就為大學生演練創業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2011年5月,學院整合校內創業教育資源,成立了“創業教育學院”,通過創業教育學院進駐的實訓企業有4家,參與學生近百人;2014年,學院又騰出空房成立大學生創業園,滿足大學生創業的需求,目前入駐大學生企業18家,涉及網絡科技、文化創意、動漫設計、旅游規劃、教育咨詢、體育策劃、人力資源、物流配送、進出口貿易等行業。
(二)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服務校友創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1.現有的創業教育與服務缺乏制度保障
在調查中發現,由于創業教育尚未納入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之中,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無法落到實處,創業教育流于形式,使得創業教育和服務缺乏應有的實效性。
2.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單一
目前的創業教育主要采用教師授課的形式,講授的內容主要是理論性的內容,而工商稅務、金融保險、經濟法律等創業的實務知識,以及像如何制定創業目標、擬定創業計劃、實施創業構想這些創業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程序和小微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則相對欠缺,學生更無法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來回答創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問題。而且,現行的創業教育以學校為主導,與政府、企業、社會機構的合作與聯系還不夠密切,不能根據社會需要和國家政策來調整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多少有些脫離實際。
3.開展創業服務的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高校中指導創業實踐的師資嚴重不足,現有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也亟待提高。就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而言,雖然大部分擔任創業教育的教師接受過創業教育專業培訓,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絕大部分人沒有在企業經營的經歷,缺乏創新意識、市場開拓能力和創業實踐經驗,因此很難勝任指導大學生創業實踐的重任。
4.創業服務工作還沒有形成體系
學院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以及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服務方面,重視與政府、企業及社會機構的合作,但實際工作中,因缺少聯動協調機制,多方合作很難深入開展。目前,學院多以知識講座和創業設計競賽等活動為主,創業實踐活動、創業基地、校企合作的創業教育平臺嚴重不足,創業服務工作基本不成體系,從而嚴重制約了校友創業服務工作。
為了更加有效地推進創業教育,更好地為創業校友服務,高校必須主動出擊,整合政府、社會機構、企業各方力量,充分挖掘校友資源,積極探索構建以高校為主體的大學生創業綜合服務平臺的路徑與方法,提升創業教育與創業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與政府合作,爭取政策支持和基金資助
校友創業需要相關的政策扶持和優惠措施,因此高校密切與大學生創業指導機構、工商、稅務、金融、宣傳等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系,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定期邀請政府相關人員解讀大學生創業方面的政策,對創業校友在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政策等方面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同時,與政府部門加強聯絡協調,為創業校友爭取政府設立的創業基金、貼息貸款、無息貸款與減免稅收等支持,有效地拓寬了校友創業的融資渠道。
(二)與企業合作,聯合開展創業教育與創業服務
企業不僅能為校友提供創業實訓基地,也能協助高校培養創業教育的師資。一是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使校友有機會了解企業的運作與管理。二是通過聘請具有創業成功經驗和豐富專業知識的企業經營管理者作為創業導師,定期為大學生授課、講座、參與創業指導,幫助創業校友少走彎路,提高創業成功率。三是定期組織創業教育任課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創業管理與實踐的培訓,獲得第一手創業資料和切身體驗。近年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這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實際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三)與社會機構合作,探索多樣化的創業服務形式
遴選優質的培訓機構,合作開發創業實務培訓課程,為有意愿創業的校友提供創業培訓、實訓、模擬運作、孵化培育等支持性服務,提高校友創業的成功率。近年來,城市學院與大學生創業基金會等機構合作,開展了創業教育的國際合作,并正在積極考慮:聘請海外創業教育專家培訓國內師資,或派出高校創業教育師資赴境外交流,以提升創業指導人員的專業素養;定期舉辦創業教育國際論壇,搭建創業項目交流和創業合作的平臺。
(四)與成功校友合作,發揮他們在創業教育與創業服務中的作用
創業校友的創業實踐經歷可有效加強在校生對創業實踐的理解,成功創業校友所表現出來的創業精神對在校生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和鼓舞,能激發他們的創業激情。他們的成長之路和肺腑之言,對在校生來說是極為形象生動、令人信服的創業教育內容,有著極好的示范作用和啟迪作用。城市學院通過設立校友創業論壇等形式,把許多成功的創業典型介紹給了在校大學生,使他們不僅得以分享到其創業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及感悟,同時也為他們作了非常具體的創業指導。
(五)與風險投資公司合作,使創業校友獲得風投資金的助力。
大學生創業,所選項目的獨創性、產品的市場潛力、創業者自身的素質與能力等方面是吸引風險投資的關鍵。高校與資質良好的風險投資公司合作,可以為創業校友提供融資與管理方面的有效支持。近年來,城市學院依托自身的品牌和影響力,積極尋求風險投資公司,搭建創業校友與風投公司交流合作的平臺,為創業校友進行風險投資方面的培訓,請風投業的專家介紹經驗,并協助創業校友選擇創業項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友創業的成功率。
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高校在大學生創業服務方面的引領作用,逐步構建起較為完善的高校校友創業綜合服務平臺,是探索新型高校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人才、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新路徑,是一篇剛剛破題的大文章,需要我們持續深入研究,腳踏實地去做。
[1]Peter F.Drucker.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Inc.,1985.
[2]李悅.美國創業教育的經驗對我們的啟示,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11):45-47.
[3]桑大偉,謝富紀.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0(4):48-50.
[4]竇鵑鵑,孫繼偉.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的需求特征與完善建議[J].科技創業月刊,2007(5):37-39.
[5]張留祿.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J].廣東社會科學,2013(6):53-59.
[6]劉東菊.開展創業教育,構建大學生創業人才培養模式[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2):67-70.
[7]曲明貴,楊慶祥.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現狀之述評[J].教學研究,2010(1):38-40.
【責任編輯趙偉】
G647
A
1674-5450(2015)02-0149-03
2015-01-10
浙江省教育廳2013年度科研計劃項目(Y 201328280)
馮穎,女,遼寧沈陽人,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講師,教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