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李靖舒,李倩
(1.遼寧大學商學院,遼寧沈陽110036;2.遼寧大學現代公司治理與成長研究中心,遼寧沈陽110036;3.沈陽師范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遼寧沈陽110034)
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發展現狀與建設辦法
王季1,2,李靖舒3,李倩1
(1.遼寧大學商學院,遼寧沈陽110036;2.遼寧大學現代公司治理與成長研究中心,遼寧沈陽110036;3.沈陽師范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遼寧沈陽110034)
高校創業教育既應兼顧理論性又應兼顧實踐性,因此建設既包含創業的理論培訓功能又包含實踐指導功能的高校創業教育基地則非常具有迫切性。遼寧省高校創業教育基地建設在制定基地總體指引方針的基礎上,應構建基地組織架構并進到人員配備,同時兼顧創業理論培訓和創業實踐指導雙重功能的實現。
遼寧省高校;創業教育基地;創業理論培訓;創業實踐指導
(一)創業教育基地的內涵
創業教育基地指既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創業理論課程培訓,又可以為入駐創業基地的大學生初創企業提供創業實踐指導的創業基地。創業教育基地與其他創業基地的最大區別在于,創業教育基地注重創業實踐指導的同時,同等關注于創業理論課程的培訓。創業教育基地比以往的創業基地多了“教育”二字,突出了該類型基地依托“教育”、看重“理論培養”的特征。因此,高校創業教育基地是高校設立的,以大學的創業管理及相關專業為依托,由創業管理方面的專家、教授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創業管理課程的講解和輔導,使得大學生打下堅實的創業理論基礎;同時聘請資深的成功創業者作為基地的特聘教授,為企業入駐基地的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指導。高校創業教育基地對大學生進行的創業教育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既注重理論,又注重實踐,將多門創業管理課程全方位傳授給大學生,同時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大學生在創業之初就可以站在一個機會型創業的較高平臺上,有戰略眼光地去思考和解決創業問題[1]。
(二)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目前,我國大學生可以獲得的創業教育主要來源于兩種途徑:一是高校為學生提供的創業課程;二是創業基地為基地的創業者提供的創業實踐方面的指導。無論哪種方法,都存在弊端。高校提供的創業類課程,目前開設的課程數目有限,多數為1-2門,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指導可以說還遠遠不夠,并且主要是創業理論的講解,涉及到具體實踐內容的課程幾乎沒有。而創業基地多數局限于實務性質的創業實踐輔導,理論高度不夠,更適合于生存型創業,而不適合于我們社會更需要的、更有未來發展前景的機會型創業。因此,目前在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業教育還非常罕見。兼具理論培訓與實踐指導的高校創業教育基地是為創業教育帶來突破性進展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業教育新方式,那么探討如何建立該種基地則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論題。
筆者挑選了四類調研對象,分別為創業基地、創業教師、創業者和大學生,對這四類調研對象分別采用實地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進行調研。其中,問卷調查法共收回有效問卷558份,樣本所在學校覆蓋了遼寧省內的985院校、211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四種類型;樣本所學專業涵蓋了文科、理科、工科、農科、醫科、藝術類;樣本所在的學習階段覆蓋了本科階段、碩士在讀、博士在讀、本科畢業、碩士畢業和博士畢業各個階段;樣本較全面地涵蓋了選題應調查的樣本類型,有助于獲得更全面的數據和結論。通過對四類調研對象的調查,文章了解了目前遼寧省創業教育基地發展的現狀,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調研對象給出的建議,試圖設計遼寧省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的具體建設方案。
(一)高校創業基地建設仍顯不足
調查問卷中的第8題和第11題顯示,在558位受訪者中,有46.06%的被調查者有過畢業后創業的打算;有88.53%的受調查者認為高校有必要設立創業教育基地來為在校大學生或畢業生提供創業孵化服務,其中受訪者中曾經在創業基地有過創業經歷的12名受訪者全部認為,高校有必要設立創業教育基地來為在校大學生或畢業生提供創業孵化服務。
而據考察,遼寧省內專門針對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生建設的創業基地共有23家,其中高校獨立建設12家,高校與政府共同建設1家,高校與企業共同建設1家,政府建設9家。在這14家高校建設的創業基地中,東北大學和沈陽工業大學各建設了2家創業基地,因此,遼寧省共有12所本科院校建設了大學生創業基地,僅占36所遼寧省本科院校總數的1/3,即仍有2/3的高校沒有建設大學生創業基地。
由數據可知,遼寧省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業意愿并對大學生創業基地有著較強的需求。而目前遼寧省內仍有2/3的高校未設立創業基地,無法實現對本校學生和畢業生的創業孵化。因此,目前遼寧省高校創業基地建設仍顯不足。
(二)高校創業基地目前利用率較低
調查問卷的第9題調查了受訪者是否有過創業經歷;第10題針對那些有過創業經歷的受訪者,調查了他們是否在創業基地開創過自己的企業。通過這兩道題的回答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大學生對創業基地的利用情況。
在558名受調查者中,有68人(占受調查者總數的12.19%)曾經有過創業經歷。而這些有過創業經歷的受調查者中,僅有12人曾經在創業基地開創過自己的企業,僅占有過創業經歷人數的17.65%。也就是說,在大學生創業者中,僅有不足20%的人在創業過程中受到了創業基地的支持。因此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基地目前在創業學生中的利用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三)真正意義的創業教育基地在遼寧省尚屬空白
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基地從名稱來看可以被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園、孵化基地、創業基地/創業園、教育實訓基地。其中,前四類屬于創業實踐基地,第五類屬于創業教育基地(見表1)。因此,從名稱上來看,目前遼寧省僅有一家創業基地(即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訓基地)可以被劃分到創業教育基地類別中,而根據課題組的實地調研發現,該創業基地并沒有提供系統的創業理論課程的培訓。因此,實際上,該創業基地也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教育基地。

表1 創業基地名稱分類
因此,目前我省的大學生創業基地,雖然從名稱分類上五花八門,但實際上都是為初創企業提供創業場地及對創業過程中提供一些相關支持服務的創業實踐基地;而真正既具有創業理論培訓又具有創業實踐指導功能的創業教育基地目前在遼寧省尚屬空白。
(一)基地總體運行方針
根據對創業專家的調研和各創業基地的考察發現,創業教育基地的總體運行方針可以總結為24個字,即“依托教學,指導實踐;學校牽頭,獨立運行;社會協作,政府支持”!
創業教育基地與其他類型的創業基地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系統的創業理論培訓功能的引入。高校建設的創業基地比其他類型的單位建設的創業基地更容易實現創業理論培訓功能,因為高校有龐大的教學資源做堅實的后盾。基地可以利用學校創業管理相關專業的師資、圖書館的相關教學資料資源、教務部門的成型的教學管理資源來高質、便捷地實現基地的創業理論培訓功能[2]。在依托學校的教學資源引入理論培訓功能的同時,創業教育基地仍舊不能放棄其核心的創業實踐支持環節,此外還在實踐環節為入駐企業配備創業導師,將理論與實踐的培養真正做到有機結合,全方位打造創業者的創業能力。
創業教育基地盡管擁有理論培訓功能,但還是應該由學校來牽頭,并作為學校下屬的一個獨立部門來運行,配有自己單獨完備的管理體系進行日常運轉;而不應該下設在學校的管理學院或相關學科教學單位,由學院派出師資進行管理。因為創業教育基地所涉及的事務繁冗,從基地人員的調配、資金的運作到與外界協商等,是一個任務復雜的綜合性部門。一個學校下設的學院的管理職能及能力范圍有限,無法為基地提供充足的支持,所以創業教育基地應由學校來牽頭設置,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及運行機制。
創業教育基地的運行方針仍舊需要社會協作和政府支持。基地可以通過與社會上的公司、團體協作,為基地的入駐項目帶來更多的合作項目和資金、提供合適的創業導師[3]。通過獲得政府的支持,可以使基地入駐項目獲得更多政策上的優惠和政府創業資助;入駐項目獲得更多資源將更易取得成功。
(二)基地組織架構與人員配備
1.組織架構
基地組織架構可以按照基地的職能下設理論培訓部和實踐創業部兩個主要職能部門,并設有辦公室來協調和支持兩個職能部門的工作,基地的組織架構圖及職能安排如圖1。

圖1 創業教育基地組織架構圖
2.人員配備
基地應采取專兼職人員混合配備的方式,專職人員符合“少而精”的原則,兼職人員符合“擇優聘用、長期合作”原則。基地組織架構圖中明確的具體行政職能崗位采取固定專職人員負責,同時擇優聘任適合的兼職工作人員完成其他各項工作。對于基地創業教師和創業導師的聘用,基地可以在學校內和社會上擇優聘用教師,從而保證教師隊伍的高素質。同時,對于基地的一些其他崗位,可以聘任學校兼職大學生來擔任。
(三)基地理論培訓部構建辦法
創業教育基地的理論培訓部是該類基地區別于其他創業基地的一個顯著特點。設置理論培訓部旨在對有創業打算和創業初期的創業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輔導,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的目標[4],使學生在創業中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在創業過程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并能夠站在一定的戰略高度去把握創業機會,實現機會型創業的成功!
1.課程管理
理論培訓部的課程可以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為創業理論課的講授,具體教學計劃可以采用資深創業專家建議與學生需求調查相結合的辦法來確定,并定期根據新的環境和需求的變化更新教學計劃;另一方面為模擬實戰課的講授,包含學生創業大賽的參賽輔導與模擬創業的輔導課程[5]。
在課程的教學時間安排上,由于創業課程的非必修性,因此超過半數的學生希望課程時間能夠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因此可以將課程安排在大多數學生沒有課程的晚上或周末;而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目標的完成情況,再和選課學生的協商下來增加或減少每門課程的課時數。并且每學期設置的不同課程應分別設在不同的時間授課,以確保學生可以有時間同時選修所有的創業課程。
2.師資管理
創業理論課程開展的必備條件是師資,勝任的師資力量是理論培訓部成功開展的關鍵。在調查中,學生對授課教師按照自己的喜好程度排序,結果大多數受訪者將“研究方向為創業管理,了解整個創業理論體系與創業流程,并擁有創業經驗的老師”排在了第一位,學生們認為既具有理論專業背景又具有實際創業經驗的人最勝任這一崗位(排序結果如圖2所示)。因此,理論培訓部應該著重構建一支專業性與實戰經驗兼具的師資隊伍為學生授課。可以通過基地的各種溝通網絡,在校內外廣泛搜索具備這樣條件的教師,采用兼職聘任的辦法,提高教師授課待遇,來實現理論部的師資配備。

圖2 理論課程教師綜合排序結果
盡管找到符合要求的專業教師并不容易,但對于教師的授課效果與質量仍舊需要進行把控。因此,對于每門課程,在每門課程結課時都要讓學生對于老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評價,對于成績低于良好(80分)的教師,理論部將和任課教師取消合作協議。為了能夠保持和勝任的教師進行長期合作,基地應根據教師的需求和基地的條件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來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對于校內教師,可以采取減免教師所在教學單位課時,提高教師基地課程授課課時費等辦法激勵教師。對于校外教師,可以采取發放提高教師榮譽感的“高校客座教授”聘書,提高基地課程課時費等辦法激勵教師。
3.師資培訓
由于理論部聘請的教師均為在學科領域非常專業、成熟的教師,因此師資培訓的方向應以教學法的培訓為主,以專業理論知識培訓為輔。教學法的培訓能夠使這些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已經非常豐富的教師更好地實現課堂發揮,將所要講授的內容更加淋漓盡致地講述出來,將授課效果發揮到極致,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獲得技能。而基地在適當時機也可以為任課教師無償提供一些參加創業教學研討會、創業理論培訓的機會,進一步促進教師在理論專業領域能力的不斷提升[6]。
(四)基地實踐創業部構建辦法
創業教育基地的實踐創業部與其他類型的創業基地的主要功能大體相同,主要是為入駐的初創企業提供相關的服務及便利條件,幫助入駐企業在創建初期孵化成型并走向市場。不同的是,實踐創業部還可以為入駐企業配備創業導師,實現對入駐企業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業輔導,全方位提升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的普遍特點是物質基礎薄弱,資金不夠充足,社會網絡資源匱乏,相關政策法規信息途徑不夠通暢,因此基地的實踐創業部作為創業大學生與學校、社會、政府的紐帶,協同各部門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相關信息服務與政策支持,力爭使初創企業在真正走向競爭激烈的市場之前獲得一個過度和緩沖的機會。實踐創業部包含三個職能,分別是入駐評審、孵化管理和創業團隊協調,具體運作辦法如下。
1.入駐評審:改進為主,剔除為輔
目前,大多數創業基地都制定了一系列嚴格規范的項目審批制度與入駐流程來規范項目入駐。盡管保證了基地的入駐項目成功孵化率,但同時也把很多有前景但初期不夠成熟的項目拒在了門外,導致了目前遼寧省高校創業基地在創業學生中的利用率處于較低水平的現狀。為了改善這種現狀,應降低入駐門檻,基地的入駐評審宜采取改進為主、剔除為輔的原則,即對于那些不符合入駐標準的申請項目,在評審后讓申請者根據評審專家的建議對項目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并給予二次申報機會;僅剔除那些很難改進達標的創業項目。通過這種辦法,提高企業入駐數量,降低基地場地空置率,提高基地在創業學生中的利用率,使入駐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由“遙不可及”轉化為“觸手可及”。
2.孵化管理——引入創業導師輔導
孵化管理旨在幫助已經入駐的企業能夠順利度過最為脆弱的初創階段并獲得穩健成長,因此基地應為入駐企業創造一切便利條件以促進企業的初期成長[7]。除了與其他類型的創業基地一樣為入駐企業提供工作場所服務,強化其他基地不足的政策法規咨詢服務和融資渠道服務,創業教育基地還應在此階段為入駐企業引入創業導師輔導。創業實踐部可以聘請理論培訓部的授課教師擔任創業導師,因為這些導師既掌握扎實的創業理論又掌握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在入駐企業遇到創業管理相關問題時,可以給予恰當的指導,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全方位培養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業人才的效果。
3.創業團隊協調——三方對基地的協同支持
創業教育基地的成功建設,不能僅依靠基地自身單打獨斗,而要依靠學校、社會、政府等各個方面的協同支持,因此,基地實踐創業部需要創業團隊協調部來協調各主體之間的關系,使得基地最終能夠在學校牽頭、社會協作、政府支持的三管齊下的情況下,獲得各方支持,將基地工作做得更好[8]。
創業教育基地與所在高校積極協同,為學生的參與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為在校教師的參與提供充足的物質與精神激勵。通過基地與政府的協同合作,為入駐項目爭取政策上的支持和一些優惠條件。與社會協同,通過社會上的風投公司、天使投資人和成功的企業經理人的參與來幫助創業團隊的成長。
創業教育基地是一種全新的創業基地理念,目前在遼寧省還沒有一個既包含創業理論的培訓,又包括創業實踐經驗指導的創業基地。本文從理論與實踐并行的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理念出發,試圖從創業教育基地的運行方針、組織架構、人員構成、職能部門運行辦法幾方面,全方位構建高校創業教育基地建設辦法,期望為探索中的遼寧省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提供一些理論依據。在本研究中,雖然進行了大量的問卷調查與專家訪談,但一些構建辦法仍舊不夠成熟和完善,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夠進一步完善,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學者和實踐者提出更為可行的方案和見解。
[1]蔣樂興.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路徑選擇與思考[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3,13(1):9-10.
[2]張建軍.理工科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構建[J].中國冶金教育,2011,20(1):89-92.
[3]文明.官產學研合作型創業培訓模式初探[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25(4):1-6.
[4]寇靜,朱曉青.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思考[J].新視野,2012,29(3):41-44.
[5]胡博.大學生創業勝任力培養路徑規劃[J].科技創業家,2012,3(18):193-193.
[6]周衛中,葛建新,孫國輝.財經類院校創業教育模式探索——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09,31(11):65-67.
[7]萬家鳳.關于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實踐研究[J].才智,2013,14(22):98-98.
[8]黎賠肆,李利霞.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索——以南華大學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礎為例[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6(2):37-38.
【責任編輯趙穎】
G640
A
1674-5450(2015)02-0152-04
2015-01-05
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GHYB110005);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JG11DB119);遼寧省社科聯2015年度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2015lslktglx-02)
王季,女,遼寧沈陽人,遼寧大學副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李靖舒,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講師,英語語言學碩士;李倩,女,山東萊蕪人,遼寧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