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偉堅 易艷萍 李雅文 張娣
現代醫學要求患者檢查和治療“無痛苦”,醫療處理引起的疼痛和恐懼可能給受術者帶來不良的健康,在進行有創檢查和治療時實施有效的麻醉非常必要[1]。由于疼痛會給患者造成多方面的損害,國際上出現了將疼痛作為“第五生命體征”的趨勢[2]。2001年國際疼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將疼痛定義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體驗,和伴有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的情緒體驗”[3]。美國丹佛大學的Regina[4]認為對急慢性疼痛不恰當的管理能顯著降低患者的自我感覺,產生消極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醫療模式的進步和醫療體制的改革,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增長,對人文關懷要求不斷提高,對麻醉安全、服務模式、質量要求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5]。
1.1 一般資料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本所2013年1月-2014年12月750名避孕節育手術受術者進行調查,排除不能理解量表的內容,不能進行正常溝通以及拒絕參與本次調查的患者。調查在明確問卷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取得管理者支持和患者的知情同意后進行,問卷當場回收。避孕節育手術包括:上環術、取環術、人流術、清宮術、輸卵管結扎術、輸精管結扎術、輸卵管吻合術、輸精管吻合術。
1.2 調查工具 在參考相關文獻[6]的基礎上,結合避孕節育手術特點設計的自評問卷。該問卷包括一般情況調查表、患者對麻醉擔擾情況、患者想了解麻醉知識的途徑三部分。該問卷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81,內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數為0.85,根據相關文獻0.80≤a系數﹤0.90佳為信度高,構效度良好的正式問卷。
1.3 方法 由手術室護士和麻醉醫師組成調查者,使用調查問卷對調查對象進行現場調查。調查者經過統一規范的培訓,統一使用指導語講明研究目的,并征得患者同意后填寫,在術前進行問卷填寫并當場收回資料。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的一般情況調查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750份,回收有效問卷728份,有效回收率為97.1%。728名受調查者均為ASAⅠ級,年齡18~45歲,平均(30±16.21)歲,其中年齡≤25歲182例(25.0%),26~40歲443例(60.9%),≥40歲103例(14.1%);男70例(9.6%),女658例(90.4%);初中及以上學歷232例(31.9%),高中及以上學歷496例(68.1%);局 麻 542例(74.5%), 全 麻 175例(24.0%), 腰硬聯合麻醉11例(1.5%);第1次手術358例(49.2%),第2次及以上手術370例(50.8%)。家庭收入≤4000元197例(27.2%),其中有32例接受麻醉;家庭收入4000~8000元225例(30.9%),有62例接受麻醉;家庭收入≥8000元306例(42.0%),有92例接受麻醉,家庭收入高的患者較家庭收入低的更愿接受麻醉,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2.33,P=0.0004)。
2.2 受術者對麻醉擔擾情況的比較 本調查中576例(79.12%)受術者擔心術中麻醉風險,577例(79.26%)受術者擔心麻醉后遺癥,627例(96.13%)受術者認為是因為不了解麻醉才產生的以上擔擾,570例(78.30%)受術者認為麻醉是種冒險,受術者的接受程度與麻醉擔憂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患者獲取麻醉需求知識的途徑 502例患者(68.96%)選擇麻醉醫生口頭宣教途徑獲取麻醉需求知識,315例患者(43.27%)手術室護士口頭宣教途徑,503例患者(69.10%)選擇醫院發放麻醉宣傳畫冊途徑,685例患者(94.10%)選擇醫院發放麻醉錄像途徑。其中,學歷較高的患者在選擇手術室護士口頭宣教方面比學歷較低的患者低,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03.01,P<0.05),見表 2。

表1 避孕節育手術受術者對麻醉擔憂情況比較 例(%)

表2 文化程度與選擇宣教方式比較 例(%)
避孕節育手術受術者是特殊人群,無任何病理變化,無急迫性疾病痛苦,因而面對手術、麻醉更加存在恐懼、焦慮。既往上環術、取環術、人流術、男女結扎術等手術都在局麻下或沒有任何麻醉下完成手術。近些年隨著麻醉藥品和麻醉技術的提升,人們對無痛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避孕節育手術可在丙泊酚靜脈全麻或腰硬聯合麻下舒適下完成。
本調查中25.55%避孕節育手術受術者愿意接受麻醉,其中家庭收入≥8000元的患者比家庭收入≤4000元的受術者更愿接受麻醉,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患者的麻醉顧慮方面,79.12%受術者擔心術中麻醉風險,79.26%受術者擔心麻醉后遺癥,96.13%受術者認為是因為不了解麻醉才產生的以上擔擾,78.30%受術者認為麻醉是種冒險。說明患者對麻醉的擔憂、對麻醉的選擇與家庭經濟、個性特征、文化程度等有關,家庭經濟越好、文化程度越高對麻醉無痛需求越高,對生活舒適度要求更高[6]。
口頭宣教是醫護人員進行術前宣教主要形式,優點為簡明扼要。本研究中發現學歷較低的受術者在選擇手術室護士口頭宣教方面比學歷較高的受術者多(P<0.05),低學歷患者更愿意選擇護士口頭講解,可能是護士口頭講解更通俗易懂,更親切,更有針對性,說明手術室護士進行術前訪視也不容缺少[7-8]。因此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特點、文化程度、經濟情況,盡可能采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詳細的講解[9]。良好的手術室護理術前訪視宣教單可以更詳細地說明手術注意事項,對醫患間可以起到良好溝通作用,而麻醉醫生與護士同步集中式術前訪視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及穩定患者生命體征[10-11]。大部分醫院麻醉醫師術前訪視普遍存在,但手術室護士參與術前訪視還較少,爭取同臺手術的麻醉醫師與手術室護士一起參與到術前訪視中去,可提高患者對手術和麻醉的信心,減輕患者焦慮和顧慮。
本研究中發現69.10%受術者愿接受麻醉宣傳畫冊,宣傳畫冊在手術患者術前訪視中應用對緩解焦慮情緒效果較好[12]。圖片式術前訪視具有直觀、易于理解、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特點,通過圖形教育患者可以較好地理解護士所表達的意思,避免了口頭宣傳的抽象、不易理解、內容遺漏和解釋不到位等問題,使患者通過形象的宣教圖片和良好的護患溝通,對手術環境、手術過程及其預期效果等有了初步了解,從而減輕或消除緊張焦慮的不良心理狀態,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13]。應用術前宣教彩色手冊進行術前訪視,可縮短訪視所需時間及有效緩解手術患者的術前焦慮及恐懼度,提高手術患者的滿意度[14]。
而整體對直觀可視的麻醉視頻接受者達94.10%,在常規訪視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輔助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儀器設備、手術流程等能有效緩解患者對手術和麻醉的恐懼心理,降低焦慮水平,提高心理適應性[15]。根據不同麻醉方式、方法制做麻醉宣教手冊(將圖片與文字結合,設計麻醉相關知識圖片并附文字說明);將手術室環境、設備、麻醉手術體位、麻醉方法及步驟等制成錄像,組織患者觀看,也可放入醫院網絡或傳媒進行宣傳。
隨著患者知識水平不斷提高、患者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廣泛,且對自身的健康愈加關注。由于受術者對麻醉和手術及預后缺乏足夠認識,幾乎所有受術者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其增加了對疼痛的敏感性[16]。為增加避孕節育手術受術者對手術和麻醉的信心,醫護人員需加強對避孕節育手術受術者術前的麻醉宣教活動,通過本次問卷調查了解到避孕節育手術患者對麻醉知識需求情況,今后可根據不同患者之間的差異,術前醫護人員進行麻醉訪視同時適當增加麻醉相關的其他宣教方式,加強醫院內麻醉宣傳畫冊及視頻,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狀態接受避孕節育手術。
[1]吳靈潝,鄒捍東,夏中元,等.小兒日間靜脈麻醉處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6):3217-3218.
[2] Merboth M K,Barnason S.Managing pain:the fifth vital sign[J].Nurs Cl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3]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task force on taxonomy.Announcement:modification of pain definition[R].America:IASP New sletter,2001:22.
[4] Regina Fink.Pain assessment:the cornerstone to optimal pain management proc[J].Bayl Univ Med Cent,2000,13(3):236-239.
[5]劉超紅,汪兵,魯品德.我國醫院麻醉科發展存在問題分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5):1522-1524.
[6]戴海崎,張鋒,陳雪楓.心理與教育測量[M].第3版.廣州:暨南大學,2011:49-104.
[7]王曉燕.手術患者術前對麻醉知識了解及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南,2012,10(34):579-581.
[8]楊翠.人工流產患者心理狀態的護理干預及避孕宣教[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4):89-92.
[9]吳錦才,王書霞,崔紅賞.健康教育在手術室擇期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5):46-47.
[10]陳珍梅,手術室護理術前訪視宣教單的設計應用與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20):2783-2784.
[11]韋利飛,李玲,李秀娜,等.傳統術前訪視與醫護同步集中式術前訪視在手術病人中的應用比較[J].護理研究,2015,29(1):329-330.
[12]劉虹梅,楊賢云,王寧,等.術前訪視宣傳畫冊對訪視效果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2):126-127.
[13]王華莉.圖片式術前訪視對手術患者心理焦慮的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4,21(4):71-73.
[14]謝朝菊,黃飛燕.自制術前宣教彩色手冊在手術患者術前訪視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0):100-102.
[15]徐婷,章曉玲術前訪視應用手術視頻對改善手術患者的焦慮效果評價[J].中外醫療,2011,30(8):35.
[16] Mitchell M.Patient anxiety and moderm elective surgery: a literature review[J].J Clin Nurs,2003,1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