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婭
EB病毒(EBV)屬于小兒感染常見的病原,而且極易累及全身多個系統損傷[1-4],加上臨床表現與癥狀多樣,極易引發誤診,對治療與預后產生影響,甚至威脅患兒生命安全[5],需加強重視。為了進一步探討小兒EBV感染的臨床情況,本院針對接診的200例本病患兒實施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計入選對象200例,全部為本院接診的EBV感染患兒,入選時間為2013年4月-2015年4月。所有患兒入院后經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確診,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根據急慢性分為兩組。急性組: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齡1個月~12歲,平均(6.8±2.4)歲;病程10 d~14個月,平均(3.4±0.8)個月。慢性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齡1個月~13歲,平均(6.9±2.2)歲;病程11 d~15個月,平均(3.6±0.7)個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進行實驗室檢查,抽取1 mL外周靜脈血,并予以肝素抗凝,然后采取流式細胞術三色標記法實施細胞免疫表型分析。之后根據熒光標記單克隆抗體進行檢測,取CD8FITC、HLA-DRPE、CD3PerCP各自20 μL,予以抗凝全血100 μL后混勻,于室溫下避光放置20 min;然后加入稀釋10倍的2 mL溶血素,在室溫避光下放置10 min,實施離心處理,時間5 min,轉速每分鐘1000 r,去除上清液[6];利用磷酸鹽緩沖液進行沖洗,至少2遍,并重懸細胞后上機檢測,主要指標包括總T細胞、CD8+T細胞及CD8+T細胞/HLA-DR比值。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取(±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行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首發癥狀情況 EB病毒感染患兒首發癥狀主要有發熱、咳嗽、咽痛及淋巴結腫大等,其中發熱有93例、咳嗽有58例、咽痛有25例、眼瞼浮腫有14例、淋巴結腫大有16例、血尿有7例、皮疹有8例、其他有7例。
2.2 兩組實驗室指標對比 急性組總T細胞、CD8+T細胞及CD8+T細胞/HLA-DR均顯著高于慢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實驗室指標比較(x-±s) %
EBV屬于人類皰疹病毒,大部分學者認為其感染和兒童鼻咽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惡性淋巴瘤等有關[7-8]。從國內以往研究報告來看,曾指出我國約有95%左右的3~5歲兒童感染EBV[9]。此外,已經被證實的因EBV感染或與之有關的疾病主要有霍奇金淋巴瘤、ALDS相關淋巴瘤、非洲兒童淋巴瘤、胃癌、喉癌、NK細胞淋巴瘤等[10]。
本次研究針對接診的200例小兒EBV感染患兒進行研究,根據急慢性分為兩組,主要首發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及咽痛等,而急性組在總T細胞、CD8+T細胞及CD8+T細胞/HLA-DR均顯著高于慢性組(P<0.05)。從研究結果分析來看,小兒EBV感染會累及多個系統,比如呼吸系統有咳嗽、咽痛及上下呼吸道感染等,而循環系統則可能出現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改變等,神經系統與消化系統則可能發生口腔炎、病毒性腦炎等,此外血液系統也會出現白細胞改變等[11]。同時,急性組患兒總T細胞及CD8+T細胞均明顯高于慢性組,可見CD8+T細胞在急性EBV感染中存在高度活化與增殖狀態,對于發揮清除病毒的作用有著關鍵的效果。國外有研究認為,EBV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功能缺陷是導致EBV持續增殖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慢性組增殖活化能力顯著低于急性組,體內病毒無法有效清除,為此處于機體免疫系統異常紊亂狀態,也是引發EBV慢性持續感染最為主要的機制[12],需加強重視。
[1] 張倩,樊茂,周敬靜,等.昆明地區6歲以下小兒 EB 病毒感染狀況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11(17):2413-2414.
[2] 高海麗,毛彥娜,李彥格,等.干擾素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8(10):14-15.
[3] 吳春遠,劉海英,莊哈娜,等.小兒肺炎支原體合并EB病毒感染100例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4,13(8):1429-1431.
[4] 張蓓.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EB病毒感染的臨床58例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2):207-208.
[5] 施麗華,應旦紅.小兒EB病毒感染臨床診斷和檢測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8):2528-2529.
[6] 陳衛華.210例小兒EB病毒感染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6):1245.
[7] 沈卉.262例小兒EB病毒感染的臨床分析[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0,31(10):754-756.
[8] 黃生才.更昔洛韋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24):95.
[9] 吳楠,張為偉,韓英,等.小兒 EB 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J].中國綜合臨床,2015,17(3):272-274.
[10] 陳麗芳.小兒EB病毒感染92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5):712-713.
[11] 茹青梅,劉惠蘭.小兒EB病毒感染86例治療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2,28(1):43.
[12] 陶喜忠.112例小兒EB病毒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9(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