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一個人身體太弱時,人們常會用“手無縛雞之力”來形容。這一說法并非空穴來風,手勁或許真的和死亡風險的高低有關。世界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了一篇相關論文,介紹了一種通過測試受試者握力,評估其在之后若干年內去世可能性的簡易方法。研究顯示,握手不夠有力的人更有可能心臟病發作或者中風,且力度損失越大,風險越高。
在為期4年的實驗中,他們調查十多個國家近14萬名患者,年齡從35~70歲,結果顯示手掌握力和所有因素的死亡率存在負相關關系,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心肌梗死和中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負相關關系。握力每減弱5kg,患者死亡的概率就上升16%;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增加7%;中風的危險升高9%。
握力大小是由前臂屈肌的發達程度決定的,握力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全身的力量狀況,所以也被列入我國國民體質測試的項目當中。通過握力評估死亡風險和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是一種既簡單又省錢的方法。除了定期查血壓以外,平時不妨去測測自己的握力。
怎樣測握力?
可以到體質監測機構、醫院和健身房,用專門的握力計測出具體數值。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少人測試的時候只測試一只手,實際上,握力測試的意義不是看你單手握力的大小,而是看一個人左右手的力量是否一致。如果不是左撇子,通常一般人右手的握力要略大于左手,但這個差距不會太大,一般為1~2 kg。如果超過這個范圍數值較大,便要注意是不是健康狀況出問題了。

Tips
增強握力
握力小的健康人也不要太過擔心,咱們可以通過練握力,來促進全身的健康。
1人的許多基本動作,如抬、拉、扯、擰、抓等都與握力有關,在完成這些動作時有意識地增加力度,有助于握力的更高。
2上班族不妨隨身帶個握力器,空閑時練上幾下,還有助于預防鼠標手。
3杠鈴、啞鈴、引體向上等力量鍛煉能夠增強上肢肌肉力量,而羽毛球、網球等運動能使手腕、手指更加靈活,這些方法綜合運用,才能強壯身體,提高握力。
4簡單的握拳,雖然只是手部運動,但卻會帶動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全身健康都有幫助。
5值得注意的是,左右兩側訓練也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刺激神經系統,維持身體平衡,促進人體活動的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