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肝五“不”法
人體內負責排毒的器官就是肝臟,要排毒,首先就要保護好肝臟,這樣才能保證毒素可以順利地排出體外。
不熬夜
傳統醫學的經脈理論認為,凌晨前后為“肝經”時間。我們的肝臟也需要在沉睡中得到休息,所以一定要讓自己按時睡覺才能養肝、排毒。晚上11時到凌晨3時是女人的“美容時間”,如果這段時間不睡覺,就會皮膚粗糙、容易疲勞、口苦咽干、火氣大。所以,養肝、護肝的最好方法就是晚上11點前就寢,讓自己每天都睡個飽。
不酗酒
酒精是肝臟的毒藥。酒精通過肝臟來分解,而在分解的同時,肝臟也中了它的毒。另一方面,酒不但直接損害肝臟,也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利用,對肝臟的傷害就更加嚴重了。
不過度用眼
按中醫的理論講“肝開竅于目”,所以如果護肝,愛護眼睛必不可少,因為眼睛過分疲勞也會影響到肝。對于離開電腦基本上就什么也干不了的辦公一族來說,眼睛卻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所以,不要長時間地盯在電腦前,每過一兩個小時起來遠眺或閉目養神一下吧。 讓眼睛休息一會兒,也讓肝休息一下。
不生氣
中醫認為,在五臟之中,肝屬木,喜條達,主疏泄。故肝喜疏泄厭抑郁,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抑郁狀態,或易生氣、發怒則會使肝臟氣血瘀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常常會表現為胸悶不舒,甚至脅肋部疼痛。從西醫的角度來看,人生氣時,體內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毒素相應增加,堆積于肝,從而損傷肝臟。所以,保持心情舒暢,不僅是保護肝,還能幫助肝臟更好地排毒。
不亂吃藥
任何藥物的代謝途徑都是要經過肝臟的,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服用。所以,如果因為某種疾病必須服藥,一定要嚴格遵醫囑,不可擅自決定食用或更改用量。
肝臟排毒
護肝之后,就要想想如何為肝臟排毒了。為肝臟排毒可是個系統工程,因為它和“吃喝拉撒睡”全有關。但它又是個簡單事,在24小時之內,你就可以為肝臟排一次毒。
別忘防肝炎
甲肝和戊肝:甲肝和戊肝都是通過飲食傳播的,如果與患者密切接觸,共用餐具、茶杯、牙具等,或者吃了被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就可能增加受傳染的概率。因此,在平時要做到飲水衛生,不吃不干凈的食物,講究餐具、茶具的消毒;不吃沒有煮熟的海鮮等,進食水產品特別是毛蚶、蛤蜊等帶殼水產品之前,應在85~90℃的高溫中加熱一段時間;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提倡吃植物油,罐頭和腌制的食品應少吃。
乙肝:乙型肝炎是所有肝炎中危害最嚴重的,血源性傳播是乙肝主要的傳播途徑,其他傳播途徑有吸血昆蟲如蚊子等叮咬,所以要注意消滅害蟲,防止害蟲叮咬。乙型肝炎飲食傳播的可能性很小,但使用公筷和分餐制還是有必要的,另外,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運動
在24小時中,與肝臟排毒最息息相關的還有運動。它可以消耗掉體內多余的脂肪,特別是肝臟的脂肪。而肥胖減輕之后,肝臟中的脂肪也會隨之消退,肝功能恢復正常,無需藥物治療。運動可以出汗,而出汗也是一種排毒的方法。
保持腸道通暢
便秘會迫使肝臟負擔加重。因為一切在胃腸道內消化吸收的食物,都要經過門靜脈運送至肝臟加工,很多食物和藥品在腸內腐敗、發酵會產生有毒物質。所以保障腸道通暢是肝臟排毒的首要任務,因為把毒性物質及時從體內排出才能減輕肝臟負擔。
愛吃高纖維食品的人,12~14小時腸道就可排空,但是吃低纖維食品則需要28小時甚至更多。除了多吃高纖維食物,還可在晚上入睡前按摩腹部。具體方法是:用手掌從上腹向下腹推揉10次,從左右肋緣分別向左右下腹按摩10次,都會使排便更順暢。
飯后靜坐
吃完飯后靜坐10~30分鐘再去做別的事情,這對人們肝臟的保養是非常必要的。當身體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30%,如果再運動,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50%以上。如果肝臟處在供血量不足的情況之中,它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就會受到影響。
生活中的“肝”
化妝品
很多護膚品中查出含有重金屬釹的事件,讓很多職場白領MM都憂心忡忡。雖然化妝品的成分不會直接經口食入,但是其成分會經過皮膚吸收,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肝臟進行分解。有毒物質在肝臟里儲蓄得越來越多,肝臟負荷過大,將會導致使用者出現藥物性肝炎。而釹還會導致肝硬化,甚至使神經系統慢性重金屬中毒,導致人體抵抗力變差,處于亞健康狀態。
零食
薯片、糖果、餅干幾乎是每個職場白領都會在抽屜中儲存的零食,但吃得那么多,攝入的能量何時才能消耗得完?晚飯可還沒吃呢!不規律的飲食方式,導致營養攝入過多,就會擾亂正常的代謝,不僅增加了肝臟的負擔,而且還為脂肪肝的發生提供了物質基礎。所以還是把零食清理一下吧,換成水果或酸奶不是更好嗎?此外,過量的油炸食物及咖啡因的攝取也會對肝臟細胞造成刺激,增加肝臟的負擔,加重對肝臟的傷害。
香煙
一說到香煙,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對肺的傷害,但其實,尼古丁還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吸煙時大量吸入的一氧化碳會妨礙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造成機體缺氧,會對肝臟造成損害。而且,吸煙還大大降低了人體免疫反應,會增加感染各種疾病的可能。
飯后茶
茶雖然是好東西,但如果喝的時間不對,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對肝臟造成損害。飯后尤其是吃完油膩的食物后最好不要立即飲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這種蛋白能使腸道蠕動減慢,容易造成便秘,而這會增加有毒物質對肝臟的毒害作用。
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向公眾推薦最著名的7種“愛肝食物”:白薯、玉米、海帶、蘋果、牛奶、洋蔥、冬瓜。現在很多人都養成了每天清晨喝一杯奶、吃一個蘋果的好習慣,這能在不知不覺中為肝臟減負不少。
水
忙碌的我們每日飲水量普遍都不足,成人每天需要攝入2 000~2 500 mL的水分。水喝得少了,就會給肝臟的排毒工作帶來困難,因為只有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才能讓肝臟正常的工作,對各種有毒物質進行分解和代謝。
植物
五臟六腑也有自己喜歡的顏色,肝臟喜歡的是綠色。戶外的綠蔭、草坪都是肝臟特別喜歡的,多看看綠色可以間接地促進肝臟的代謝功能,為肝臟排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辦公桌上的這一小盆綠色植物也有同樣的作用。同時還應該多吃綠色的食物,因為中醫說“青色入肝經”,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
醋
中醫認為,酸能入肝,酸味的東西對肝臟有損害的人來說(比如肝炎患者),有降低轉氨酶的作用,而且食醋還有開胃健脾,激發食欲的作用。但食醋一定要適量,一旦食用過量,也不利于肝細胞的再生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