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百合小者如蒜,大者如碗,數十葉相類,狀如蓮花,故名百合,言百葉而合成也”。——《爾雅》
“百合宜興最多,人取其根饋客。”—— 明·《花疏》
百合,常用來食用的部分是其地下鱗莖,由數十片肉質鱗片聚合而成,是百合的營養器官。肉質嫩白肥厚,細膩軟糯,味甘微苦,堪稱菜中珍品。
據研究,百合含有淀粉、果膠、磷、鉀、鈣、鐵、各種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等,特別是含有百合苷Α、百合苷Β、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這些成分綜合作用于人體,可產生較高的醫療保健價值,具有很高的滋補營養作用,經常服食,可扶正固本,健身強體,延年益壽。
古人看百合:
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提到百合食用方法“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暴干,搗篩和面作湯餅,最益氣血,又蒸熟可以佐酒。”明代中葉編纂的《平涼縣志》中記載“蔬則百合山藥最佳。”《本草綱目》中有“百合新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干者做粉食,最宜人。”明代高濂在《飲饌服食》中收有百合面,即“用百合搗為粉,和面搜為餅,為面食亦可。”
百合的吃法:
1. 百合粥。《本草綱目》認為:“百合粥潤肺調中”。清代王士雄還說它:“專治虛火勞咳,并補虛羸”。其功用為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應癥為老年慢性氣管炎,肺熱或肺燥干咳,涕淚過多,精神恍惚,坐臥不安,以及神經衰弱、肺結核、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等。
2. 作為主料或輔料。添加到各式菜品中,百合的微苦不僅能增加菜肴的滋味,也有清痰火、補腎氣、增氣血的功效。
3. 湯飲或榨汁。對肺燥干咳效果很好。
4. 做甜食。潤肺祛痰,補虛獨身,老少咸宜。
5. 干制。開水燙漂或烘干,可以長久保存,隨時取用,烹飪食用前用冷水浸發即可。
6. 百合鮮花入菜或做茶飲。有潤肺清心的功效。
材料:
山百合150 g,杧果汁75 g,枸杞8 g。
調料:
食鹽0.5 g。
做法:
百合洗凈焯水,加杧果汁、枸杞、食鹽小火燉至原料成熟入味即可。
特點:果香濃郁,口感軟糯。
功效:潤燥止咳,清心安神。
百合養陰潤燥;杧果可美肌膚,清腸胃;兩者合用能起到更好的滋養肺胃的作用。
枸杞
六月杞園樹樹紅,寧安藥果擅寰中。——《竹枝詞》 黃恩賜
神藥不自閉,羅生滿山澤。——《枸杞》 蘇軾
枸杞在夏、秋二季果實呈紅色時采收,再經熱風烘干,除去果梗后曬干生用。枸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尤其類胡蘿卜素、核黃素等,可養肝明目,對肝血不足所導致的雙目干澀、視物不清、頭暈眼花、視力疲勞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長時間使用電腦、眼睛易疲勞干澀的上班族們,常用枸杞子泡水飲用,有滋陰明目的作用。枸杞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在美容、抗衰老、清除肝火、提高睡眠質量和機體免疫力等方面功效顯著。 最佳食用方法莫過于夏季泡茶飲用,冬季煲湯。
杧果
杧果是高胡蘿卜素、高硒食物,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有益于視力和皮膚黏膜健康;硒被稱為“抗癌之王”以及“延緩衰老的營養素”。研究證實,杧果具有祛痰止咳、護目養顏、健胃止暈、抗抑郁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