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或許是旅行者最好的年代。借助各種旅行APP或者在線預訂網站,我們可以住進幾乎所有城市的某個房間,而不僅僅限于連鎖品牌酒店。類似于Airbnb的非標準住宿平臺正在改變酒店住宿的游戲規則,荊弊都留與時間檢驗。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非標準住宿方式讓住宿變得更有人情味。我們不顧一切走在路上,難道不是為了遇見有趣的人們,看到與我們自己不同的生活嗎?
山海處的悅讀——雙廊海之書館
“我心里—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博爾赫斯說。在雙廊尚不為人熟知的2008年,被主人當作朋友小聚之所的人在旅途書館就開始駐扎在玉幾島海邊,面朝大??磿l呆。去年,書館增設了5間客房,那些賴著不想走的書蟲旅人終于有了正大光明停駐的理由。
玉幾島深處的室外人家
“海之書館”此前并不叫這個名字,也不是一個對外公開的場所,而是女主人藍姐愛上雙廊后,在此地建造的一個自己使用的書館,起名“人在旅途”,后改名“海子書館”,又更名為如今的“海之書館”。2008年的雙廊,還沒有那么多游客前來,“海之書館”作為雙廊地區第一個開門營業的場所,悄悄在洱海最美角落等待旅人發現。
從書館大門走進來,正對著陽光遍地的大堂,原木與深紅麻布的色調,將窗外碧藍的天空與洱海映襯得格外鮮明,也讓氣氛頓時緩和下來。滿屋藏書并沒什么特別昂貴的價值,都是女主人和她的朋友們到訪時留下的,但是對于熱愛文藝的人來說,卻本本都經典耐讀,《最美好的時光》《追憶似水年華》《循香記》……非主流的讀物與這里的慢節奏如此搭配,哪怕讀上一個星期,都不會覺得悶。大堂隔壁是一間可以席地而坐的茶室,不少客人特別喜歡在這里光著腳,一邊品嘗店里選自大理冰川縣朱古拉村300年樹齡的咖啡,或讀書或賞景。
書館的男管家楊雷,是一個帶著藝術家氣質的大理人,他說,書館一以來都是非盈利場所,除了為客人提供書、茶、咖啡,二層空間還不定期舉辦藝術展,主題多變,現代藝術、電影、攝影、古玩等,還有擠滿十幾個書架的數萬張電影碟片。如今一切都電子化,才將書館全面改造重裝,由熱愛藝術品收藏的女主人設計主理,開辟成5套客房,對外接受預訂。
我們想要的,不過一段寂靜時光
順著金屬樓梯到達二樓,這里只有兩個相對的房間,中間是一處可以看到洱海景觀的小會客廳。一側房間是全家套房,特別為小孩子設計了單人小床。吧臺備了茶和膠囊咖啡,CD機前則整齊地擺放了好幾張碟片,用手寫體細致地寫好了音樂的分類——田園、禪修、自然、爵士等。與風景無縫隙連接卻保留私密感,這是書館的與眾不同。房間里賞景有專門的觀景沙發,臥床對應的地方卻只有一線窄窗,讓光線剛好止步于床前,既不刺眼,躺下時又能瞥見風景。我幸運地住進了女主人為自己保留的房間,在風景撲面而來的歐式回廊里,我面朝洱海聽到心花綻放的聲音。
療愈驛站與動物為伴——由布院時間碎片旅館
日本大分縣由布院時間碎片旅館(Toki No Kakera)遠離由布院小鎮中心,身在鄉野之間,周圍格外安靜,卻不會感到寂寞,老板Kaz養了兩只貓Nyan-san和Nahanaha.一頭名叫Juicy的小豬,還有山羊Pina和許多只健碩雞,自成一片動物小樂園。
溫泉小院由布院
由布院位于九州半島的大分縣,是日本人氣居高不下的溫泉勝地。我在網上尋找住宿地,無意中打開了TokiNo Kakera網站,一只卡通小豬擬人介紹道“這是一家只有兩間客房的鄉間小旅館,沒有電視,只有鳥叫蟲鳴,就像被自然包圍的鄉下阿媽家一樣。在鄉野風情中,我們希望提供與自然共存、與動物們愉快相處的治愈空間?!边@不正是我想要找的休閑放松地嗎?于是,果斷給老板發了一封預訂郵件,滿懷期待地來到由布院。
老板Kaz的故事
天色擦黑,老板Kaz早已在站外等候著我。他身材精瘦,包著頭巾,穿著皮夾克和破洞牛仔褲,外表頗為不羈,英文讓人驚訝地流利。旅館距離小城喧鬧的中心有段路程,Kaz總會貼心地安排好接送。不一會兒,一幢可愛的小木屋出現在眼前,門牌上畫著TokiNo Kakera店名,細看字母里還隱藏著豬鼻子和小雞翅膀。
旅館是當地傳統民宅改造而成,一層是餐廳、室內溫泉、露天風呂和和式客房,二層是另外一間客房。進門的暖暖燈光營造出家庭的氣氛,走廊的一角設有迷你吧臺,吧臺上準備了手沖咖啡,還貼著同樣畫有小動物的使用說明,旅館里里外外的每一處手繪都是Kaz本人完成。
我的房間在一層,傳統的榻榻米和室,藺草的清香加上室內柔和淡雅的光線,讓人心情沉靜。放下行李徑直來到餐廳,餐廳內的木質結構設計帶點兒歐風氣息,裝點在各處的小物可愛又不失浪漫,書架上擺放了Kaz收集的漫畫和玩具。
身后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扭頭一看,—人份的小鐵鍋已經煮開,鍋里裝盛著雞肉、雞肉丸和新鮮蔬菜,Kaz介紹說這是由布院當地特色料理地雞鍋。除了雞肉鍋,晚餐還有柴魚、牛油果、野菜沙拉和幾碟小菜,不見繁多的盤碟,就像在自家吃飯一樣放松。
飯后,Kaz泡上一壺熱茶,正巧另外一位房客也來到餐廳,是位獨自來日本旅行的臺灣女孩,三人邊喝茶邊聽Kaz講他的故事。Kaz曾在美國學習生活過一段時間,在那里練就了地道的美式英語,還獨自一人前往南美旅行了大半年。回國后東京忙碌而奔波的生活讓他備感疲憊,一次由布院散心之旅讓他愛上了這里的安靜悠閑,并在7年前選擇留在由布院,買下現在的老房子,自己動手改造,開了這家小而迷人的溫泉旅館。Kaz告訴我們,TokiNo有時光的意思,他希望每一位住宿的客人都能感受到時光在此駐留。
旅館里的動物大明星
我和臺灣女孩還沉浸在Kaz的經歷中,“喵喵喵”的叫聲打破了對話,原來是老板的兩只愛貓Nyah和Nahanaha現身了。兩只貓咪一黃一花,性格迥然不同,Nyah呆萌,Nahanaha傲嬌。Kaz不無驕傲地說,很多來這里的住客都會成為兩只貓咪的粉絲,不過,旅館最大的明星是一頭名叫Juicy的小豬,明天一早就能見到它。
泡湯之后,一夜無夢睡到自然醒。清晨走出院外,旅館周圍種了山茶樹和水仙花,花樹旁的大片空地是動物們的樂園,公雞母雞個個健步如飛,山羊Pina埋頭吃草。鄰居家的小朋友們一早就趕來幫忙喂食,雞鳴聲、羊叫聲和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歡樂的因子充盈在空氣中。Kaz把小豬Juicy從小窩里也牽到院子里,Juicy如普通柴犬般大小,眼睛四周有兩撮黑毛,猛一看很像熊貓眼。Kaz摸著Juicy圓滾滾的肚子,說它很喜歡被大家撫摸,我也忍不住摸了下,Juicy的眼睛愉快地瞇成一道線。小豬吃飽后在院子里撒歡跑了起來,Kaz說,Juicy不僅靈活,還非常聰明,有次跑丟了,還沒等Kaz去找,自己就找回了家門??粗矍暗泥l間小屋和動物,終于明白了Kaz隱居由布院的理由,平淡安寧才是心之歸宿。
隱于市郊的植物天堂
蕨類天堂是主人Niwat先生的得意之作。作為清邁著名的建筑設計師,他的奇思妙想顛覆了我對酒店耳熟能詳的認知:二層寬大的平臺連起了三座傳統的泰式木屋,樓梯掩映在長長的綠蕨門簾背后,寬大的長條桌子足可以容納8~10人就餐,上方吊燈“蕨”柳扶風,隨意擺放的涼床邊上是供客人小憩的根雕茶幾,木雕的風鈴在微風中搖曳,啄木鳥敲門鈴聲隱隱約約……一切皆源于滿園的蕨類。
本以為住宿區的滿眼植物,已是天堂。在Niwat先生帶領下,走進后院的溫室,才知道真正的蕨類天堂原在這里。超過400個品種的蕨類植物,被錯落有致地安放在一起,像是一座神秘的花園。大部分的品種,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溫室附近有間小小的培養房,白色的小器皿里有蕨類孢子在緩慢生長,一年的時光僅僅能夠生長一厘米,而園內的植物大都已超過20年。
對自然的崇拜是最驕傲的事情
9棟別墅全部是最傳統的蘭納民居,來自于泰國北部鄉村的田邊,由木質的谷倉改造而來,有將近半米粗的整棵原木作為支撐柱。為了保存最淳樸自然的風格,每一塊木頭都保留了原始的材質。一塊塊拆散,編號,搬運至清邁后,按照原圖復建。如今,在每棟別墅一層的休憩區域,還可以看到谷倉原樣的老照片。
酒店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被繁盛的蕨類植物覆蓋。若是細細端詳,會發現腳邊不足一平米的地方,竟然可以超過十個種類。有的碩大如傘蓋,有的細碎如繁星,有的鮮嫩欲滴,有的蒼勁有力,還有的攀附于巨樹之上,藤蔓一般垂掛下來。9棟別墅,都是用別墅周圍的蕨類植物命名的。有的是在泰國地區最具代表特色的蕨類,大片圍繞在房屋四周。有的是珍貴稀少的特殊蕨類,有著令人過目不忘的驚艷。每一個名字都有意義,每一棟別墅都有故事,這是位建筑設計師賦予自己夢想家園的全部熱愛。
他們的天堂
Niwat先生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大學畢業后就進入父親的設計公司,如今已能獨立打理公司的事務;二兒子是清邁有名的鋼琴演奏家;我們在酒店遇見的是小兒子Om,曾是職業運動選手,退役后幫助父親經營酒店。Om的話很少,大部分故事都是Niwat先生講。我問Om獨自守著這里會不會煩悶?拘謹的Om笑了,“真正的快樂源自內心。我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這里。讀書,游泳,跑步,打理園子,照顧客人,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讓我覺得很幸福。這不是一座酒店,而是我的家。”
離別前,提出給他們照一張相。Niwat先生專程領我到了他們自住木屋前的小花園,繁花盛開。他說“太太愛花,卻一直覺得整座家園只有綠色。今天是她的生日,我送她一座小小花園。”“你一生不曾送花,卻送了家人整座天堂?!卑聪驴扉T的瞬間,我說。
給家人的秘密花園——清邁菲姆天堂酒店
在芬蘭的古典傳說中,若有人能找到在仲夏之夜開花的蕨類植物,他們由一種看不見的魔力引導到一片藏寶地,獲得永恒的財富。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在中南半島的泰北盆地坐擁一座蕨類的天堂,這里同時也是一個融合蘭納文化和自然生態的主題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