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到達老撾之前,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少得可憐。我聽說過瑯勃拉邦,也聽說過首都萬象,聽說過湄公河和遙遠的東部高原,也聽說過佛國中人的生活,僅此而已。我被旅行攻略蠱惑,踏上了這個與中國緊密相鄰的陌生之地。不期而遇的故事許多都與攻略所見背道而馳,但那是真實的、現世的、清晰的未老傳說。
老撾那邊是怎樣的?
從瑯勃拉邦到昆明的跨國巴士緩慢地蛇行在老撾北部的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的盤山道坑洼顛簸,塵土飛揚。期間除了偶爾幾處標示著中國公司的建筑工地之外,就只有突然出現在半山腰的孤零零的破舊民房了。直到經過城鎮勐賽之后,依然曲折的道路才變得稍微平整,路面開始漸漸被水泥鋪就。那里距離老中邊境只有30多公里了。
在老撾磨丁口岸的邊檢室中,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企圖索要2萬基普(大約15塊人民幣)小費(背包客通常稱之為賄賂)。遭到我的堅定拒絕之后,他不耐煩地揮揮手讓我通過了。接下來我與十幾個中國人一起邁步走進中國,這種感覺很奇妙。他們有在萬象出差返國的上海工程師,有在唐人街開飯店的四川和廣東老板,也有在數不清的中資橡膠或木材工廠里打工的年輕人,背包客卻沒有那么多。看起來更為高大堅固的磨憨口岸大樓中,年輕武警與我搭訕:“你給我講講,老撾那邊是什么樣的?”語氣中絲毫沒有邊檢的嚴肅,隨后又補上一句:“雖然我們離老撾這么近,但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去玩。”這句話是邊境生活的直觀縮影,我回過頭看向國界的另外一邊,炎熱的蒸氣混雜著灰塵,籠罩在“中間區域”特有的謹小慎微和倉促匆忙之上,透過這層朦朧的迷霧,老撾在我腦中似乎第一次開始變得輪廓清晰了。
被法國人“占領”的首都
一星期前柬老邊境的某個傍晚,穿越邊檢的經歷并沒有回國這般令人愉悅,那一次我未能省下同樣沒有依據卻被公開索要的2美元——無論是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還是法國人,每個到達邊境的背包客都被以不予蓋章來威助對待。之后背包客又開始了由于老撾人毫無守時概念而導致的漫長且不確定的等待。預定下午4點從口岸邊檢站出發的巴士直到7點才到達,更多人已經在這里等待了4個或者6個小時。這種旅行時間的耗費比區區2美元的“蓋章費”還令人沮喪,無論是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這一次法國人不同了,他們樂天的性格和講笑話的才能找到了用武之地。一位來自巴黎的大廚一邊吐槽老撾人做事效率的低下,一邊喋喋不休地將他的菜譜分享給我以打發時間。法國人比任何其他歐洲人都更喜歡到老撾旅行,但他們對祖輩曾在這同一片土地的到達與離開毫不在意,他們只享受今天的一切,甚至享受你永遠不知道將會發生什么的漫長等待,享受在老撾旅行所經歷的所有不確定。
“你生氣嗎?”他突然探過脖子悄悄地問。
“有點吧,據說接下來到達萬象的交通將很辛苦。”
“我聽到的說法是恐怖至極,如果可以,我真想替我妻子租一個臨時屁股。但是我才不在乎,法國人在老撾從來沒得到過什么真正的享受。事實上——話說回來你覺得我的廚藝怎么樣?要知道,我們法國人說‘Angry’的時候實際上說的是‘Hungry’——那么,我是說,你生氣了嗎?”我承認在邊境無謂等待的時間足夠吃上一頓禮節齊全的法餐了。
“在老撾一切都是未知的!”夜幕深沉,那位法國廚子對我說了最后一句話,轉身和妻子坐上塞滿白色臉孔的皮卡(被老撾人充作旅行巴士)絕塵而去——車上的人全都是去往四千島的,那里的夕陽和朝霞據說十分慷慨。其他人繼續等待,等待直接前往巴色或萬象車子(不知何時才會)的到來。
老撾如姜形的版圖外環,被中國、越南、束埔寨、泰國和緬甸包裹圍合。這些鄰居都曾在歷史上對老撾產生過巨大影響,甚至于包括許多次王朝的重疊和更替。小乘佛教的引入為曾經作為王國存在的老撾(瀾滄王國)提供了穩定基礎,不同種族的民眾通過普遍一致的意識形態聚集在一起。即使在法國人到來之后,這種佛國的普遍性也沒有被打破。老撾也被認為是法屬支那殖民國家中最缺乏反抗意識的,而由此得到的回報是法國人為老撾提供了長久的安定和平靜。但這種安定并未促進經濟的突飛猛進,慵懶的老撾人和慵懶的法國人(這一點老撾人和法國人都不否認)共同創造了一個慵懶的東南亞首都。20世紀50年代中期,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如此描述萬象“萬象與西貢相差個世紀……個令人不感興趣的城鎮,只有兩條真正的街道、一個歐洲餐館和骯臟的市場……步行半小時即可看遍。”那時距離萬象成為老撾的首都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如今,只需要將這段描述擴展些,許多格林提到的關鍵詞依然適合套用在萬象身上。這是一座最不像首都的首都,昔日城鎮的兩條主干道并列平行于湄公河岸,只是更加延長了。沿河的古城中心成為背包客的聚集地,餐館明顯多了起來,法國人可以輕易在這找到家鄉味道,以用來替代隨處可見的美味卻單調的老撾燒烤(衛生也是個問題)。
我在New Lao Paris Hotel前再次遇到了那對法國夫婦,在與我握手之后,大廚擠著眼睛對我說“我的妻子‘生氣(Hungry)’了,好在萬象能吃的東西真不少。”事實上,除了吃的,酒吧也不少,但圍繞著老撾最大的城市噴泉的許多店鋪卻都閉門謝客,你永遠不知道它們幾點開張或是幾點打烊,在悶熱的午后時分,仿佛整座首都都睡著了。低矮的城市透過蔥郁的棕櫚樹隱隱浮現,佛塔和法式小樓沉浸在南國遙遠的陰翳之中,湄公河的濕氣讓這座城市看起來更具有日日風情了。
如果你愿意
我們可以談談哲學
相比起首都萬象,瑯勃拉邦被更多打上了文藝標簽。“被遺忘的瑯勃拉邦”這種說法顯然是建立在自以為是的歐洲中心概念基礎上的——150年前法國人“發現”了越南大叻,“發現”了柬埔寨吳哥,“發現”了老撾瑯勃拉邦。事實上瑯勃拉邦從未曾隱秘過,它曾是瀾滄王國最初的中心。即使是王朝的首都遷移到萬象之后,“北部首都”瑯勃拉邦的地位依然穩固。
在瑯勃拉邦我很少拍到僧侶,雖然他們無處不在。當他們站在你面前的時候,沒有人是舞臺上的模特,而都只是生活里的普通者。如果你在瑯勃拉邦迷了路——當然這幾乎不可能,瑯勃拉邦實在太小了——絲毫不用著急,只要隨便走進一間寺院,問問任何一位偶遇的僧人就可以了,他們的英語水平比起普通老撾人要好得多。一座瑯勃拉邦的寺廟猶如一座寄宿學校,僧人在修葺大殿、清掃院落、雕刻塑像、論佛述法的日常生活之外,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文化知識。年輕的僧侶將與自己所屬寺廟相關的英文寫在作業本上,戴著細邊圓眼鏡的禿頂老師認真地批改作業,不時地用手指點問題,這一溫馨的場面在我闖入Seboun Haunt寺的時候正在如電影般播放。
只要你對佛寺的基礎禮儀有所遵從,所有的僧人都愿意跟你聊一聊,他們大多開場的問題都是“你是誰?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一柏拉圖式的哲學命題,從身著橘袍的僧人嘴里吐出,凝聚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溫暖。在今天的瑯勃拉邦,僧侶所承擔的角色不只是寺院的經營者和宗教的推動者,他們在探討哲學之余還被賦予了維持(回歸)傳統文化的任務。瑯勃拉邦陰翳潮濕的天氣是對早起的最大折磨,但布施在日出前就會結束。在古城的主要大街Th Sisavangvong上,布施每天都如約“上演”。大約清晨五六點的時候,當地人就挑著擔子出門了,籮筐中裝著為游客準備的糯米飯和水果。如果你愿意,可以購買這些食物,參與到佛國的傳統活動中來。瑯勃拉邦30多座寺院中的僧人悉數出動,按照寺廟分布區域列隊,從陰暗無光的遠處漸進至昏黃的路燈下,依次接受人們的布施。說實話,很難相信僧侶會吃那些奇怪游客用手抓握送上的食物。今天的布施更多是一種由政府倡導的傳統活動、儀式、表演,以保證老撾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延續。僧侶們會在布施尾聲時拐入隱蔽的小巷深處,獲取當地人的跪拜和奉獻,并為其回報一段祈禱的經文。與之相似的真正布施并未消失,它們大多不成規模,也不為游客所追逐,就在當地人家門口略顯冷落地發生著。
安縵塔卡Amantaka
安縵塔卡(Amantaka)源于梵語,意為“平和”。酒店是由一座法國殖民時期的舊醫院修葺改建而成,忠實反映了瑯勃拉邦的昔年建筑風貌。位于瑯勃拉邦的市街間,交通十分便利。完整保留了舊址原有的開闊朗亮的架構,就連新補入的新建物也大體參照原本格局,造得一式一樣對稱工整。如果游覽過了周邊眾多的歷史遺跡.30多座寺廟、前皇宮,看過了上個世紀法國殖民風情的老撾歷史建筑后,你可以用午后“慢”在酒店里。悠閑地躺在浴缸里,看天光透過一扇扇格窗、門洞和列柱,撇下一片片一行行一線線的搖曳光影。而后閉目出神,清風拂面香微薰。遠處時不時有些許人聲車聲映入耳畔。夕陽漸墜,遠處傳來幾簇佛誦合著清脆的佛寺鐘磬聲,你啊,正躺在這座古城的心跳里。
55/3 Kingkitsarath RoadBan Thongchaleun,LuangPrabang,Laos
+85671860333
www.amanresorts.com/amantaka
盧昂島賽居所
The Luang Say Residence
盧昂島賽居所位于瑯勃拉邦的富維羅,殖民主義風格的特色裝飾,展現了一個混血文化的老撾,更讓老撾的過往視覺化地凝聚在這里。從大廳的裝潢到每把椅子的擺放,每個細節都體現著法風老撾的精美獨特。屋內飾有多個窗戶,讓充足的自然光和新鮮的空氣都能直抵房間:在露臺上沐浴陽光的同時,還可以欣賞樓下花園的繽紛景致:特別設有圖書館和雪茄房,為每個客人提供更多個性化的選擇。或者,你可以使用自行車和汽車租賃服務來探索瑯勃拉邦,當然如果你只想任性地待在酒店,那么室內游泳池、花園等各種娛樂設施也一定會讓你不得閑。當然,你也可以在客房里享用豐盛的一餐,隨心所欲!
4-5 Ban Phonepheng,P.O.-Box 507,Luang Prabang,Laos
+85671260891
www.luangsayresidence.com
地理位置與環境氣候
老撾,全名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是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內陸國家。13至18世紀是南掌,之后受暹羅和越南入侵,再之后受法國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它也是東南亞地區僅有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5月至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氣溫約26℃。
01.簽證
自2014年開始,老撾對持因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開放普通簽證和落地簽。從第三國出發的中國公民可持相關材料在入境口岸辦理落地簽。除此之外,須前往大使館或相應領區領事館簽證處辦理普通簽證,也可委托其他機構代辦。老撾落地簽費用為20美元。
02.語言
老撾當地說當地語言,但在萬象、瑯勃拉邦等歐美國家游客聚集的城市,英語交流沒有問題。
03.貨幣
老撾使用的貨幣是基普(Kip),和人民幣匯率大概為1基普:0.0008人民幣。由于鈔票上0非常多,而且上面的頭像也都一模一樣,所以付款時要非常仔細,建議不同面值用不同信封分開,方便付賬。在瑯勃拉邦、萬象等游客集中的城市,標有Exchange、$美元標志等的地方都可提供美元或者泰銖的兌換。人民幣在這邊不太容易兌換到,如果是陸路入關,可以在磨憨口岸兌換。
吃喝玩樂推薦
04.瑯勃拉邦
毫無疑問,瑯勃拉邦的美食是全老撾最棒的。或許游客的涌入促進了這里美食的創新和繁榮,椰汁餅和烤米糕等小吃沿街售賣,水果沙冰和果汁隨處可見,價格毫不令人心疼;炸春卷和米粉湯這樣來自南方的早餐主食也很容易找到;法式三明治可以夾的肉和菜種類多到挑花眼。更多見更美味的是老撾燒烤,烤魚、烤蝦、烤雞、烤豬肉、烤香腸、烤肉丸,藍色的煙塵卷裹著濃濃的香氣,從巷子里和拐角處的簡陋屋棚下涌出,這是最純正的老撾味道。
手信
05.咖啡
老撾咖啡種植園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法國人將法棍引進到老撾的同時也引進了咖啡(當然不只是煮開的那種)。出產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卡豆種的咖啡樹被深植地下,到今天依然持續出產亞洲最好的咖啡(之一),烘焙的工藝和工序都傳統而原汁原味。咖啡被裝入紗布袋里,打上老撾標簽送往世界各地,也送往萬象和瑯勃拉邦的夜市,它們是最受游客歡迎的紀念禮品,不要忘了買些帶走。
06.織錦
織錦是令老撾人驕傲的傳統手工藝品,在萬象和瑯勃拉邦的街邊夜市隨處可見,它們大多被貼上了官方認證的標簽以示正宗,色彩鮮艷,種類繁多,要價并不便宜。在老撾東部的一些古老村落中,你也可以買到現場織就的錦布,售價更加不菲卻讓你感覺很值得。
攻略
07.體驗推薦
1.達光西瀑布是瑯勃拉邦遠郊最負勝名的自然景點,可以是僅僅到達瀑布,停下來游泳和跳水,也可以參加穿越原始森林的徒步旅行團。瑯勃拉邦滿大街的司機都樂意提供價格合理的包車服務。
2.在湄公河畔一瓶接一瓶地享用老撾啤酒,等待夕陽西落,是老撾最棒的放松體驗。萬象比瑯勃拉邦的湄公河畔更適合這種放松,前者的河水沒有那么臭不可聞,并且你可以順道欣賞—下首都人民壯觀的廣場舞表演。
08.線路
1.從萬象湄公河畔老城區開始徒步,經過幾座小巧的寺廟和充滿法式風情的街道,向北折向凱旋門。返回時經過玉佛寺和西薩格寺,最后流連—下河邊夜市,整個徒步大約四五個小時就足夠了。2.同樣從河畔出發,瑯勃拉邦可徒步的范圍比萬象更小,但可參觀的景點卻更豐富。香通寺中的“生命之樹”馬賽克墻,帕華寺中從未修復卻色彩鮮艷的壁畫,森蘇加拉姆寺中的精美鎏金紅色外墻,普西山下如神跡般的佛祖腳印,林林總總的精彩尋覓背后,是述說不盡的傳說故事。
拍攝建議
1.瑯勃拉邦的普西山頂是拍攝湄公河、城市全貌和日落的最佳地點,當然也常常人滿為患。
2.瑯勃拉邦的布施任何人都不想錯過拍攝,那就起個大早吧,布施活動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宮附近。天亮之后,這座昔日的靜謐之城,就一切都與商業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