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朋友來電咨詢網貸逾期問題,很棘手,P2P行業魚龍混雜,商業模式不合規的,大有人在,怎樣處理逾期問題,值得研究。除了以往民間借貸常用的電話催收、社會小哥之外(切勿違法),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合法合規追債。
第一、采取訴訟、仲裁的方式。
仲裁相對簡單。一般采取仲裁,是我們提前安排好的,也就是在合同、協議中直接約定XX仲裁。
實踐中,經常把爭議解決機構約定在北京仲裁委員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再講訴訟,網貸借款逾期的處理,到法院立案時,案由一般為:民間借貸糾紛,實踐中應注意“原告到底是誰”。如果采取訴訟代表人策略,應當安排投資人簽署授權委托書;如果采取回購債權的策略,則由平臺收購投資人的債權,然后,以自己的名義起訴。
第二、采取不良資產處置的辦法。
筆者在《2015網貸預測》等文章中做過預判,今年會有不少平臺因經營不善倒閉。再加上,健康平臺的逾期率、壞賬率逐漸浮現,周期到了自然暴露出來,這些資產可以參照不良資產處置的辦法處理。在深圳,不少民間借貸組織主動收購類似資產,采用比較彪悍的辦法處理。在中西部某地區,也有平臺采取打折打包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的辦法解決兌付困難。當然,如果制作成標準化產品,在公認的市場售賣也是不錯的辦法,還可以解決部分流動性問題。
第三、關鍵點在于原商業模式的合規性。
有朋友來問,資金池模式下,如何證明借款人與出借人之間的資金流向問題。按照現在法院的立案要求,原告需提供借款合同、打款憑證等,而資金池模式的網貸平臺,每筆款項的資金流向不清晰,在第三方看到的數據都是碎片化的,很難形成證據鏈,敗訴風險陡增,在某些地區,立案很成問題。因此,網貸平臺對自身資金流要整理清楚,商業模式和架構梳理不可懶惰,防止成為監管靴子落下的第一批“祭祀”。另外,這也提醒第三方托管機構或銀行,在為客戶服務過程中,有證據意識,增加備注等功能,保存相關證據,防止老賴耍賴。
綜上
逾期問題的解決方案多樣,但主債權形成必須合法,否則,法律不保護相關利益。為了讓主債權合法,就必須讓平臺自身商業模式合規,資金池模式還是提早處理消化掉。針對逾期處理,颯姐更看好不良資產處置的辦法,值得好好研究,甚至形成公共市場,讓市場消化處理。只要給出好的價錢,總有“勇夫”愿意承擔高收益基礎上的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