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2月 地點:北京華遠企業號 主題:“讀書會”第53期 特別場
主持人:各位晚上好!歡迎大家參加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第53期讀書會,我是財新傳媒主編胡舒立。下面有請今天晚上三位嘉賓,第一位著名房地產企業家任志強。第二位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先生。第三位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博士,大家歡迎。
今天晚上我們有一個投票,決定今年博物館書院導師推薦的30本書哪本最好。下面我公布這五本書的排名:第一名《野心優雅》,第二名《喬布斯傳》,第三名《國家為什么會失敗》,第四名《世界是平的》,第五名《金融可以顛覆歷史》。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任志強,你自己是怎么讀書的,并且讀書對你的人生或者后半生,特別是晚年有什么樣的意義?
從無書可讀到老來讀書
任志強:我和王巍還有劉曉光第一次會上就談了這個問題,我們這代人比較晚讀書,因為在最需要上學和讀書的時候,突然沒書讀了,那時候也就十五六歲。后來改革開放以后,突然發現可以讀很多書了,那時候堅持每天看六萬字,養成習慣以后,就慢慢好了,現在基本上二三十萬字的書,飛機上兩個小時就看完了。
主持人:我來采訪之前,說要去采訪任志強,我們共同的一兩個朋友非常看重你,說任志強進步非常快,因為他一直在讀書。下面請教王巍,你怎么看書,聽說您可以斜著看書?最新讀的是什么書?
王巍:以前有一個蘇聯的速讀法,我一開始不熟悉,原來橫著慢慢讀,后來迅速地掃,大概讀了十幾天以后就會了。這樣加深印象,就像學外語似的,每天都要用到才行,關鍵是多讀書,長時間不用依然會忘記。
主持人:請教一下梁紅,聽說學經濟學的人上學的時候要讀足夠多的書,所有人認為讀書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是這樣么?
梁紅:由于和王總、任總處的年代不同,我小的時候是書特別多。所以在大學里,很多小說幾乎都讀過。1991年畢業出國時,懷揣著很多問題,看了很多外國的書,覺得內容、方法論都很好,跟我們在國內碰到的東西非常不同,那時候才真的接觸到經濟的書。而且我沒有偷書之類的經歷,所以跟二位也不大一樣,我個人現在看書會越來越挑剔。因為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都覺得那么有幫助,可以說有些挑食。
主持人:志強你不是不是因為早年餓得比較厲害,不挑食。
任志強:過去書很少,你可以把所有書讀完了以后還覺得餓,但現在書很多了,來不及挑。一定要有幾個圈子,不同的圈子,有的人關注社會的,有人關注經濟的,有人關注科技的,不同圈子推薦不同的書。
主持人:現在買書變得很方便,志強你這本書怎么獲得的?
任志強:我們有幾個讀書會,基本每次碰的時候每個人都提著一袋子書,但是每個人互相之間都在交換。再就是很多出版社會把書給我寄過來。
主持人:王巍你是怎么拿到書呢?
王巍:有一部分是大家送的,我自己也特別喜歡逛書店。
主持人:圖書這個行業,出版這個行業其實這些年是非常痛苦的,一方面人們這么愛它,覺得生生不息。同時它又面臨新媒體的沖擊,很可能支持不住,怎么看這樣的產業?你是學者,給我們講講。
梁紅:一些傳統行業,很多的時候在它受挫折時,人們就說這個產業過去了。但我覺得有些極端,因為就像房地產一樣,不行的時候減產,有的行業要經過一段調整,最后供給,留下真正的粉絲。這可能就找到新的平衡了。
紙質書會消亡嗎?
主持人:等會兒請教你從出版商的角度怎么看,現在請志強就房地產和圖書業做一個比較。
任志強:如果把這兩個東西用產值放在一起看,是沒法計算的。一個太多了,一個太少了,但是從知識角度來看,沒有是不行的。尤其讀書是一種教育,它解決人們頭腦中的思維問題。沒有了思維其他的就沒有意義談了。
主持人:你覺得圖書會被電子替代么?
任志強:我覺得替代不了,為什么替代不了?當人們拿著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的時候,是沒有交流的,但是在書店是有交流的。你除了和書交流以外,常常要和在書店里的其他人之間會形成交流。
主持人:王巍,你怎么看書這個行業和它以后的發展?好像現在大家都在為它擔憂,好像它會消失,現在很多人在追求信息的碎片化。
王巍:社會無論怎么變化,互聯網越極端之后,大家會線上線下越來越多,很大程度書是一個溝通平臺,什么樣的人品都可以喜歡書,這很重要。芙蓉姐姐讀書以后,現在漂亮多了,所以我想對任何人,在任何時代說,書永遠是朝陽行業。
主持人:我還是想追問,因為現在我們干傳媒的都很追求信息的碎片化,相比較,書是最不碎片化的,年輕人更喜歡碎片的東西。
王巍:那些雞湯我是從來不看的,但是在很多大是大非問題上用很簡短、犀利的語言表達這點我還是很欣賞的,因為這是有相當多的生活歷練才能說出來。
主持人:梁紅我們接著剛才說,你剛才講到對于書店這個行業有一個整合和縮小階段,但是會繼續存在發展。我想問出版業會不會直接從紙質都轉到電子平臺上?
梁紅:我覺得現代技術它去掉的是中間的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類似在音樂這方面,也是很多的進步,把中間的環節,中間商包括利潤都壓了很多,但實際上并沒有讓音樂消失,不會讓書消失。
讀書與社會角色的關系
主持人:志強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咱們這次投票的書分成好多種不同的類型,不問偏好,這些當中你覺得哪些市場比較大,一個是傳記,管理,經濟,歷史,成功勵志,政治軍事,哲學。
任志強:我覺得勵志可以不看。傳記有些是需要看的,《野心優雅》最主要是講了一些故事,主要把我們自己失敗的情況告訴大家,希望后來的人少犯一些錯誤。經濟和歷史是要看的。
主持人:作為一個企業家,管理性的書你看不看?
任志強:管理性的書會看一些,從這些總結中,把我們平常經歷過的一些事情羅列出來,也變成其他人可以借用的東西。
主持人:王巍你覺得哪些你比較推薦給大家?管理,歷史,成功勵志,勵志的書現在賣得非常好,還有小說、心理學、科普,計算機等。
王巍:不同的階段是不一樣的。張潮說一句話很有意思,少年讀書如門隙望月,中年讀書如中庭望月,老年讀書如陽臺把月。很多書我隔幾年會重新翻一遍因為它不一樣。
主持人:梁紅你們做經濟預測,做這些預測的時候,這種分析框架,是不是要很多新的知識支撐還是原先的知識框架就夠?
梁紅:有一個宏觀經濟的框架,比較難的是了解中國具體的約束條件是什么,一定要相信地球是有引力的,但是你要知道你是在一層樓上還是二層樓上。還有趨勢性的外推,還有一個就是判斷拐點,判斷拐點的時候,對歷史,對中國和對別的國家走過的歷史,有一個了解,就會少犯錯誤。
主持人:我是做地產金融以及投資的,希望能完整的系統來建立對這個世界認識的一個維度。有兩個小問題,一個問任總,想要理解未來一到兩年地產市場和行情,有沒有比較有系統性的幾本書給我們看?第二個問梁紅梁老師,我們對宏觀經濟有沒有同樣的幾本書?
任志強:我覺得看不清市場的人是基礎知識差了點,陳淮有一本書叫《房地產ABC》,基本講的是基礎知識。比如剛才說,今年經濟投資下降,明年可能還會下降,有人認為投資下降一定是房地產市場不好,我覺得錯了,當庫存增加的時候,房地產商用一種辦法解決,減少生產,中國房地產市場有一個差別,市場供求關系本來應該由雙方來解決。
梁紅:股票市場更多反映的是預期,股票市場是投預期和現實之間的差別,去年年底,大家對經濟,對市場太悲觀了,今年只要比那個預期好一點,這就是上升的空間。所以投資本市場最難的一件事情,你要知道什么已經在價格里了,這是我們在跟大家談論的時候,最大的爭議,大家說經濟不好,預期不好,但是你要知道如果這個資產價格,這個市場是有效的,所有預期性質都在這個價格里,什么東西是你沒預期到的,是抬這個市場的。
公益讀書會:三年、百余場
王巍:我們在這讀書會,在東邊的江湖,大概做了將近一百場。到現場的嘉賓大體上應該在三萬五千人左右,完全作為公益書院,因此在北京乃至在全國形成了熱烈的反應,大家在微博微信和各種渠道當中,聽到了很多書院的消息。我們負責宣傳的部門給我們介紹情況,他們做了一個分析,他們認為四個平臺,一個是搜狐最早的視頻,騰訊的視頻,新浪微博還有央廣傳媒,這四個主要的平臺加上任志強等這些互動,全國大概有五千萬的受眾了解金融博物館,這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就。各地各個城市紛紛提出來,希望建立我們分部分院這種方式。經過反反復復討論我們做了一個決定,在年底之前成立一個基金,一些朋友企業家通過捐助的方式建立基金,使我們書院能夠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不跟老百姓收錢,同時對全國推動。
任志強:在我們辦讀書會將近三年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收到了各種各樣的評論,大部分都是希望能建分部去各個城市。但是我們沒有那么多能力,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公益的,要有很多錢來支撐,才能把這個公益的事情辦到全國各地去。因此,這次我們就建立這樣一個基金會,希望有各地的企業家來支持,然后把我們的讀書會辦到全國各地去。特別是我們重點想選十個城市,在每個城市有常務理事和一部分理事來支撐,提供在當地的一些場所、服務、費用等,這樣才能把這件公益的事情辦到全國各地,在座的和臺上的以及大家看到這些人,實際上他們都在出錢出力,想辦法,讓我們讀書會活動能辦到全國各地去。
我們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也希望大家共同為我們幾年來共同的努力而表示支持。謝謝!